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紀委應勇于和善于承擔控制管理職能工作
時間:2022-09-02 04:22:00
導語:國企紀委應勇于和善于承擔控制管理職能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階段國有企業紀委如何圍繞總理簽發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加強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充分發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能作用,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如何按照十六大精神既立足于做好經常性工作,又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既不落后于時代,又不超越階段,既不割斷歷史,又不迷失方向?關鍵是保持紀檢監察工作的相對獨立性,當務之急是企業紀委要勇于和善于承擔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控制管理職能。
按照《黨章》、《企業法》和中紀委有關規定,企業內部設立紀檢監察組織機構的要實行合署辦公,沒有建立監察機構的紀檢組織可同時承擔監察任務。為適應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在一些地方進行了企業的紀檢監察組織機構與監事會合署辦公,紀檢監察組織負責人依法定程序進入監事會,擔任監事會主席或監事長。他山之石,可心攻玉。德國企業內設定的監事會,其職權是比較大的。德國《企業法》規定的主要職權有:一是批準企業的經營方針,監督企業經營管理;二是委任、罷免企業經理會的成員;三是審查企業財務狀況;四是批準實施企業協議外的社會福利;五是批準新廠的建立和撤銷等。
企業紀檢監察部門對企業監察對象的監督,重點是對企業的執行系統實施監督,包括對計劃、生產調度、產品管理、安技環保等部門執行法規、政策、國家計劃、企業決策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當然,這種檢查不是代替這些部門履行職責,而是從行政角度對他們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必要的監督,側重于糾正其違法違紀行為,并就有關問題向行政領導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這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加強企業戰略管理和控制職能管理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國企改革的今天,企業戰略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等管理工作,尤為重要。目前我國企業的戰略管理仍很落后,不僅重視不夠,缺乏有效控制,而且在理論與實踐上尚處于探索和發展之中。
控制,是現代企業為了保護企業計劃與實際作業動態適應的管理職能。控制工作的重要內容包括確立標準,衡量績效和糾正偏差。企業管理實踐中運用著多種控制方法,管理人員除了利用現場巡視、監督分析下屬依循組織路線傳送的工作報告等手段進行控制外,還經常借助預算控制、比率分析、審計控制、監察控制以及網絡控制。這些職能與目前中央對國企紀檢部門的要求是一致的。
盡管戰略學者和經理們對企業戰略的內涵各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對于企業戰略的重要性,人們的認識卻沒有太大的分歧,但在國企內部,戰略管理往往處于無序狀態。這是因為,首先,企業戰略就是企業發展的藍圖,制約著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切具體活動。經驗表明,企業戰略規定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基本的發展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指導和激勵著企業全體職工努力工作。企業戰略是建立在現有的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基礎上的,一切從現有起點出發。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配合默契,通過控制,實現企業戰略總體性、長遠性、指導性和現實性的高度統一。其次,企業戰略也像軍事戰略一樣,其目的也是為了克敵制勝,贏得市場競爭的勝利。企業戰略是對未來發展的規劃,然而環境總是處于不確定的、變化莫測的趨勢中,任何企業戰略都伴隨有風險。企業戰略的創新性源于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因循守舊的企業戰略是無法適應時展的。如果沒有有效控制,就無法實現企業戰略競爭性、風險性和創新性的高度統一。最后,由于企業戰略具有穩定性。企業戰略一經制定后,在較長時期內要保持穩定(不排除局部調整),以利于企業各級單位(部門)努力貫徹執行。這就要求通過嚴格控制以順利實施企業戰略。企業戰略必須與企業管理模式相適應,不應脫離現實可行的管理模式基礎,管理模式也必須調整以適應企業戰略的要求。企業戰略必須與戰術、策略、方法、手段相適合。一個好的企業戰略如果缺乏實施的力量、技巧和有效控制,絕不會取得好的效果。
面對經濟全球化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現實,現階段國企要想在當今的條件下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企業戰略。紀委工作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開展工作,是黨對國企工作的要求。把紀委工作程序和工作內容與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控制管理職能進行對照分析,不難看出,紀委是現階段國企改革中承擔控制管理職能和加強企業戰略管理的理想的部門。(作者:中國石化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