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陳良宇案件的啟示與思考

時間:2022-10-20 05:12:00

導語:上海陳良宇案件的啟示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海陳良宇案件的啟示與思考

自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對陳良宇同志的問題立案檢查,并決定免去其黨內一切職務之后,立刻受到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網上引來一片喝彩之聲,人心大快。

根據中紀委目前調查的情況,陳良宇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

、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這是繼陳希同、胡長清、成克杰、劉志華等人之后,又一名因腐敗問題而落馬的省部級高官。這無疑是深入反腐的又一重大成果,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反腐的堅定決心,值得贊賞,值得慶賀!與此同時,網上的一片喝彩之聲和網民們的激情和振奮,也給了我們諸多的啟示與思考

貪官倒臺,網上一片喝彩聲,這首先說明我們的反腐倡廉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說明剪除腐敗、懲治貪官是得民意、順民心之舉。腐敗的實質就是政府官員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權力謀取個人私利。不管是赤裸裸的貪污受賄行為,還是打著“公共利益”幌子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都是腐敗分子撈取個人名利的手法。其在根本上都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相對立的,都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相背離的,也都是廣大人民群眾所極力反對的。對貪官污吏的嚴懲,就是對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就是執政為民的具體表現,那種動輒聲稱“水至清則無魚”、“反腐敗會影響地方干部群眾積極性”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中央查處陳良宇也警示我們必須清醒認識當前的反腐敗形勢,清醒認識官員腐敗對于地方經濟發展和群眾利益的嚴重危害。改革開放以來,腐敗與反腐敗的斗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隨著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也日益凸顯,反腐敗斗爭也面臨著若干新情況、新形勢、新任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腐敗的窩案、串案增多。被查處之前,他們往往沆瀣一氣,結成非法利益共同體,長期貪贓枉法、禍害百姓,給當地經濟和社會生活蒙上了沉重的陰影,嚴重侵蝕了黨和國家政權的根基。

這起案件還告訴我們,深入反腐、根治官員腐敗必須在進一步聽取民意、汲取民智、擴大群眾監督、贏得群眾支持上取得突破。應該說,面對官員違法違紀等腐敗行為,我們并不是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是缺少相關的制度規章,更不缺少嚴格的紀律規范,而是這些“制度性”的規范在實際政治生活中難以落到實處,難以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用。實際上,從業已披露的許多大案要案來看,在一些地方,在一些部門,權力的運行常常凌駕于黨紀國法之上,特別是某些身居要位的“一把手”,在他們的所謂“領域”內,幾乎到了一種無所顧忌、為所欲為的程度,其官氣、霸氣往往令當地干部群眾膽戰心驚卻又敢怒不敢言。反腐敗本來就是人民群眾的事業。如果我們在相關的制度設計和實際操作中不能有效地發動群眾、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甚至拒絕聽取來自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那我們的反腐就很難深入下去。

我們絕不能允許腐敗分子在共和國的任何一個地方貪贓枉法、作威作福,這也許是“中央查處陳良宇網上一片喝彩聲”現象所給予我們的最深刻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