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實施方案

時間:2022-07-26 11:53:15

導語: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管理規范》、《省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信息管理規范》、《省皖北和沿淮部分市縣長效節育獎勵制度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三項制度”)文件精神,根據上級有關工作部署,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政策內容

(一)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

農村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的計劃生育家庭,夫婦年滿60周歲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給予獎勵扶助。國家統一獎勵扶助標準每人每年960元,其中只生育一個獨生女的對象由省財政出資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子女死亡且現無子女的對象每人每年1560元,其中只生育一個獨生女死亡的對象由省財政出資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農村獎勵扶助對象從其獎勵扶助資格被確認年度起發放獎勵扶助金,上年度死亡的對象,以及其他情形變更不再符合條件的對象應及時退出獎勵扶助范圍。

(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

1.獨生子女傷殘、死亡特別扶助

城鎮和農村獨生子女傷殘(三級以上)、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發放特別扶助金。國家統一標準為:獨生子女傷殘扶助標準每人每年4200元,獨生子女死亡扶助標準每人每年5400元。自2016年起將獨生子女傷殘扶助金標準均提高至每人每年4896元。特別扶助金自女方年滿49周歲開始領取,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復為止,因喪偶或離婚的單親家庭,男方或女方須年滿49周歲。已超過49周歲的,從其扶助資格被確認年度起發放特別扶助金。

2.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特別扶助

一級、二級、三級并發癥人員,每人每年分別發放4800元、3600元、2400元的扶助金。并發癥人員治愈、康復或死亡的,應及時退出特別扶助制度。

(三)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制度

末子是2016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符合條件的,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1.對政策內生育的夫妻,首次落實上環(皮埋)措施的,一次性獎勵100元。

2.農村按規定生育二個女孩后自愿落實絕育措施的夫婦,一次性獎勵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并從次年起,每年每戶給予不少于500元的節育獎勵金,直至與獎勵扶助制度接軌。

3.對政策內生育二、多孩的的非雙女戶夫妻自愿落實絕育措施的,一次性獎勵500元。

二、資格確認

(一)獎勵扶助對象資格條件

1.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本人為農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村居民戶口(包括政府統一規劃農轉非),且戶口在本鄉(鎮);

(2)1973年以來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

(3)現存一個女或現存兩個女孩(包括無婚育史合法收養)或子女死亡現無子女;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滿60周歲。

對符合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條件的獨女戶、雙女戶對象(僅指一對農村夫妻一生中只生育一個女孩或者兩個女孩的對象;或再婚后沒有再生育的,子女數分別認定,只生育一個女孩或者兩個女孩的一方或雙方),參照國獎勵扶助政策,提前到50周歲發放獎勵扶助資金。

2.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對象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滿49周歲;

(3)只生育一個子女或合法收養一個子女;

(4)現無存活子女或獨生子女被依法鑒定為殘疾(傷病殘達到三級及以上)。

3.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特別扶助對象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施行了計劃生育手術;

(2)按規定鑒定為三級以上的并發癥,并持有縣級以上并發癥鑒定結論或意見;

(3)并發癥尚未治愈或康復。

4.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對象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本人及配偶均為農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村居民戶口,且戶口在本鄉鎮;

(2)夫婦雙方沒有違反我省有關生育數量政策規定生育,現有兩個女孩,并自覺落實絕育措施。

(二)資格確認基本程序、進度和要求

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獎扶擴面對象每年集中進行資格確認,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在落實絕育措施之后的一個月內進行資格確認,資格確認必須履行以下程序:

1.摸底調查(12月5日前)

(1)村(社區)調查摸底。在廣泛宣傳,群眾知曉的基礎上,村(社區)計生專干逐村逐戶對新增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獎扶擴面對象進行調查摸底。

2.本人申報(12月10日前)

(2)填寫申報表。凡符合計劃生育“三項制度”扶助條件,并要求進入扶助對象確認程序的,應當在規定時間,由村(社區)計生專干協助填寫對應的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獎扶擴面《申請表》和《申報表》(一式三份,貼申請人本人近照),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3.村級評議(12月20日前)

(3)群眾民主評議。召開村(社區)居民代表、村(社區)計生協理事聯席會議,邀請熟悉情況的知情人、“五老”會員參加,對獎勵扶助和獎扶擴面申請人填報的個人信息的真實性,以及是否符合獎勵扶助資格條件逐人逐項進行評議,如實在《評議表》上記錄評議內容、過程及結果。特別扶助對象不需要評議。

(4)第一榜公示。村(社區)兩委根據群眾評議結果,討論提出擬上報扶助對象名單。按照規范要求,將擬上報人員名單及基本情況在村(社區)公開欄和自然村(小區)人群集中的醒目位置張榜公示10天。特別扶助對象不需要公示。

