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11 16:31:46

導語:教育局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方案

一、目標要求和任務

目標要求:構建“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家校協同、社會參與”的綜合防控機制,探索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有效途徑和具體措施,培養學生建立和養成科學用眼、衛生用眼、保護視力的健康意識和行為,有效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率。

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縣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9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縣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23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15%以上。

第二階段目標任務:到2030年,全縣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二、具體工作措施

(一)開展“責任強化”行動,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制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落實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學生、相關部門等各方責任。教育部門做好家庭、學校、學生責任清單的宣傳和解讀。衛生健康部門做好家庭、醫療衛生機構的責任清單的宣傳和解讀。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主動承擔清單任務。各鄉鎮人民政府要主動牽頭強化責任意識,引導社會各界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參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形成社會各方面齊抓共管格局。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縣衛生健康局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文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至2030年

(二)開展“制度保障”行動,促進“一增一減”落實。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落實每天校內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的目標要求,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籃球、乒乓球等體育運動項目,堅決保障課間10分鐘休息時間,探索建立將體育鍛煉納入課后服務管理制度,適時增加戶外、課外活動和體育活動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電子產品進校園管理規定,有效控制電子產品教學使用范圍。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育教學活動,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明確近視防控健康教育內容,向學生講授保護視力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其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落實體育課時和寒暑假體育作業制度,鼓勵支持兒童青少年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促使其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加強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安排,切實減少學生不必要的課業負擔。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財政局、縣文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至2030年

(三)開展“隊伍建設”行動,確保專業指導到位。組建中小學(含幼兒園)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小學健教指委),主要職責是指導中小學(含幼兒園)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管理等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對學校環境衛生改造、健康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師資隊伍培養建設和學科專業建設發展等方面提出精準、專業、科學、嚴謹的咨詢意見和建議。組建縣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專家隊伍,主要職責是科學指導各鄉鎮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和視力健康工作,科學分析兒童青少年視力影響因素,開展近視防治方法研究與探討,向中小學健教指委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各地要加強學校專(兼)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要結合實際探索可行途徑,可通過招聘專(兼)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或保健教師、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定期到學校開展衛生健康指導制度。加強校醫或保健教師在學校預防保健、傳染病應急處置、學生視力篩查等方面的技能培訓,暢通其能力提升、職務晉升的途徑,確保學校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從事學校健康教育、疾病防控、近視防治等工作。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縣衛生健康局

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1月底

(四)開展“普查監測”行動,建立健康電子檔案。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體系,實現全縣學生視力動態監測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中“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開展眼睛/視力檢查,對視力低常兒童應及時轉診并追蹤隨訪轉診后結果,記載到“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中并隨兒童入學實時轉移。學校要建好在校學生的健康電子檔案,接收入學兒童轉來的“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確保一人一檔,并隨學籍實施轉移。在學校配合下,具備能力的醫療機構要認真開展中小學視力篩查,學校要及時將眼部健康數據(包括屈光度、眼軸長度、屈光介質參數等)記錄到在校學生健康電子檔案中。在衛生健康部門指導下,學校要嚴格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不少于2次視力監測制度,對視力異常的學生進行提醒教育,為其開具個人運動處方和保健處方,及時告知家長帶學生到眼科醫療衛生機構檢查。各地、各校要合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及時分析本地區學生視力監測數據,形成半年和年度監測報告,為本地區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提出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和改進意見。監測分析結果作為評價該地區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率和增減情況的主要依據。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縣衛生健康局

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至2030年

(五)開展“常態教育”行動,促進眼健康知識普及。學校要將學生讀寫坐姿、用眼時長、眼保健知識納入體育與健康課,作為健康生活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要達到100%,要將科學用眼護眼、預防近視等健康知識要點作為家長會或家校溝通的重要內容,在學期初、末對家長開展宣傳教育。支持鼓勵學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團,開展視力健康同伴教育。在每年6月6日“全國愛眼日”舉行家校聯合的集中宣傳教育活動,形成愛眼護眼良好氛圍。按照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將發放的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知識宣傳資料分送入戶,重點加強孕產婦、留守兒童的入戶宣傳,將宣傳教育工作做細做實。制作近視防控公益宣傳片、廣告、動畫等,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新媒體等作用,多層次、多角度提升社會宣傳效應。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至2030年

(六)實施“兩項達標”行動,營造良好學習環境。開展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達標工程以及學校課桌椅配備衛生標準達標工程。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7793-2010)《中小學校普通教室照明設計安裝衛生要求》(GB/T36876-2018)《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以及《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及技術要求》(GB/T3796-2014)等國家標準。制定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達標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和中小學課桌椅配備達標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分年度合理確定目標任務。各地、各校要合理安排投入,推動達標工程實施。教育和衛生健康部門要按照國家工作部署,依據國家有關采光和照明標準要求,適時對學校、托幼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教室(教學場所)開展隨機監督抽檢、記錄并公布。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至2023年

(七)開展“示范創建”行動,推廣試點先進經驗。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示范校、特色學校遴選建設工作。制定示范學校和特色學校培育計劃和標準,及時總結經驗并在全縣推廣。力爭2030年,在試點的基礎上,培育綜合防控示范校10所,特色學校20所。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衛生健康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文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至2030年

(八)開展“行業規范”行動,加強行業規范監督。加大無證行醫打擊力度,依法嚴厲打擊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和無醫師執業證書的人員擅自開展眼科醫療服務行為。督促轄區醫療衛生機構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近視防治指南》等要求,規范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規范眼視光醫療器械使用行為,嚴禁醫療衛生機構虛假、夸大宣傳,對存在的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加大虛假廣告打擊力度,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廣告監管,依法查處虛假違法廣告。加大近視眼鏡鏡片、鏡架等眼鏡產品的監督抽查和專項整治力度,嚴肅查處涉及眼鏡和眼鏡片計量、標準化、認證、質量違法行為以及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存在的違法行為,定期公布不合格產品黑名單,及時向社會發布典型案例。加大不正當競爭監督執法,加強對眼鏡制配、眼視光產品等行業和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執法,依法查處混淆市場、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22年至2030年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認識,提高站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要將此項工作作為政府重點工作任務,統籌安排,常抓不懈。要建立定期情況通報會商機制,對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開展情況、措施成效、存在問題、解決辦法等進行研究分析,加快推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的成效達到預期目標。

(二)細化措施,狠抓落實。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區域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措施的貫徹落實,要認真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省教育廳等八部門關于印發的《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實施方案》和本工作實施方案的各項要求,結合區域實際,細化措施、明確節點,加強資金保障,合理安排投入,確保各項措施落地。

(三)定期評議,加強督導。從2022年起,在已核實的各地2018、2019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基礎上,縣教育局將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每年開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評議,向社會公布評議結果并通報相關情況。同時,將此項工作納入縣對各鄉鎮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加大問題整改督導力度,對工作推進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