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交流材料
時間:2022-09-19 11:20:00
導語:社區教育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永豐社區位于**市大東區大東路與滂江街交匯處,占地面積0.525平方公里,社區共有31棟住宅樓,3298戶居民,11542人,是一個產業工人聚居的普通居民區。其特點是:“四多四少”即:動遷戶多、下崗失業人員多、老弱病殘多、鄰里糾紛多;社區資源少、居民收入少、受高等教育的人少、活動場所少。幾年來,在上級領導及機關的幫助指導下,社區黨委確立了以多種形式的社區教育為重點,以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的,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動為載體的工作思路,突出社區教育,重在提高素質,努力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為創建和諧社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社區先后接待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等多位中央領導的視察及英國前副首相約翰•普雷科斯特等國際友人的參觀交流,接待全國各地來訪400多批4000余人次,在國家、省、市會議上介紹經驗41次。社區先后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全國敬老模范社區、全國安全社區、省文明社區標兵、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省文明小區等榮譽稱號100余項。
一、創辦社區教育學院,開展居民素質教育
社區居民素質的高低,是社區文明程度的“晴雨表”,是加強和諧文明社區建設的關鍵。社區黨委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民為根,促進和諧、教育為先”的理念,以社區教育為切入點,努力提高居民素質。
一是創辦社區教育學院,滿足不同層次居民的學習需求。2002年3月。社區與**大學等單位聯合創辦了以“全面、全員、全程”為特點,以構筑終身教育體系、滿足不同層次居民教育需求為目的社區教育學院,將社區黨校、文明市民學校、科普大學、道德文明宣講團等納入學院的教學之中。聘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袁忠虎等8名教授及周明若等市區宣講團成員為師資隊伍。社區教育學院系統制定教學計劃,先后開設了英語、文明禮儀、飲食營養、醫療保健、心理咨詢、法律常識、環境保護、就業技能、書畫、攝影等系列講座,形成多層次、覆蓋面廣的社區教育體系。特別是學院老年英語班成為社區一道靚麗的風景,她們用社區自己編寫的教材,從26個字母,48個音標開始,經過5年多的刻苦學習,已經能夠用英語熟練對話。尤其在接待英國副首相及美國、越南、日本、韓國等國際友人來訪時,學員們用英語向客人介紹**、大東和永豐的發展變化,受到國際友人的稱贊。
二是根據不同時期工作重點,把校內教育與校外活動結合起來。近年來,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開展多種形式的演講會、報告會和專題講座。先后組織“幸福家庭”演講會、“特色家庭”報告會、“巾幗之驕感動永豐風采人物頒獎大會”,“民俗與禮儀”、“八榮八恥”專題講座等活動。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廉政文化進社區教育,學員們編輯出版了《永豐社區里的共產黨員》、《治家格言》、《溫馨的港灣,幸福的家園》畫冊等教育內涵豐富的活教材,受到居民群眾的歡迎。為推進和諧社區建設,樹立典型,弘揚正氣,開展了“可愛的永豐人”評選活動,評選出一批可學可敬的典型。社區教育學院不僅滿足了居民學習知識的需求,也是居民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陣地。
二、創辦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開展健康教育
隨著人口老年化的到來,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2006年8月,永豐社區聯合德濟醫院由醫院出資200多萬元建立了全市第一家集醫療保健、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為一體的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滿足不同層面中老年人活動的需求,開創了以社區為紐帶,社會力量創辦社會福利事業的先河。
一是面向廣大中老年人開展健康教育,培養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每天的活動緊張而有序。定期開展疾病預防、康復訓練、咨詢服務、養生保健、營養美食等系列健康知識講座,對廣大中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大力倡導科學生活,提高生命質量。俱樂部還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依托,先后為1800戶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開展送醫上門,送藥到家健康教育與服務。對長期患有疾病的患者定期上門康復指導。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現有會員3000多人,每年享受免費體檢一次,就醫醫療費享受15%的優惠。一年多的實踐證明,俱樂部的會員不僅豐富了健康知識,生活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老年健康俱樂部根據不同層次中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先后組建了社區合唱隊,舞蹈隊、腰鼓隊、太極拳隊及各類興趣小組,她們平時自娛自樂,自我陶冶情操,每逢重大活動積極參加演出。今年6月,社區組織了以“和諧頌”為主題的慶祝建黨86周年大型文藝晚會,俱樂部的中老年朋友踴躍參加,演出了精彩的文藝節目。8月份,全國省級計劃生育協會會長座談會在大東交流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會長、國家計劃生育協會會長姜春云及70多名與會代表參觀了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俱樂部的成員用配樂詩朗誦、音樂快板、情景劇、英語表演、剪紙、書畫、歌舞等精彩節目展示了社區文化,受到了與會領導的高度贊揚。姜春云說:“永豐社區名不虛傳,是一個幸福的家園。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在你們這里得到了落實。”
三、創辦雷鋒校外中隊,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更是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社區充分發揮“五老”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作用,建立了“社區、學校、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網絡,成立了雷鋒校外中隊,為開展未成年人教育和參加社會活動創造條件
一是圍繞“三大主題教育”,堅定未成年人理想信念。社區組織未成年人參觀“九一八”紀念館、張學良故居,組織“回眸英雄業績,承接光榮傳統”故事會、著名作家毛峰、抗日戰斗英雄李煒等報告會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組織未成年人參觀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成果、邀請全國勞動模范張成哲、李素文,遼寧黨史報告員張大庸、遼寧大學教授烏丙安、東北大學教授張仁星等為未成年人作報告,開展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時代精神教育;組織未成年人參加“知榮明恥,文明出行”、“喜迎奧運,放飛夢想”、“喜迎世園會,創建文明城”“走進少年法庭旁聽庭審”、“我心中的和諧社區”主題演講等主題活動進行“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通過這一系列教育活動,增強了未成年人的愛國情感和榮辱是非觀。
二是圍繞素質教育,積極組織未成年人校外實踐活動。組織未成年人開展“愛家鄉,建家園”活動,朱恩龍看花護綠小隊,堅持經常放學后為小樹澆水,撿白色垃圾,增強了主人翁意識。社區組織未成年人慰問孤寡老人、為特困生、失學學生捐款捐物,培養了未成年人的社會責任意識。組織未成年人參加“名師名校”進社區、“知識成就夢想”等報告會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的心理素質。校外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了社區未成年人工作,社區被省關協命名為“老少共建實驗社區”。今年4月,雷鋒校外中隊受到中央、省、市等13家新聞單位的關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單位予以報道,成為**市英雄校外中隊的典型。
- 上一篇:科級干部工作補充規定
- 下一篇:領導干部培養選拔意見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