(5)向鄉鎮(街道)報送個案材料。對公示有異議的,由村(社區)負責重新調查審議,不符合條件的須入戶告知本人,并做好解釋工作。對公示無異議的,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在《申報表》上簽署意見、簽名并加蓋公章,連同申請人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申請表》、《評議表》報送鄉鎮(開發區)衛生和計劃生育辦公室。

4.鄉級初審(12月31日前)

(6)鄉級走訪調查。由兩名以上鄉鎮干部和衛計辦工作人員入戶與申請人見面,調查核實情況。同時,通過走訪、座談等方式,向其他人了解、核實申請人情況,至少要有兩名以上與申請人年齡相近的老鄰居或知情者簽字證明。如實在《審核表》上記錄。

(7)第二榜公示。鄉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組成審核組,根據走訪調查情況對申請人資格進行審核,提出擬上報人員名單。將擬上報人員名單及基本情況分別在鄉鎮(開發區)及申請人所在村(社區)、自然村(小區)張榜公示10天,鄉鎮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特別扶助對象不需要公示。

(8)向縣報送個案材料。對公示有異議的,由鄉鎮(開發區)負責重新調查審核,不符合條件的須入戶告知本人,并做好解釋工作。對審核、公示無異議的,鄉鎮(開發區)主要負責人在《申報表》上簽署意見、簽名并加蓋公章,將《申報表》連同申請人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申請表》、《評議表》、《審核表》和其它相關證明材料一人一卷裝訂成冊,報送縣衛健委。

5.縣級確認(2月10日前)

(9)縣級全面復核??h衛健委組織人員對鄉鎮(開發區)上報的扶助對象進行全員復查審核,同時對村級評議和鎮級初審程序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在《審核表》上記錄。

(10)第三榜公示。將審核通過的扶助對象名單反饋給所在鄉鎮(開發區)衛計辦,分別在鄉鎮(開發區)、村(社區)、自然村(小區)張榜公示10天,并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多種途徑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監督。特別扶助對象縣級確認結果可通過適當方式進行公示。

(11)審批確認。對公示有異議的,由縣衛健委負責重新調查審核,不符合條件的須入戶告知本人,并做好解釋工作。對審核、公示無異議的,縣衛健委主要負責人在《申報表》上簽署意見、簽名并加蓋公章,將其中兩份《申報表》反饋給鄉鎮(開發區)、村(社區)。本年度新增扶助對象由衛健委下文確認。

6.年審和回頭看(2月25日前)

(12)村級回訪。1月31日之前村(社區)對上一年度享受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獎扶擴面的對象逐戶上門回訪,在《年審表》中登記年審結果,并且扶助對象和村級回訪人員分別簽名。

(13)鄉級復核。2月15日之前鄉級對上一年度享受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獎扶擴面的對象年審結果逐戶上門復核,其中特別扶助對象還要在《特別扶助證》上簽署年審意見并加蓋公章。上年度扶助對象死亡和因其他情形變更不再符合條件的填寫《退出審批表》(一式兩份),將年審退出對象名單在村(社區)、自然村(小區)分別公示10天以上,《退出審批表》報送縣衛健委。

同時,對歷年來累計確認的省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對象進行回訪、審查,對回頭看發現的假手術、違法超生多孩等不符合獎勵條件的對象,要立案查處,追究責任,書面向縣級申請取消獎勵資格,已發放的獎勵資金要全部追回。

(14)縣級評估。2月15日之前縣衛健委在復核新增扶助對象同時,對鄉鎮(開發區)年審和回頭看質量進行檢查評估,發現鄉鎮(開發區)年審和回頭看工作不到位的要組織人員重新審查。

7.信息錄入(2月28日前)

(15)個案信息錄入和變更??h衛健委將最終確認的獎勵扶助、特別扶助新增對象和年審退出對象個案信息錄入國家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信息系統,生成下載本年度《花名冊》。獎扶擴面新增對象錄入省獎勵扶助目標人群信息管理系統。

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對象也參照獎扶進行資格確認,兌現獎勵金。一要嚴格核實申報對象生育和手術信息。二要嚴格執行規范程序,擬確認對象名單和基本情況須在申報對象所在村委會、自然村張榜公示10天,同時公布縣、鄉舉報電話。三要嚴格問責制度,對工作失職、弄虛作假等問題,要對有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查處。經縣衛健委復核確認后的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先由鄉鎮(開發區)衛計辦錄入省人口信息綜合業務平臺長效節育子系統,縣衛健委再網上審批。

8.信息報送(3月15日前)

(16)數據報送??h衛健委向市衛健委和縣財政局報送當年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獎扶擴面《人數及資金測算表》。

9.檔案整理(3月30日前)

