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11 04:32:06
導語: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有效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根據國家林草局《關于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的通知》(林護發〔2021〕15號)文件精神和省林草局關于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處理好保護野生動物與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關系,努力推進生態、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內涵,既要保持良好的生態,又要促進鄉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積極探索防控野豬危害的有效措施和辦法,為防控野豬危害工作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二)基本原則
——堅持保護優先,科學防控。堅持將維護穩定的生態系統放在首位,科學制定防控舉措,嚴格把握種群調控力度,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經濟利益和野豬等生物多樣性資源安全。
——堅持創新引領,綜合防控。完善綜合試點領導機制,堅持傳統方法和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驅趕驅離與適度獵捕調控種群數量相結合,防控措施與補償機制相結合,協調組織各級各部門、科研機構和社會群眾,充分應用各項綜合措施,創新防控思路開展有效防控。
——堅持法制保障,依法防控。認真貫徹新修訂的《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嚴格制度,規范程序,依法組織開展野豬防控,并建立完善補償機制,確保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得到制度保障。
(三)總體目標
建立協調有力、運轉高效的綜合試點協調推進機制,完成綜合試點野豬資源本底調查,探索推廣一系列可持續的野豬等野生動物危害防控和補償機制,確保人民群眾經濟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生物多樣性資源得到有效鞏固,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二、主要任務及實施步驟
(一)籌備啟動階段
1、開展本底調查。委托科研單位,通過紅外相機布設、現場調查走訪等方法,對全縣野豬種群密度和分布情況開展本底調查,對數據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摸清全縣野豬種群數量和分布范圍,同時對華北豹等處于野豬食物鏈頂端的野生動物進行同步調查統計,為合理調控野豬種群密度,保障華北豹等食物鏈頂端野生動物生存繁衍提供科學依據;組織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等單位專業人員,在各鄉鎮配合下對全縣范圍野豬危害區域和危害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掌握野豬活動規律,繪制野豬危害區域分布圖,確定野豬危害農作物面積,科學評估損失情況,確保野豬危害防控工作有的放矢。
2、制定防控措施。對本底調查中掌握的野豬種群數量、分布情況、活動規律、危害區域和危害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重點區域,明確主要防控措施,因區施策、因害設防,科學研究制定圍網、趨避、籠捕、獵殺等防控措施,嚴謹論證狩獵地點和獵捕數量,確保野豬危害得到有效防控,野豬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
3、組建狩獵隊伍。在林草、公安等部門專業人員指導管理下,與我縣區域內的東方狩獵場和華夏狩獵場開展合作,在縣域南北分別組建2支不少于20人的專業護農狩獵隊。狩獵隊伍要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統一管理,加強教育培訓,確保狩獵人員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能夠迅速正確處置野生動物危害突發事件。
4、嚴格獵槍彈具管理。依據省林草局、省公安廳相關文件精神,參與合作的兩個專業狩獵場要嚴格按照獵槍、彈具管理要求,依法申領、使用和保管獵槍、彈具,制定完善集中保管制度,嚴格訓練和獵捕期間的統一管理,確保符合《槍支管理法》有關規定。
5、獵捕限額審批。按照保護資源、減輕危害的原則實行獵捕,在科學評估野豬種群數量、掌握活動規律的基礎上,依法確定捕獵地點、時間、數量和方式,并按照相關要求和程序,及時上報省、市行政審批部門批準核發狩獵證后,依法開展捕獵活動。
(二)深入實施階段
