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行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10 02:50:01
導語:工貿行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深化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和百日攻堅提升行動成效,從現在起到12月底,在全區工貿行業開展安全生產管理能力提升行動。制定行動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深化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和百日攻堅提升行動成效,以提升“三個能力”為總要求,切實加強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對工貿企業的安全監管,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工貿行業安全管理水平,夯實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基礎,堅決防范和遏止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確保全區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安全生產管理能力
1.督促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制度。認真做好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設置工作的研究部署,摸清轄區內金屬冶煉、粉塵涉爆和從業人員達到300人(含下屬子公司、分公司從業人員)的其他工貿企業底數,指導幫助企業開展安全總監設置工作,確保12月底前所有符合設置安全總監條件的工貿企業做到應配盡配。
2.提升監管執法能力。一是加大對工貿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制修訂及落實、全員安全培訓工作的指導督促和監管執法,確保轄區所有工貿企業的全員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落實率、生產經營單位全員安全培訓完成率均達到100%。二是持續強化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和執法力量配置,進一步提高相關專業學歷和實踐人員數量比例,加強人員專業能力培訓,提升安全監管素質水平。三是區應急管理綜合執法大隊要制定并嚴格落實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監督檢查計劃完成率達到100%。四是探索建立與高水平服務機構常態化合作工作機制,通過聘請高水平安全專家對轄區內企業開展診斷式檢查,消除企業系統性安全風險,借智借力,重點培育扶持一批示范企業和一支本地化的專家隊伍,強化對區域安全監管能力的支撐保障。五是結合《市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東安發〔2021〕17號)要求,明確工貿行業監管的范疇,摸清企業底數,建立臺賬并定期更新,確保企業“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
(二)提升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履職能力
1.提升企業主要負責人能力。一是將企業主要負責人落實第一責任人情況納入執法檢要內容,推動落實安全責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訓、應急救援“五到位”,對執法檢查發現企業主要負責人責任不落實的,從嚴從重、頂格處罰。二是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9月底前親自組織全員對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和《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制度實施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進行集中學習,嚴格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其他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法定職責。三是按照事權劃分,9月份組織開展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知識能力考試,對考試不合格的于10月底前完成補考,對連續2次考試不合格的列為重點和“不放心”企業進行重點執法檢查。
2.提升安全管理機構人員能力。一是全區工貿行業所有金屬冶煉、粉塵涉爆以及從業人員達到300人(含下屬子公司、分公司從業人員)的其他企業,12月底前全部依法設置安全總監。二是設置安全總監的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齊配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三是工貿企業要通過自身培養和市場化機制,12月底前全部建立安全生產技術和管理團隊,培育一批會技術、懂工藝、善管理的安全管理工程師。
3.提升全員安全素質能力。一是加強對企業全體員工,特別是外來作業人員和新入職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應急處理措施。二是對新進從業人員、離崗6個月以上或者換崗的從業人員,以及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后的從業人員,及時進行上崗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三是新入職員工應經過車間實操培訓并考核合格后再進入生產崗位,提升員工操作技能。四是嚴格落實全員隱患排查和獎勵制度,提升全員參與企業安全管理,主動開展崗位隱患排查的積極性。
4.提升工貿行業重點作業環節安全能力。一是強化動火、有
限空間、檢維修等重點作業環節安全管理,嚴格特殊作業風險分析、作業審批、現場監護等防范措施,落實特殊作業全過程視頻監控,提升特種作業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強化承包商作業安全管理,嚴格承包商作業資質審查、安全協議簽訂、外來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作業現場檢查等承包商作業管理。
5.提升安全標準化和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能力。一是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和雙重預防體系一體化融合創建,重點突出金屬冶煉、粉塵涉爆、涉氨制冷、涉有限空間作業等重點領域工貿企業以及規模以上工貿企業,引導幫助小微企業創建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鼓勵安全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爭創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二是持續深化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扎實開展雙重預防體系建設運行績效評估,根據績效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開展差異化精準監管執法,提升風險超前管控、事故超前預防能力。
6.提升工貿行業重點領域智能化監管水平。企業應大力推進“互聯網+安全生產”,加快“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進程。企業要加快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應用,實現“三化融合”,采取設備升級改造、自動化控制、機械防護和能量隔離等手段,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7.提升企業應急救援能力。針對企業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部位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制定切實可行、科學高效的應急預案,規范管理,每年至少組織2次應急處置演練。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設置專職或兼職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定期維護保養、改造升級,每年開展不少于10天的人員培訓,強化一線作業人員自身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回頭看”
1.隱患整改大起底。堅持問題導向,對前期發現的問題隱患整改落實情況和薄弱環節整治提升情況進行全面“回頭看”“大起底”,確保問題隱患全部整改銷號、見底清零,對存在重大隱患無法保證安全的,堅決落實停產整頓等強制措施,確保整改過程不發生問題和上級督查檢查中不發現新的重大事故隱患。同時對企業責任落實、教育培訓、隱患排查、特殊作業、應急演練等工作落實情況,特別是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制修訂及落實情況、全員安全培訓完成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和跟蹤整改。
2.嚴格執法檢查。結合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對前期百日攻堅提升行動中發現的安全管理水平低、問題隱患多且同類問題隱患屢改屢犯、問題隱患整改不及時的企業進行重點檢查、頂格處罰。
3.問題查處零容忍。對工貿行業涉及的安全生產非法違法典型案例、重大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黑名單”等失信行為要在主流媒體公開曝光,并嚴格落實行政處罰、市場準入、聯合懲戒等強制措施,切實形成強大震懾。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對涉嫌安全生產犯罪案件線索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移送。要進一步暢通公布安全生產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公眾積極舉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和非法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從嚴從快查處,并及時兌現安全生產舉報獎勵。
(二)加強警示教育
1.強化“面對面”談話。在總結前期安全生產“面對面”談話活動基礎上,開展新一輪安全生產“面對面”談話,重點向企業主要負責人傳達近期省、市、區安全生產有關要求和政策文件精神,對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再督促、再提醒,聽取企業主要負責人匯報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制修訂及執行落實、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和外來承包商作業管理、動火等特殊作業管理等情況,提出下步工作建議,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職盡責。
2.強化安全宣講。加強宣貫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和新修訂《安全生產法》《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制度實施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并將事故警示教育納入宣講重要內容,結合近期典型生產安全事故案例,深入剖析研究,切實用事故教訓推動工作,用身邊事故教育身邊人,確保宣講活動走深走實。
四、組織領導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鎮街、開發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區工貿行業企業點多量大面廣、產業鏈長、涉及危險作業人數和易發生事故環節多等現狀,增強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緊迫性,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堅決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不發生事故作為第一要求,狠抓各項安全生產措施落實,維護好全區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二)層層壓實責任。各鎮街、開發區主要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務必高度重視這次提升行動,認真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加強對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落到實處,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堅決杜絕工貿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三)強化調度推進。工貿行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提升行動作為全區安全生產管理能力提升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專班辦公室統籌調度推進,并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同時將工貿企業全員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落實率、全員安全培訓完成率、監督檢查計劃完成率將作為重點調度通報內容。
- 上一篇: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等數學的應用
- 下一篇: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工貿畢業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