(17)縣衛健委將新確認的扶助對象個人檔案裝訂整齊,妥善存檔,并返還給鄉鎮(開發區)兩份《申報表》和一份《退出審批表》??h、鄉、村每年對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個人檔案和工作檔案進行整理歸類,分年度保存。

10.資金發放(4月30日前)

(18)縣衛健委負責資金預算和申請上級資金,縣財政局負責籌集縣級配套資金和資金監管,鄉鎮(開發區)衛計辦和財政所負責登記和注冊扶助對象的銀行賬號,待專項資金到位后通過發放機構將扶助資金采用“直通車”方式直接撥付到個人賬戶。

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在落實絕育措施之后的45個工作日內兌現獎勵。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扶助對象資格確認工作由鄉鎮(開發區)和縣衛健委具體組織實施,實行終身問責制,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參與調查審核的人員為直接責任人。各單位要嚴格按規定政策口徑和程序進行資格確認,確保公平、公正、透明。

三、資金管理和發放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資金納入縣財政預算,按照“國庫統管、分帳核算、直接補助、到戶到人”的原則,任何部門、單位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

扶助資金依托現有金融服務體系,由縣財政局與有資質的金融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建立扶助對象個人賬戶,實行專賬核算,農村和城鎮地區均納入惠農補貼農民資金管理發放系統,采用“直通車”方式按年度發放到戶。

衛健部門負責核實獎勵扶助對象人數,編制資金需求計劃,管理獎勵扶助制度信息管理系統,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掌握并監督發放機構建立獎勵扶助對象個人儲蓄賬戶和資金管理情況。

財政部門負責獎勵扶助資金的預算決算、及時足額撥付資金并加強監督管理,實現封閉運行。督促發放機構將獎勵扶助金及時劃轉到個人賬戶。地方財政通過財政年報向上級財政部門反映專項資金到位、發放和結存情況。

發放機構負責制定資金發放辦法和操作規程,按照服務協議的要求和衛健部門提供的獎勵扶助對象名單建立個人儲蓄賬戶,將獎勵扶助資金及時足額劃轉到個人賬戶,并將資金發放情況反饋財政和衛健部門。

社會監督由監察或審計部門牽頭,推行社會公示制度,鼓勵廣大群眾參與對制度運行的全過程監督。

四、監督機制

(一)實行四權分離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實行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發放和社會監督“四權分離”的監督運行機制。按照客觀、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對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實施全過程監督。

縣衛健委負責扶助對象資格確認和組織管理,及時對扶助對象的申報和資格確認、個案信息檔案建立、數據匯總分析和信息反饋等進行監督檢查,并監督資金管理和發放機構履行協議情況。

縣財政局負責資金管理,及時對資金預決算、專戶管理、資金撥付和封閉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監督委托發放機構將扶助資金及時足額劃轉到個人賬戶。

發放機構負責資金發放,及時對扶助對象個人賬戶和資金發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嚴禁用扶助資金進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資、融資活動,不得將扶助金抵扣其他個人款項。對虛報、冒領、克扣、貪污、挪用、擠占扶助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嚴肅查處,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資金發放機構不按服務協議履行資金發放責任,截留、拖欠、抵扣扶助資金的,取消發放資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二)強化社會監督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的社會監督實行行政監督、群眾監督與輿論監督相結合,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監察、審計等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相關部門密切合作,相互銜接、相互制約,做到政策透明、程序規范、結果公開、一卡發放、到戶到人。縣衛健委、縣財政局、發放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主動接受審計部門對扶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積極配合監察機關對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

縣衛健委、鄉鎮人民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并在社會上公開,建立接聽、記錄、處理的專項制度,指定專人受理群眾的批評、建議、申訴、檢舉、舉報,為群眾的咨詢和查詢提供服務??h、鄉鎮(開發區)將計劃生育“三項制度”的落實情況納入群眾評議行風建設活動,及時了解群眾意見,讓廣大群眾對工作開展情況公開進行評價。

五、組織管理和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縣衛健委和縣財政局組織實施??h衛健委成立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工作領導小組,縣衛健委主任任組長,縣衛健委黨組成員、疾控中心主任任副組長,具體負責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工作,縣衛健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股負責組織協調和日常工作。鄉鎮人民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鄉鎮(開發區)衛計辦主任具體負責,建立經常性溝通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切實做好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實施工作。

(二)嚴格兌現獎懲

計劃生育“三項制度”落實情況納入縣委縣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以及縣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從組織實施、政策宣傳、資格確認與信息管理、資金管理與發放、實施效果等方面確定若干項考核評估指標。對制度實施出現重大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

(三)統一政策口徑

實施計劃生育“三項制度”中涉及的具體業務管理問題,按照省衛健委、財政廳制定下發的有關文件要求執行。各鄉鎮(開發區)計劃生育“三項制度”實施情況要及時報告縣衛健委和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