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交流材料

時間:2022-09-21 03:53:00

導語:退休干部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退休干部交流材料

塘沽區政協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現有黨員19人,其中局級干部10人,離休干部4人。多年來,在區政協黨組、總支的領導下,在區委老干部局的指導下,我們組織黨員學習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使支部全體黨員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質,踴躍參加建言獻策等社會活動,為改革開放和進一步推進濱海新區的建設發揮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堅持抓好政治理論學習,使老黨員與時俱進,在改革開放中與黨中央自覺保持一致

教育黨員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地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繼續發揮老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這是黨支部的基本職責。多年來,我們把組織黨員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當作支部的首要任務。

1、堅持學習《鄧小平文選》和《文選》。我們不斷引導支部全體黨員深入學習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針對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任務,組織大家專題討論“實事求是”、“改革開放”、“發展是硬道理”、“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及關于“樹立科學發展觀、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等問題。為了推動理論學習,原政協主席、退休干部蔣文祥同志以特殊黨費的形式,用1440元為支部購買了《文選》。黨員們在研讀《鄧小平文選》、《文選》以及撰寫筆記、發言稿的基礎上,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交流學習心得。通過學習討論,大家加深了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政策的理解,正確認識了我國國情和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志們認識到,我國仍處于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只有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標準,才能不斷排除干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同志們還認識到,由于新舊體制和新舊思想觀念的撞擊,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用改革的辦法逐一解決,不能回避,更不能倒退,只有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堅信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才能樹立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滿懷信心地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文明和諧社會。

2、及時學習貫徹黨中央各次全會和全國“兩會”精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黨中央召開的每次全會,都有重大問題的決定;全國“兩會”的召開,關系國計民生。因此,每當這些會議召開后,支部都立即組織學習討論,讓黨員深刻領會精神實質,熱情宣傳,積極貫徹執行。

對于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以及溫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黨支部利用黨日及時組織黨員學習,同志們通過圍繞“三農”、教育、醫改、環保以及就業等問題開展討論,對國家的發展前景進一步充滿信心。

3、踴躍參加黨課學習和形勢報告會。認真組織黨員參加區委老干部局每年舉辦的黨課、理論學習系列講座、時事形勢報告會和區情通報會。支部認為,這些高水準的活動,為拓寬黨員視野,提高黨員覺悟,十分難得,非常必要。黨員同志們也為這些高質量的講課報告深深吸引,踴躍參加。此外,支部還試辦了黨課領讀活動,由黨員提前準備,介紹自己學習《黨章》、《黨內監督條例》、《紀律處分條例》和《增強憂患意識,踐行“三個代表”》等專題的體會。

總之,支部堅持抓好政治理論學習,促進了黨員思想的與時俱進。全體黨員也努力實踐“老有所學、老有可學”和“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要求,進而在改革開放中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原政協副主席、離休干部夏云鴻同志用“四要”概括了多年來學習的收獲,即政治上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思想上要跟上時代步伐,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組織上要按時參加黨的生活,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監督;作風上要做到“兩個務必”,嚴格按照黨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保持革命晚節。

二、組織參觀考察和開展“譜新篇”活動,開闊視野,發揮余熱,為加快濱海新區建設建言獻策,爭做實事

離退休老干部經過黨幾十年的培養教育,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豐富的經驗,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和濱海新區建設。為此,黨支部除堅持抓好黨員政治理論學習外,還適時組織參加考察活動,積極開展“我為‘十五’做貢獻”和“我為‘十一五’譜新篇”活動,努力使老同志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實實踐者,成為加快濱海新區建設的推動者。

組織參觀考察,支部采用了聽、看、議、寫的方法,即聽取專題通報,實地參加考察,座談感想收獲,提出或撰寫建議,發動老黨員積極地投入到三個文明的建設中來。幾年來,我們陸續組織黨員聽取了區發改委關于塘沽‘十五’規劃成果與‘十一五’規劃設想的通報,區農委關于我區農業、農村和漁農民情況的通報,臨港工業區關于清淤造陸、招商引資情況的通報,區教育局關于教育形勢的通報,區機關事務管理局關于提高辦事效率、實行一條龍服務的通報等。還陸續組織黨員參觀了天津市濱海新區規劃展和塘沽區規劃展、新城鎮胡家園街建設、臨港工業區、海洋高新技術園區、紫云中學、區行政許可服務大廳等。圍繞上述考察參觀活動,支部組織開展建言獻策活動,先后提出了“精簡合并機構、加強濱海地區統一領導”,“關注失地失海的漁農民就業問題”,“改善投資軟環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走出大樓,密切聯系群眾”等多項建議。此外,局級離退休老同志每年列席我區“兩會”,他們積極建言獻策,支持區委區政府工作。總之,我們提出的各種建議都受到區領導的重視,得到相關部門的采納。

