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村戶廁改造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08 02:42:12
導語:縣農村戶廁改造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深入貫徹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要求,規范化推進農村戶廁改造,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21年農村戶廁改造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農村戶廁改造要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質量優先、注重實效、循序漸進、久久為功的原則,以主要交通沿線村莊、沿黃公路沿線村莊、環境整治連片示范區、示范村為重點,通過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提高我縣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率。2021年完成3000座改廁任務,由各鄉鎮政府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具體組織實施農村戶廁改造工作。
二、重點工作
(一)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按照“縣負總責,鄉抓落實、村組實施”的要求,分級制定農村“廁所革命”工作實施方案。各鄉鎮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農村改廁工作任務具體落實到村到戶,并認真組織落實工作,村兩委班子要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摸清底數,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與農村改廁。
(二)鼓勵引導整村推進。各鄉鎮在開展農村戶廁改造時鼓勵引導整村推進,優先選擇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鄉村旅游示范村、沿黃和沿山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帶沿線村、重要水源保護地所在村和中心村,以行政村為單元,整體規劃設計,整體組織發動,同步實施農村戶廁改造、糞污收集及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公共設施配套建設,改造后衛生廁所普及率不低于85%,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三)合理選擇改廁模式。要尊重群眾意愿,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切忌“一刀切”。在排污管網覆蓋村、配建污水處理設施的行政村,優先采用水沖式戶廁改造模式;在其他地區,要因地制宜選擇雙格式(雙翁式)、三格式等改造模式;對缺水、儲糞池難以改造的行政村推廣“通風改良+集中處理”模式;在高寒地區,可選擇深埋雙格式(雙翁式)、三格式等改造模式。
(四)切實提高改廁質量。各鄉鎮要按照“進度服從質量”要求,把好農村改廁質量關,農村戶廁改造的結構、材料,應當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的《農村戶廁建設技術要求(試行)》、《農村三格式戶廁建設技術規范》、《農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戶廁建設技術規范》,確保建一個、成一個。一是把好廁具產品質量關。嚴格廁具質量標準和技術參數,選擇正規有資質且能提供后續服務的企業,要嚴格查驗產品質量鑒定報告、合格證書等,防止一味追求低價,杜絕質量低劣產品。二是把好施工質量關。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強化施工全過程監管,鄉鎮政府應當安排專人或者村民代表對戶廁改造施工進行全過程監督,施工隊伍對戶廁的施工質量負責。鼓勵以農村工匠為骨干,組建農村改廁專業隊伍,采取“專業隊十農戶”的模式進行改廁,培育一批改廁“土專家”。三是把好竣工驗收關。要一步完善農村改廁驗收標準和辦法,建立由縣級主管部門、鄉鎮、村民委員會和農戶等多方參與的聯合驗收機制,逐戶驗收,將群眾使用效果、滿意度等納入驗收指標,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撥付補助資金。具備條件的鄉鎮可以探索推行農戶自愿按標準改造,驗收合格后按規定補助到戶的方式。
(五)建立健全運行管護機制。農村廁所維護要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農民主體作用,突出村民自治和群眾監督。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以商建廁、以商養廁”等模式,建立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運行管護機制,確保長效可持續運行。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公積金、公益金中設立農村廁所運行維護專項資金。縣農業農村局、衛健局要組織開展農村廁所建設和維護技術培訓,引導當地農民組建社會化、專業化、職業化服務隊伍。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縣上成立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住建局、文旅局、扶貧辦等部門負責人和各鄉鎮長為成員的農村改廁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農村改廁工作的全面領導、技術指導、督促檢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村改廁日常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任務書、時間表,統籌推進本轄區農村廁所改造;村委會要做好改廁農戶的摸底和群眾參與改廁的宣傳組織工作。形成縣、鄉、村、戶合力推進農村改廁機制,保證項目的進度和效果。
(二)細化工作責任。縣農業農村局要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統籌協調各鄉鎮和各部門,合力推動改廁工作落實,做好檢查驗收;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負責農村戶廁改造及廁所糞污處理的技術指導;縣住建局負責農村公廁建設改造;縣文旅局負責鄉村旅游廁所建設改造;縣扶貧辦負責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同步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各鄉鎮負責本區域改廁實施方案的制定,按程序具體組織實施。
(三)保證資金投入。省級對農村戶廁改造按照1000元/座的標準給予補助,縣級按照省、縣1:1的比例配套,主要支持農村廁所前端衛生化改造和后續管護、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中央安排資金對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的,且廁所糞污經過“三格式”等有效方式實現無害化處理的行政村進行獎補,主要支持糞污收集、儲存、運輸、資源化利用及后期管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設施設備建設。
(四)強化宣傳發動。各鄉鎮、各部門要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專項”行動,多層次、全方位宣傳農村改廁的重要意義,提升群眾衛生健康意識,引導群眾改變思想觀念和生活習俗。通過衛生宣傳欄、刷寫改廁宣傳標語,利用集市向農民發放農村改廁宣傳畫和明白卡,宣傳衛生知識,讓農民認識到改建衛生廁所的好處和正確使用衛生廁所的方法,充分調動群眾積極主導作用。大力宣傳農村改廁經驗做法、成效等,讓基層干部群眾學有榜樣、干有遵循,營造全社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良好氛圍。
(五)做好建檔立卡工作。各鄉鎮要高度重視農村改廁基礎檔案管理,切實做好農村戶廁改造“一戶一檔”“一村一檔”工作,建立完善農村改廁建檔立卡制度。各行政村要對已完成的新改造戶廁農戶,進一步健全完善戶廁檔案信息,包括農戶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改廁模式、廁所編號以及改廁前、中、后相關圖片等,實行臺賬化管理。施工單位必須按照相關要求做好資料收集,提供采購產品使用說明書、合格證等,施工資料、影像資料齊全。建立信息報送制度,按時報送調度表和相關信息。
- 上一篇:高中政治校本課程開發策略
- 下一篇:企業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