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技術研討交流材料
時間:2022-09-25 06:30:00
導語:供電技術研討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供電企業管理》年創刊以來,她伴隨中電聯供電分會在研究、交流、促進、提高供電企業管理的征程中,走過了16個春秋。回顧16年的歷程,《供電企業管理》在供電企業的深化改革、企業文化建設、技術管理與進步、經營管理、民主法制建設、用戶優質服務等諸多方面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文僅從技術管理與技術進步這一側面,做歷史回顧、經驗總結和前景展望。
一、歷史回顧
自年在鞍山舉辦第一次技術管理研討會以來,供電分會分別在鄭州、汕頭、太原、上海、溫州、渭南、成都、武漢、廣州召開了九次會議。由于會前充分調研準備,承辦單位精心服務,與會代表深入研討,會議結束認真總結,會后編印資料匯編。從而使13年的技術管理研討交流,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對促進供電企業技術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作用,得到廣大會員單位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高度評價。
13年來,研討交流的重大課題,有以下十項:
第一、安全生產。鞍山會議上,總結和交流了鞍山電業局安全生產1000天的經驗做法,為會員單位樹立了樣板,促進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汕頭會議提出了以技術手段防止觸電傷害、避免高空摔跌、防止低壓對人身傷害以及帶電作業的安全手段等一系列人身防護措施。從而探索了管理與技術并重的安全生產新途徑。
第二、供電技術管理。在汕頭會議上總結了加強主網、主設備技術管理,確保電網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供電企業總工程師應抓好主網建設,堅持行之有效的安全運行和技術管理,搞好技術監督、專業管理、突出設備全過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為總工程師抓好供電技術管理指出了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
第三、供電設備檢修體制。從1993年開始,供電分會就探索了以設備狀態為基礎的供電設備檢修體制。并先后在太原、上海、渭南、廣州、沈陽、寶雞等多次會議中,就狀態檢修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十多年來,設備狀態檢修已經在大多數會員單位中實施。為規范這項工作的開展,**年著手進行《供電設備狀態檢修指導意見》的編寫工作。目前,已提出討論稿。
第四、電網規劃。在1996年溫州和1997年渭南兩次會議上,研討交流了電網規劃的內容、方法、手段。并由上海、昆明、鞍山、武漢、蘭州、鄭州等局向會議提交了示范本。對全體會員單位的電網規劃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由于各會員單位普遍重視和抓緊了電網規劃工作,為三年城網改造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時任渭南局的總工程師何曉英曾說:“供電分會組織的研討會議,為我們提供了電網規劃的范本,給我們三年城網改造的規劃工作,以極好的啟迪和指導。”
第五、配網改造建設。自1993年汕頭會議開始,供電分會一直把糾正“重發輕供不管用”作為工作的重點,始終堅持把配網規劃、改造、建設列為研討交流的重要課題。其中,上海市區供電局的原總工萬善良、南京局的原總工吳書強等幾位老總,總結多年實踐經驗,連續發表多篇這方面的論文,對配電網的網架結構優化、設備優化、技術優化和管理優化都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經過三年的努力,于2003年他們執筆完成了《配網優化指導意見》。他們的工作得到會員單位的贊譽,他們的貢獻將載入推進供電技術發展歷史的一頁。
第六、10千伏配電網的不停電作業。這項工作不同于高壓、超高壓的帶電作業。多年來一直是時進時停,起伏較大。供電分會自2000年以后,把這項直接關系到供電可靠性的重要工作擺上議程。以上海市三個局、煙臺局、杭州局、鞍山局、廈門局、大連局、鄭州局、阜陽局等開展較好的單位為骨干,組織經驗介紹,研討技術難題,講清必要性和可行性,推動此項工作的開展。特別是組建配電不停電作業工作站以來,先后在杭州、廈門、上海組織三次會議。交流了經驗做法,編印了技術資料匯編,現場演示了作業項目,研究了絕緣服試驗方法,并在會員單位中印發了《配電不停電作業指導意見》。使這項工作得以健康有效地開展。
第七、配電自動化系統。這是近年來供電企業開展的一項新技術。供電分會從1995年上海會議以來,就將此項技術列為重點課題,深入研究,超前引導。組織供電企業、開發廠商等多方面的技術力量,起草了《配電自動系統功能規范》,指導供用雙方的規劃、制造、建設、運行等一系列的工作。特別是課題組組長、徐州電業局原局長毛傳洲、淄博局原副總工施正毅等多位專家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和運行進行了兩輪深入地調研。總結了鎮江、廈門、北京、貴陽市北、淄博等局的實踐經驗,提出了極具指導意義的調研報告,引導此項新技術的有效開展。