多年來,我們還組織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參觀游覽活動。為深入領會同志發揚“兩個務必”精神的講話,組織黨員參觀了西柏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配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參觀了中共天津歷史紀念館。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組織黨員到薊縣憑吊革命先烈。為感受天津城市建設的發展,組織黨員陸續參觀了天津博物館、平津戰役紀念館、天津古文化街、衛津河、大胡同商城、武清科技園區等。總之,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了老同志們參加組織生活積極性,支部工作得到了大家的熱情支持。

圍繞各項參觀考察活動,支部把“做貢獻”、“譜新篇”活動納入工作計劃,每年確定1—2個專題,開展建言獻策,召開專題生活會,匯報爭做“八大員”的情況,從而保證了該項活動深入持久的開展。

在“做貢獻”、“譜新篇”活動中,許多老黨員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共建文明和諧社會。78歲的離休干部、原政協副主席夏云鴻同志16年來勤奮筆耕,撰寫詩詞1千多首,回憶當年崢嶸歲月,贊美家鄉塘沽巨變,謳歌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先后出版了《云鴻吟草》、《齊天鴻吟》、《古韻今聲》三本詩詞集,受到區委領導贊揚和廣大讀者的好評。退休干部杜寶瑩同志,擔任民進塘沽老齡第一支部主任,她工作認真,積極熱情,針對老同志們的特點,堅持組織生活,開展政治學習,貫徹執行黨的統戰方針,使民進成員與我黨在路線方針政策上保持高度一致。由于出色工作,該支部被評為民進全國先進支部。退休干部祁玉林同志分別擔任了新村街建新里居民代表議事會副會長、殘疾人協會副會長、老年協會會長,他熱心社區工作,積極開展治理環境,加強衛生防病和社會治安活動,舉辦社區書畫展,籌建約700平方米的殘疾人活動中心和生產加工點,解決殘疾人的生活收入問題。由于成績突出,被區政府評為優秀社區志愿者。支部的全體同志關注弱勢群體,熱心公益事業,在救災救急、扶貧濟困等活動中,奉獻愛心,慷慨解囊,踴躍捐錢捐物。

三、搞好組織建設,增強凝聚力,充分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是一句老話,卻是一條真理。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支部工作要活躍,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支委會、有一位好支書。

1、主動爭取上級支持。黨支部十分尊重政協黨組、總支的領導,重要活動做到事前有請示,事后有匯報。政協領導也特別重視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為增強支委會工作力量,按照區委組織部的有關規定,配備機關行政科科長王文恒同志任離退休干部黨支部任支部在職委員,負責溝通情況、會議通知、活動服務等具體事務。由于他工作熱情周到,****年被評為天津市優秀老干部工作者。此外,政協領導還為黨支部訂閱《半月談》、《文摘周刊》、《長壽》、《天津老干部》、《天津老年時報》、《支部生活》等報刊雜志,供黨員學習使用。同時,對于支部開展的各項活動,政協黨組都給予經費、用車支持,保證和促進了老干部支部各工作的開展。

2、增強工作的計劃性。年初,支委會根據區委區政府的工作意見,做出全年組織生活的計劃,并提交支部大會討論修改。從而使支部工作做到年有計劃,月有安排,年終有總結報告。這一作法自1996年堅持至今,避免了工作的盲目和隨意。

3、選出一位好支書。支部書記顧秉華同志是一位離休的政協副主席。他熱愛支部工作,把擔任支部書記看成是組織和同志們的信任。他工作非常認真,去年摔傷了腿,不能下床,為不影響支部工作,就把支委請到家里召開支委會,研究支部工作。他工作熱忱周到,經常登門拜訪長期生病的老黨員,送去學習計劃和資料,了解生活思想情況,幫助解決具體困難。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曾擔任市政府咨詢委員。擔任塘沽區殘聯名譽副理事長期間,協助成立“貽成世紀集團殘疾學生助學基金會”,籌集資金幾萬元,資助貧困學生幾十人,受到群眾熱烈贊揚。他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和先進離退休干部。

十多年來,我支部多次被評為市、區先進黨組織,較好地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支部許多同志曾被評為優秀離退休干部、優秀黨員,較好地發揮了黨員的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