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促進基層檢察機關建設
時間:2022-08-27 06:36:00
導語: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促進基層檢察機關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基層檢察院建設越來越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檢察機關也自上而下地貫徹落實了《人民檢察院基層建設綱要》,強調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基層檢察院是整個檢察機關的基礎,也是全部檢察機關的基礎。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承擔著批準和決定逮捕、提起公訴、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訴訟監督等重要職責。檢察機關的職能作用,歸結起來就是要通過依法履行這些職責,維護穩定,促進廉政,保障人權,實現公正,服務大局。這些職能作用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層檢察院的工作。所以,只要抓住了基層,就抓住了檢察工作的根本;也只有抓好了基層,才能推動檢察工作的全局。基層檢察院建設搞得好,整個檢察工作就主動,就能夠取得好成績;基層檢察院建設搞得不好,整個檢察工作就會陷入被動。
那么,現階段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呢?筆者認為只有密切聯系檢察機關實際,深入扎實地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廣大干警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和深刻內涵,做到執法理念進一步端正,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改革方向進一步明確,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從而進一步促進基層院建設,使檢察工作更好地適應時展的需要,符合黨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法治思想的新概括和新發展,是我們黨提出的一系列法治理論的升華和集中體現,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規律,從根本上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加強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明確回答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它的本質內涵是“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政法意識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事業推向前進,非常重要。
一、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大力加強基層檢察隊伍建設,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隊伍建設是做好一切檢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證。要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載體,以政治建檢為根本,以專業化建設為方向,培養造就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廉潔高效、執法公正的檢察隊伍。在政治思想方面,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隊伍,重點加強對檢察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廣大檢察人員堅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八榮八恥”的榮辱觀,弘揚“忠誠、公正、清廉、嚴明”的檢察職業道德,保持檢察隊伍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自覺堅持“執法公正、一心為民”的政法工作方針,進一步樹立“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執法觀,落實“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總體要求,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法律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越性,樹立與依法治國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執法理念。開展向模范檢察官學習活動,弘揚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的精神,為依法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奠定思想基礎。
只有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才能進一步提高干警的思想覺悟,樹立先進的、正確的執法指導思想和法治理念,解決好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等重大問題,更好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
二、依法治國、服務大局,全面加強檢察業務建設,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維護社會穩定。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樹立依法治國的理念,就是在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特別是執法者中養成自覺尊重法律、維護法律權威、嚴格依法辦事的思想意識,使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的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規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檢察機關的基本職能就是法律監督,法律監督必須靠業務工作、靠執法辦案去完成。業務工作、執法辦案是檢察工作的中心,其他各項工作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推動和保障業務工作的開展,以更好地履行法律監督職能,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結合反瀆職侵權工作,基層檢察機關要嚴肅查辦國家工作人員利用人事權、司法權、審批權謀取私利的犯罪案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失職瀆職導致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犯罪案件。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社會反映強烈的其他職務犯罪案件,堅決糾正和查處侵害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保護人權,查處司法人員貪贓枉法、徇私舞弊案件,維護司法公正,彰顯社會正義。在打擊犯罪的同時,結合辦案,也應積極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深入分析發案特點和規律,加強對策研究,及時提出檢察建議,幫助有關行業完善管理制度,減少案件的發生。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要求我們在檢察工作中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既要防止因工作不當導致出現新的不穩定因素,又要注意提高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把促進和諧、化解矛盾貫穿于執法辦案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實事求是調查群眾反映的問題,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釋法說理,做人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到案結事了、息訴罷訪,把影響穩定的因素解決在基層。
基層檢察院不僅是檢察機關的基本力量,也是檢察機關聯系人民群眾的主要窗口。基層檢察院處在執法辦案的第一線,同人民群眾接觸最直接、最廣泛。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評價,對檢察機關是否公正執法的看法,主要來源于對身邊的基層檢察工作特別是執法辦案的感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基層檢察院的形象就代表了整個檢察機關的形象。基層檢察院建設搞得好,基層檢察工作做好了,人民群眾就會感到犯罪受到了打擊,腐敗得到了懲治,司法公正有了保障。反之,如果基層檢察院建設搞得不好,工作做得不好,形象不佳,人民群眾就會對檢察機關失去信心,甚至影響到對司法治度、對黨和國家的信心。因此,我們要貫徹“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本質要求,樹立檢察機關良好的執法形象,必須從基層檢察院抓起,大力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
三、執法為民,公平正義,建立健全規范化體系,確保文明執法。
將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同執法規范化建設結合,鞏固規范執法、公正執法的思想根基,建立健全執法規范化體系,把各項執法活動納入規范有序的軌道,不斷提高執法規范化水平,確保嚴格公正文明執法。
檢察權尤其是職務犯罪偵查權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準確有力地打擊犯罪、清除腐敗、保障人權、維護公平正義;運用得不好就可能傷及無辜甚至執法犯法、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利益、損害國家的法制形象,社會公平正義也失去了一個重要保障。因此,制度建設是執法規范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實體合法程序也要合法,我們要健全業務工作運行規范,按照制度完備、程序嚴密的要求,完善并執行各項檢察業務工作流程規則,保障案件質量和時效。進一步推行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強化對辦案的監督。推行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制度,維護合法權益等。
憲法修正案將“人權”的概念寫進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害犯、國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等重要內容。這表明國家更加注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面對新形勢,檢察機關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維護公平正義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檢察機關要講究辦案過程的靈活性和策略性,以保護經濟發展不受辦案的影響。在初查環節以秘密調查為主,到有關單位調查取證,盡量不開警車不著檢察制服,把影響降到最低點,不隨意查封賬冊,不隨意凍結銀行賬戶和收繳資金。這些做法均受到了社會各界和企業的好評。
四、堅定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司法制度,永葆政治鑒別力,扎實推進基層檢察院建設。
檢察機關作為獨立的國家機關,必須堅持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在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檢察工作的領導。黨的領導和人大監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做好檢察工作的重要保證。
中國檢察制度的建設和發展,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黨的領導是檢察制度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時期,政法機關面臨著新的壓力和挑戰,這種現實狀況要求我們檢察機關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接受黨的領導。這不但有助于我們正確貫徹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保證檢察工作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防止出現偏差;更有利于發揮黨的核心力量,有利于排除各種干擾,確保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檢察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應及時向黨委匯報,爭取支持,把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愿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去。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報告黨委的制度,增強接受人大監督的意識,虛心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認真辦理代表提出的有關檢察工作的議案,同時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擴大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要把各方面的監督制約作為推動和改進政法工作的動力。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監督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保證權力正當行使的重要途徑。政法機關及其廣大干警都必須正確對待、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積極作用,共同致力于公平正義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