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銀行理財服務系列問題的探討

時間:2022-05-27 11:25:00

導語:關于銀行理財服務系列問題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銀行理財服務系列問題的探討

近幾年個人理財市場的迅速增長十分引人注目。有數字表明,國內個人理財市場2002年底的利潤約為25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6.5%,這一指標遠遠超過美國、日本和英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說,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迅速增加和個人投資意識的增強,國內個人理財業務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這種跡象從2003年開始表現得更加明顯。首先,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的理財中心隨處可見;其次,今年推出的大部分金融產品都打著“理財”的大旗,比如招商銀行的“受托理財計劃”,民生銀行的“安心理財”,中信實業銀行的“中信理財寶”,券商銀行理財產品“同贏委托理財計劃”、“上海安丹理財計劃”、“金理財”、“長江超越理財計劃”等等。

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似乎除了見到“理財”這個字眼的頻率逐步提高,對于如何安排理財,并享受到專業理財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的感覺恐怕并不多。老百姓感覺不到理財服務和自己的關系,是現有的市場狀況決定的。加上現有的銀行客戶經理還需要很多培訓,如果連客戶經理都不知道該推介什么服務、如何推介服務,客戶怎么可能知道?

制定合理的個人理財方案,開展理財業務的目的多是為了吸引客戶注意力,進而推銷我們的產品,出于這樣的目的,關注顧客的需求成了理財規劃首要的目標。一個真正意義的理財顧問,絕對是站在客戶需求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

盡管現在很多商業銀行非常重視理財,但是仔細詢問之下,答案無非是“買些國債”、“炒股票”、“買保險”、“認購基金”等等。由此可見,即使是銀行工作人員對于“理財”這一概念所涉及的具體內容以及專業化理財方案的制定和修正等仍然并不完全了解,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個人理財服務的實際效果與相關產品的進一步推廣。對于專業化理財的方法及意義,應當是在順應當前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形勢的情況下,經過專業、細致、謹慎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在盡量規避風險的情況下,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投資組合方案,以達到個人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同時應當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對已制定的方案加以修正,以保證方案的高效性。由此可見,即使是簡單的個人居家理財,也并不是單純地把錢投入到股市、銀行、債券市場等一系列

簡單的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分析、闡述:

首先,理財方案的制定必須根據客戶資產規模、順應當前金融市場形勢對理財方案加以規劃。雖然不一定每個客戶經理都具備專業的經濟和金融分析能力,但是至少應該看清眼下哪部分投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例如,去年滬深股市從6月底開始下跌,那么即使該客戶風險投資偏好測試結果為進取型或積極投資型,客戶經理也不應該在8月為客戶制定的理財方案中把“股票投資”這一項列為資產增值的重點,因為此時這個市場中的預期風險要遠遠大于收益。受此影響,同期債券市場走勢相當強勁,這個時候投資債券不僅能夠有效地規避風險,而且還能帶來穩定的收益。理財方案與投資策略的制定需要周密的分析,并且根據當前金融市場的不斷變化加以修正,這樣才能保證方案的高效性。

其次,參考客戶投資風險測試判斷投資組合,具體根據每個客戶的不同情況量身定制合適的理財方案。對于不同的資產規模,以及懷有不同創業目標和年齡層次的客戶不能一視同仁,統一對待。即使兩個客戶都屬于個人產品套餐中的“公務員”,也應根據客戶年齡、資產狀況區別對待。對于資產數額較大,且已經走過了事業初期的成家立業的公務員,應當從保全財產的角度考慮、并且盡量對其投資資產部分進行互補金融產品的投資,如果已經購買基金的,推介客戶申購開放式基金的“定期定額投資計劃”;如果有外匯存款的,推介客戶申請“匯市寶”交易,這樣不僅能夠適當地化解來自同一金融產品的風險壓力;而且適當推介銀行的產品。與此相反,倘若另一個理財方案的接受者“公務員”,是資產規模較小且剛剛離開校園的年輕人,則可以在確定客戶具備一

些基礎金融產品(如股票、國債)投資知識的情況下,指導客戶主要通過這方面進行資產的保值增值,并不斷變化投資組合以盡量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而推介我行的“銀證通”、“開放式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和“網上銀行”、“戶戶通”等便利產品。

第三,客戶接受相關產品知識的培訓也非常重要。除各種形式的銀行存款以外,股市、國債、保險作為基礎性的投資品種普遍受到各類客戶的重視,出于投資者眾多以及操作相對容易的角度考慮,個人理財方案應當盡可能地對這些金融產品的投資份額進行合理安排。另外,由于工作領域的原因,可能某些客戶對某種或各種金融產品非常了解,也可能有人對此一竅不通,但是不管怎樣,對每一個接受理財方案的客戶都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熟悉自己方案中所涉及到的金融產品,如客戶簽約匯市寶,申領國際貸記卡、申購系列基金,客戶經理就應該詳細介紹金融產品或召集客戶進行培訓,避免因操作失誤或使用不當造成損失。

最后,其他配套金融產品的選擇應當因人而定、量力選擇。除了以上所列的投資理財品種之外,還有諸如繳費一戶通、速匯通、戶戶通、國際卡、個人貸款等金融產品。建議對于這些品種的選擇應當以個人需要和資產規模為依據,不要強加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