醫療保障項目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12 09:36:26
導語:醫療保障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項目背景
微醫“互聯網+健康扶貧”醫療保障項目,通過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讓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鄉鎮和村里,為貧困戶及殘疾⼈群提供家門口一站式智能公共衛生服務,將健康扶貧與智能家庭醫生簽約和公共衛生服務結合,打出健康扶貧“組合拳”,精準篩選出貧困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病根”,進行精準化、標簽化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實現精準目標識別、精準措施到位、精準跟蹤服務、精準責任到人、精準成效評估、精準資金使用等“六大精準”健康扶貧成效,推動脫貧摘帽,鞏固脫貧成果,建設健康。
微醫“互聯網+健康扶貧”醫療保障項目,可以讓基層群眾能夠盡快享受醫療保障、健康扶貧的服務,讓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能夠盡快使用設備和系統,提高效率,減少填表等機械工作量,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醫療服務上。
微醫“互聯網+健康扶貧”醫療保障項目,能對整個縣域的縣鄉村醫療體系進行提升和賦能,目前全國僅有微醫(集團)具備提供全套硬件設備、軟件系統、以及全程持續的運營維護服務的能力。此項目已在全國中西部近40個縣區實施,其中在中辦定點扶貧的河南光山縣,已幫助當地把因病致貧返貧比例降低到了19.55%。
二、項目建設內容
(一)村級:項目選擇18個村衛生室,配置遠程PC一體機18臺、云巡診包15臺,幫助村醫實現簽約服務高效率實質性全覆蓋。遠程PC一體機和云巡診包具有血壓、血氧、12導心電、體溫、脈搏、血糖、尿液檢測和結果分析及數據上傳功能,并可通過微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協助村醫完成小病診療。
(二)鄉級:1.項目選擇1個鄉鎮衛生院,配置云巡診車1輛,車上配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超聲機、心電圖機、健康一體機等設備,可為老人、兒童、孕產婦、慢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提供7大類53小類檢查檢驗。云巡診車巡回式支持各村的疾病篩查、流行病防控、家醫簽約、常見病診療、會診轉診、藥耗補給和健康宣教等工作,可將二級醫院的診療能力送到村民家門口,提升鄉鎮衛生院的疾病篩查、家醫簽約和疾病診療能力,基層群眾在村級就能完成常見病的檢查檢驗和基本治療。2.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為鄉鎮衛生院配置心電監護儀20臺、DR機6臺。3.為2個鄉鎮衛生院配備公共衛生大體量體檢終端一體機2套,提高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增強鄉鎮衛生院設備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
(三)縣級:在縣人民醫院縣域心電中心配備心電遠程會診服務器1套、設備連接器1套,用于實現縣域心電中心與全縣各鄉鎮衛生院心電設備互聯互通,為鄉鎮衛生院提供心電遠程會診服務,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
三、項目建設步驟
第一階段:項目申報(2020年2月20日-2020年2月28日)。縣衛生健康局向縣扶貧辦申報項目,申請項目資金。
第二階段:項目實施(2020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
5月20日前完成項目招標,6月30日前設備到場安裝調試。
第三階段:人員培訓(2020年7月1日-2020年7月20日)。組織相關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使用操作培訓,并投入使用
第四階段:運營維護(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
四、項目資金來源
項目總費用為490.6萬元,從2020年天津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中予以解決。
五、項目社會效益
項目實施后,將覆蓋22個鄉鎮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8個村衛生室,讓基層醫療機構通過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將健康扶貧與智能家庭醫生簽約和公共衛生服務結合,為貧困戶及殘疾⼈群提供家門口一站式智能公共衛生服務,通過互聯網線上與線下融合醫療服務,提升轄區各級醫療機構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提升社會醫療與經濟效益。
- 上一篇:衛健局“三整治”“三提升”實施方案
- 下一篇: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