第八、電能質量問題的治理工作。近年來,電力用戶對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力系統穩態電壓偏差和暫態電壓擾動、非線性負荷和不對稱負荷引起的諧波、三相不平衡、負序分量等電能質量問題反映越來越強烈。適應這一客觀要求,供電分會將電能質量課題列為專題,由上海市東供電局總工王泉根、上海市東供電公司浦東供電分公司總工奚王旬任組長,組成了有哈爾濱、大連、蘇州、常州等16家供電局參加的課題組,對電能質量的現狀、面臨的問題、解決的對策等一系列的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調研報告,編寫了“指導意見”(待審定)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第九、供電企業信息化建設。供電企業的信息化工程起步較早,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存在著信息共享不夠、數據信息不唯一、資源共用不充分、綜合分析和輔助決策不到位。跨應用系統的信息交互不暢、維護管理復雜、低水平重復開發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不同程度的反映了組織管理上的六重六輕,即重單項,輕整體;重開發,輕應用;重系統,輕數據;重網絡,輕資源;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管理。為解決這些問題,供電分會組織了深入的調研,提出了“關于供電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調研報告”,并交流了安陽、大連、哈爾濱等局的經驗做法,使此項課題的研究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第十、提高城市供電可靠性。這一課題的研究,自年開始連續進行了9年。早在汕頭會議,就研究了架空線路絕緣化和狀態檢修對提高供電可靠性的作用。以后又做了“供電可靠性指標淺析”,特別是在**年于上海召開了專題會議,會前進行了問卷調查,會議中,上海市區、北京、徐州、渭南、大同、大連、福州、潮州、長春、杭州、鞍山、西寧、贛州、咸寧、成都等15個局介紹經驗做法。并就此課題分析了現狀,認清了形勢,取得了十方面的共識,提出八方面的建議和希望。會后又編印了資料匯編。可以說,在提高城市供電可靠性方面,做了一個全面的歷史性的總結。對會員單位開展此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經驗總結
(一)選題準確,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點。
我們在每次會議之前,都以問卷調查、會議討論、個別征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征求會員單位的意見,集中選出他們最為關注、最迫切解決的難點題目,作為研討的課題。從而使課題本身適應絕大多數會員單位的要求。在題目選準的基礎上,還把研討的主要內容敲定,因為在內容的考慮上,如果不具有超前的指導意議,就缺乏引導作用;太超前了,也不能總結出有價值的經驗做法。因此,把握好題目的準確性和內容的適應性,是抓好課題研討的重要前提。
(二)緊緊依靠老總們的支持和參考,是提高研討水平的保證。
13年來,依靠實踐經驗豐富、理論造詣較深,熱心于此項工作的老總們的支持與參與,在每一次研討會議上,都提出若干篇水平較高的論文,使會議的質量得以保證,會議的中心議題得以突出,會議的主導觀點不偏離軌道。最早參與供電分會技術研討工作的老總,如北京局的施更生、太原局的陳崇浩、上海局的萬善良、南京局的吳書強、蘭州局的楊士卿、長沙局的周玉清、大連局的賴慶波、廣州局的林敦儼等,都在為這項工作嘔心瀝血,做出了極其寶貴的貢獻。近年來,又有徐州局的毛傳洲、上海市區局的王在滋、嚴健勇、張麗、咸寧局的劉劍輝、上海市東局的王泉根、張繼忠、奚王旬、福州局的陳光捷、淄博局的施正毅、廣州局的劉寶奎等多位老總和專家,成為這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顧問,這就使技術管理研究工作不斷深化,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
(三)會前充分準備,會議結束作好總結,會后編印資料匯編,就能使技術研討,有始有終,取得圓滿的成果。
會前的準備,最重要的是圍繞主題,做好調研,提出主課題的調研報告,并深入了解情況,選擇先進典型單位做主題經驗介紹,這樣,就使主課題在兩個方面展開和延伸。一方面,調研報告,可以把面上的情況,從整體上進行介紹,又能把主要的觀點、做法和成效,給代表們做簡要的概要論述。另一方面,典型經驗介紹又把具體的做法和典型事例講給大家。從而做到由點到面的結合,使會議的整體水平得以提高。
會議結束時的總結是十分重要的,“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會議的總結切勿講空話、套話,要把會議的主要觀點提煉出來,幫助會議代表形成有條有理的思路,以指導各自的工作。中、小型的會議總結,要在會后改寫成會議紀要,從而把會議的主要成果,讓全體會員單位共享。
會后的資料匯編,受到會員單位的歡迎,它可以把會議的成果集中編印下來,有利于會議成果的傳播推廣和繼承。
三、前景展望
**年組建技術管理專委會和配電不停電作業工作站以后,依靠組織的力量,依靠高級技術顧問的參與,使技術管理研討工作更加規范,更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使這項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和計劃性。
在**年組建技術管理專委會的會議上,就確定“十·五”期間,將要以配網優化、狀態檢修、電能質量、信息化建設和配電不停電作業等五項重大課題為重點,承前啟后、循序漸進,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從目前看,五項課題的研究都在按計劃有序地進行:
一是配網優化。已發了一個“指導意見”,重點放在網絡結構的優化上。明、后兩年將把設備優化和管理優化作為重點,深入研究;
二是狀態檢修。已起草《供電設備狀態檢修指導意見》,尚待討論審議。在這個“指導意見”完成以后,將要編寫主變壓器、斷路器、架空線路和繼電保護等四種具體設備狀態檢修的指導意見,這些工作全部完成,可能要到“十一·五”期間;
三是電能質量。已經起草了《電能質量問題治理的指導意見》待再次審查通過。“指導意見”完成后,將要以電能質量問題治理的實踐經驗交流為主,推動面上工作的健康開展;
四是信息化建設。將在杭州、安陽、上海市區、汕頭、沈陽、貴陽市北、大同等局實踐的基礎上,與若干廠商共同深入研討,力求取得進一步的成果;
五是配電不停電作業。明年將在鞍山召開年會,在安陽組織絕緣服和絕緣斗臂車兩項試驗指導意見的編審會議。在明、后兩年中,將以“交流、研究、服務、提高、規范、培訓”為工作方針,力求把這項工作在面上,盡快推廣開來,并逐步與國際接軌,促進我國這方面的技術水平早日達到國際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