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糧化拋荒排查整治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27 04:34:32

導語:非糧化拋荒排查整治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糧化拋荒排查整治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及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制,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根據(國辦發〔2020〕44號)、(浙政辦發〔2021〕6號)、(浙農專發〔2020〕49號)和(麗農發〔2021〕27號)等文件精神和上級部署,焦灘鄉人民政府決定對全鄉耕地非糧化、拋荒情況進行排查,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生產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各級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遏制耕地拋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市、委,省、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扛穩糧食生產政治責任,分類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遏制耕地拋荒。堅持自下而上摸底排查、建立工作臺賬和自上而下考證數據、核查村組兩條線,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

二、總體目標

春耕生產在即,各行政村要把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迅速組織開展所轄區域耕地非糧化、拋荒基本情況調查,逐村逐戶摸清底數,建立信息臺賬,有序推進非糧化耕地恢復糧食生產,拋荒地復耕復種。嚴守不新增非糧化、拋荒耕地紅線;嚴厲懲處耕地非糧化和拋荒行為。全面推行“宜水稻則水稻、宜旱糧則早糧”生產模式,確保復墾復種的宜種拋荒耕地全部種植水稻、早糧等作物。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壓實主體責任

各村支部書記為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第一責任人。全面壓實村組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主體責任,要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遏制耕地拋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扛穩糧食生產政治責任,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遏制耕地拋荒。要把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迅速組織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基本情況調查,逐村逐組逐戶摸清底數,建立信息臺賬,根據政策要求因地制宜開展整治

(二)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實施方案

一是各行政村成立支部書記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迅速組織對轄區內耕地非糧化、拋荒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二是壓實村、組及相關各方責任,將排查工作落實到戶到田塊,不留空隙、不留死角。三是根據實地調查,對耕地非糧化、棄耕拋荒的責任人、聯系電話、地塊名稱、面積、具體位置和耕地非糧化、棄耕拋荒原因及年限等基本情況登記造冊,嚴格建立耕地非糧化、拋荒臺賬,按時按質完成排查任務。

(三)開展摸底排查整改,穩妥有序推進

按照全鄉2021年糧食生產工作統一部署,各聯系村領導、駐村干部、業務指導干部督導各自聯系村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對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把關。各行政村要迅速宣傳動員,開展摸底排查,穩妥有序組織村干部、組農戶填報臺賬數據,入戶下田逐丘逐塊核實,按時報送排查資料(主要負責人簽字蓋公章)。村委會、組各級明確專人負責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聯絡和報表,做好數據檔案資料管理。各行政村按照邊查變改的原則,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開展耕地拋荒整治,著力改善拋荒耕地耕作條件,推行拋荒耕地流轉,統一組織耕種、代耕代種。各行政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對摸清拋荒的耕地立即開展復墾整改工作,發現一處整改一處,4月底前完成前完成棄耕拋荒地雜草、灌木等清理工作,5月底完成復墾種糧。注意留存好整治前、中、后照片等資料。

(四)堅決遏制耕地“非糧化”,切實做到四個禁止: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花卉草皮,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水果茶葉等多年生經濟作物,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塘養殖水產,禁止閑置、荒蕪永久基本農田。切實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堅決制止破壞耕地耕作條件的行為。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焦灘鄉人民政府成立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領導小組。由洪尚富同志任組長,李作林同志擔任常務副組長,各聯系村村領導任副組長,各行政村支部書記、各駐村干部、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干部為成員。領導小組對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加強督促指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李作林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毛新華、唐巧仁為成員,負責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日常工作業務指導和督查考核,各村村委會應建立相應協調機制和制度。

(二)明確責任分工。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其他成員分頭抓的責任機制,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把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當作政治任務,將職責范圍內的任務列出清單,倒排時間,確保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落細落實。

(三)加強宣傳發動。通過會議、進村入戶現場講解、宣傳標語等多種方式,認真宣傳國家關于糧食安全的戰略部署,加強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和整治工作政策宣傳。及時總結工作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各村的成功案例,為全鄉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和整治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輿論氛圍。

(四)加大政策支持。按照《縣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意見》等文件相關非糧化耕地恢復糧食生產,拋荒地復耕復種政策執行。

(五)強化督查考核。鄉政府將糧食生產和治理拋荒撂荒納入全鄉綜合績效考評范疇。突出糧食生產面積、拋荒面積等重點指標,建立糧食生產目標考核管理辦法。鄉政府將不定期督查各村糧食生產、耕地拋荒等落實情況,對全面完成糧食生產各項任務的村和種糧大戶進行考核獎勵。各村出現5畝以上連片拋荒的,對村分管農業責任人誡勉談話;出現10畝以上連片拋荒的,對支部書記誡勉談話。對未完成糧食生產年度任務的、糧食生產主產區耕地“非糧化”、“非農化”造成社會影響較大的村,全鄉綜合績效考評農業產業指標不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