6、依法實施獵捕。嚴禁進入自然保護區實施獵捕。狩獵人員按照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工具、方法和期限完成獵捕量限額內的獵捕工作,處理野生動物危害突發事件,確保人員安全、槍支安全、野生動物資源安全,為控制野豬危害積累數據和經驗。
7、妥善處置獵獲物。禁止將獵殺的野豬用于食用。獵獲物可用于野豬非洲豬瘟疫源疫病監測等非食用性利用,也可經檢疫檢驗合格后用于動物園飼料或經無害化處理后綜合利用。
8、致害補償試點。根據野豬資源調查和農戶受損情況,探索制定適合我縣的野豬致害補償辦法,為下一步出臺《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補償辦法》提供參考依據。積極爭取省、市財政按年度設立的綜合試點政策性保險經費,協調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縣財政部門探索建立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防止林區群眾因野豬危害農作物減收致貧、返貧情況發生。
9、主動防護措施。在野豬侵擾較為頻繁的村莊、連片農田,組織技術團隊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主動預防危害。一方面,對當地居民進行防護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在危險區域豎立警示標志,鼓勵、引導他們在生產生活中有針對性的避讓野生動物,提高預防和減少野豬傷害的自我保護水平;另一方面,在野豬損害事件頻發的地區,增加投入,通過探索興建野豬食物源基地,開挖修建防護溝、防護壁、防護欄,建設聲光電設施等方式有效的把野豬吸引、隔離在保護區域,從而減少損害事件的發生頻率。
10、替代種植作物。對靠近山邊野豬禍害最嚴重的農田等野豬泛溢嚴重的地段,經科學論證后,替代種植一些可免受野豬危害的農作物。
11、加強輿情管控。加強正面宣傳,讓公眾認識獵捕調控野豬種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嚴格規范進入自然保護區等野生動物棲息地進行科學考察、調查監測的行政審批,做好輿情管控,防止非政府組織將獵捕調控活動與野生動物保護相對立,為獵捕調控活動營造安全的社會輿論環境。
(三)總結提升階段
為全面完成野豬危害綜合防控試點工作任務,對面臨的問題主動研究解決辦法,建立完善野豬防控長效機制和補償機制,及時開展交流研討,整改完善試點過程中的有效措施和經驗做法,進一步做好野豬危害監測、預防、種群調控、保險、補償、評估等工作,總結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成功經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有效加強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推進野豬防控試點工作,確保取得實效,成立縣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
副組長:縣人武部政委
縣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
縣政府副縣長
縣政府縣長助理
成員:縣政府辦二級主任科員
縣財政局局長
縣公安局常務副局長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縣林草局局長
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主任
各鄉、鎮人民政府鄉、鎮長
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縣林草局,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縣林草局局長擔任,做好獵捕調控、狩獵隊組建、人員培訓、獵槍彈藥審批、獵捕實施、獵獲物處置、主動預防、長期監測、致害補償等方面的統籌協調。下設綜合協調組、技術指導組、監測評估組、總結宣傳組等4個工作組,具體抓好綜合試點各項工作具體落實。
(二)搞好協調指導。組織專家制定野豬資源調查技術方法,協助開展全縣野豬資源調查,經評估后確定野豬獵捕限額,按規定程序申報并核發狩獵證;綜合協調組負責制定獵捕人員標準,按照標準遴選獵捕人員,建立獵捕專業隊,開展專業培訓,依法配置獵捕野豬所使用的獵槍彈具和相關器材,并要建設槍庫(柜),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
(三)嚴格安全管理。依法切實加強對獵槍、彈具的管理,對獵捕人員進行嚴格審查,開展槍支彈藥安全使用、保管等教育培訓工作,完善槍彈安全保管措施,嚴防槍彈丟失、被盜等事故發生。在獵捕過程中,嚴格遵守槍彈管理規定,合法使用槍支彈藥,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強化林區巡護巡查,防止借獵捕野豬機會對野生動物亂捕濫獵,同時嚴厲打擊使用電擊裝置、獵夾等禁獵工具實施獵捕野豬行為。
(四)投入專項資金。在積極爭取省市試點工作經費的基礎上,加大縣級專項資金投入,保障本底調查、防控設施設備、隊伍建設及補償資金等經費投入,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 上一篇:推行政務服務全代辦工作方案
- 下一篇: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