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

時間:2022-02-12 12:27:00

導語: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

xx鎮毗鄰京津,環抱縣城,轄53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38208人,流動人口4762人。特殊的地理位置,比之其他鄉鎮更多的人流物流,使xx鎮的維護穩定工作任務更艱巨、責任更重大。鑒于此,多年來,xx鎮秉承維護穩定促發展、促進發展保穩定的工作定位,全力抓好“三個構筑”,堅持“三個不斷強化”,將不穩定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將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之中。穩定工作的加強為發展營造了溫馨環境,全鎮經濟實力逐年攀升。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81.1億元,財政收入完成544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89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8%、16.3%和5.5%,全鎮人均財力占有量在xx市90個鄉鎮中名列第一位。

一、構筑立體化防范網絡,不斷強化預警機制

一是全方位落實綜合治理承包責任制。鞏固了黨政“一把手”抓班子,班子成員各包一片、各抓一條線,機關干部下村兼職的綜治責任制體系。在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前提下,將全鎮53個村街劃分為7片,鎮黨委與包片、包村干部以及各村街、學校、企業單位負責人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狀,堅持做到“誰主管、誰負責”、“有責必負、失責必究”,并將其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我們還積極探索部門包村新模式,實行組宣部門包后進村、經濟部門包窮村、政法部門包不穩定村,全鎮上下形成了抓治理、保穩定、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是繪制村街綜合治理防控網絡圖。從創新防控機制入手,他們在全鎮53個村街統一繪制出村街綜合治理防控網絡圖,圖上分別用不同的標志標出村干部、黨員、上訪戶、調解員、刑滿釋放人員以及村中每一條路、每一戶大體位置,進一步掌握了穩定工作的主動權。與防控網絡圖相適應,他們建立了23支應急小分隊,堅持做到重點季節、重要部位、對重點人重點防守。如該鎮習練者轉化率雖已達100%,但在國慶節及“十六大”、“兩會”召開前后,他們仍重新全面摸底,重新建立教育轉化檔案和重新落實教育轉化責任人。每逢重大節日和全國重要會議召開期間,該鎮都要抽調50至60名精兵強將,在進京路口晝夜設點盤查,確保全鎮無一人進京滋事,較好地發揮了首都護城河作用。

三是不斷加大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力度。該鎮地處縣城、流動人口多。為了防止“燈下黑”、流動人口管理失控,他們切實加強了流動人口管理隊伍建設,增強了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具體工作中,采取了派出所、綜治辦負責和房屋出租戶簽訂協議書的辦法,要求房主對租房戶進行協管,確保租房的流動人員不出現治安刑事案件,使流動人口管理面達到了100%。如2003年5月6日傍晚,轄區內xx紙箱廠12名外地職工到南xx苑內踢球,與xx村防非典疫情執勤人員發生沖突,在一場流血事件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該鎮綜治辦和派出所及時出警,迅速平息了事件。

二、構筑矛盾排查調處機制,不斷強化第一道防線

為了真正做到對不穩定因素“發現的快、控制的住、排查的早、解決的好”,我們堅持念好“查、訪、包、抓、建”五字經,把矛盾排查調處機制落到實處。2003年,他們鎮、村兩級共排查出矛盾和苗頭隱患78件,調解各類糾紛200余件,防止矛盾激化35件。

“查”,每周定期召開村街矛盾隱患分析會,排查矛盾隱患,研究解決的途徑,并建立矛盾排查調處臺帳,掌握真實情況。

“訪”,加大干部下訪力度,真正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包片領導、包村干部帶著問題下基層,主動了解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鎮、村干部干些什么,以及村里熱點、難點問題是什么,使工作有的放矢,從而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

“包”,針對全鎮排查出的矛盾隱患,堅持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包案制度將矛盾化解任務量化、細化,落實到每名班子成員身上。本著“誰包案,誰負責”的原則,一竿子插到底,直到矛盾化解為止。2003年8月,王x村王某某因不滿前x村在家門前修建魚池一事,準備舉家上訪。包重點信訪案件的鎮黨委書記xxx聞訊后,迅速帶領鎮綜治辦、司法所、土地所等有關職能部門的同志前去調解,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使王某某穩定了情緒,及時避免了一起上訪案件的發生。

“抓”,各村聘請本村街老黨員、老干部、退休老工人、村民代表和村內有威望的老同志擔任村級民事調解員,建立健全村街調委會、調解小組,筑牢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2003年5月3日,正值非典時期,原小xx村村民李某一家三口人從北京來村探親,未測體溫,引起村民不滿。村里民事調解員得知此事后,立即找到村醫為三人和其親戚全家測量體溫,并限定活動范圍,使村民的情緒穩定了下來。

“建”,抓好以村街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奠定維護村街穩定的組織基礎。如xx村原來村情復雜,群眾上訪不斷,經過我們認真考察,多方征求黨員、村民意見,將登記在人才庫中的原xx村村民、后任xx局干部xxx選調回村擔任村支部書記。他回村后,組織村民修路、租地、翻建村里“兩室”,干了一件又一件得民心、順民意的事,使全村呈現出人心思進、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三、構筑維護群眾利益的新格局,不斷強化親民、為民意識,奠定維護穩定的群眾基礎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營造長期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他們始終堅持做到“情為民系、利為民謀、權為民用”,認真解決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焦點問題。

為解決好土地租賃及占地資金補償問題,他們提出不與民爭利,一旦土地被租賃占用后,要實現“三個確保”,即確保土地能夠保值升值,確保農民直接受益,確保無地農民能夠進廠務工或從事第三產業。xx家具城面積已位居全國第三位,占用了周圍十多個村街幾千畝土地,我們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確保農民失地不失業,失業不失益。如xx街將47.68畝土地租給xx市xx實業有限公司建家具材料城,村集體同村民達成協議,土地只租不售,四十年后土地使用權仍歸西南街村民所有。經“兩委”班子、村民代表會一致同意才與投資方簽訂協議,且鎮政府出面擔保,經司法公證。同時,他們還堅持用發展的眼光解決遺留問題。如我鎮xx村,早在90年代初期,縣城的開發就占用了村里的全部土地,根據當時縣里有關精神和村民意見,除97名老人外,所有村民全部農轉非,并適當安排了工作。但現在轉非后的這些人所在單位不景氣,而村集體收入逐年增加,轉非人員又要求恢復其農業戶口并享受村民待遇。我們與有關部門反復協商,在照顧和維護多數村民利益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受到了全體村民的歡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為解決好弱勢群體的生活保障問題,近年來,他們本著“應救必救、應助必助、應保必保”,不讓一戶村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原則,扎扎實實做好社會保障、扶貧助弱工作。2003年,為全鎮187戶貧困戶申請并落實了低保金。并于2002年,在全縣率先成立了慈善救助會,幾年來共籌措資金6萬多元,對發生意外事故的人員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幫助。慈善救助會的建立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近年來,他們還從維護穩定的大局出發,重視和狠抓了殘疾人工作,敬殘助殘在全鎮尉然成風,鎮殘聯工作在省、市、縣殘聯系統中名列前茅。2003年全市殘疾人工作現場會在我鎮召開,并在全市推廣了我們的經驗

近年來,由于他們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遵循改革決定一切、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始終堅持城鄉一體統籌并進,全鎮呈現出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xx鎮連續7年居于省百強、市十強、xx縣首富鎮行列,先后獲得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衛生鎮、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30多項,實現了發展與穩定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