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農村協調發展思考
時間:2022-10-24 11:51:00
導語:實現農村協調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集體經濟是農牧區基層黨組織凝聚群眾的物質保障,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經濟基礎,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直接關系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關系到農村經濟是否快速協調發展。農村稅費改革以前,我市基層鄉場鎮地方財政收入主要是收取鄉統籌費及各類集資,有企業的鄉鎮從企業提取管理費用,用于政府的辦公及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稅費改革以后,取消了鄉統籌,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十分有限,鄉鎮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全市普遍存在無錢辦事、無錢搞公益事業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的發展,影響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因此我們要把壯大集體經濟,加快農村的協調快速發展做為我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抓緊抓好。
我鄉位于市北83公里處,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全鄉人口5396人,共有耕地38000余畝,以種植棉花為主,是典型的農業鄉,**年全鄉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15萬元,**年全鄉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50萬元,經濟增長率達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752.22元。我鄉河灣村成為全市農民收入最高村、集體經濟壯大最高村;我鄉梭梭村近兩年來,通過各種方式消化不良債務35萬元,這兩個村成為我鄉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亮點。為了抓好我鄉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自農村稅費改革后,我鄉黨政領導就“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實現三個確保”(即確保教育經費的必要投入,確保農村機構的正常運轉,確保農民負擔減輕不反彈)集思廣益,出臺一系列的政策辦法,鼓勵各村及全鄉農牧民發展經濟,不斷壯大村集體收入,實現農村經濟的快速協調發展。
一、因地制宜,盤活土地資源,搞好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我鄉有可耕地15萬畝,由于歷史原因,我鄉土地開發管理很不規范,農民盲目開發土地,使地塊與地塊之間存在大量的夾荒地、鹽堿地,這些土地資源被白白的浪費,如果合理的、有規劃、有計劃的開發利用這部分土地,將會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看到了這一點,鄉黨委經過研究,制定了盤活土地資源的辦法,鼓勵農民通過各種方式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在土地開發后的前三年采取不收費的辦法,在有經濟效益的情況下,逐步增加應收取的費用,采取鄉村兩級按比例分成的辦法,使鄉村集體收入不斷的壯大,相信這一舉措在明后兩年就會初見成效。
二、對四荒地、機動地采取發包收費的辦法。我鄉目前共有機動地417060畝,四荒地6541.45畝,如果對機動地、四荒地進行發包收費,則可以增加集體的收入,籌集資金為民辦實事。**年鄉黨委下發了文件,就壯大集體經濟中關于四荒地、機動地的收費問題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及建議,規范了全鄉機動地、四荒地收費的管理。以我鄉河灣村為例,全村機動地共587.9畝,**年收取承包費45856.20元,全村四荒地1300.3畝,**年收取承包費110525.5元,這些收入的取得,一方面用于村集體的公益事業,如植樹造林,農田水利建設,村道路的修建,另一方面用于償還歷史所欠的債務。**年全鄉所有的村對機動地、四荒地都采取得了發包收費的辦法,平均畝均收費100—130元不等,這部分集體收入,對全鄉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利用農業科技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帶動集體經濟的壯大。以前在對農民收取“三提五統”時,我鄉平均收取率只在70%--80%,部分農戶由于自然災害、農業科技運用不足的原因,造成欠收或賠本,因此就無力上交集體應交的部分,針對這些問題,鄉黨委自**年起就高度重視對農業的科技投入。同樣以我鄉河灣村為例,該村**年推廣自壓滴灌1026畝,**年推廣自壓滴灌2464.9畝,推廣高壓滴灌150畝,占全村總面積的47.5%,**年利用國家高壓滴灌項目,全村大量推廣高壓滴灌,這些科技措施的采用,近兩年來,使全村農民棉花產量大幅度增加。同時在我鄉梭梭村、梧桐村推廣高壓滴灌達1500畝,農業科技的運用,帶動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民富裕了才能有錢上交集體,集體富裕了才能發展壯大,為民辦實事好事。如果沒有農民的增收,農業的增效,農民手中沒有錢,就無從談起為集體上交收入,那么集體經濟的壯大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兩者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承的。
四、抓好鄉鎮企業的管理,為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我鄉現有棉花加工廠一個,在**年以前,每年上交鄉政府的利潤都在50萬元以上,石橋鄉1997年修建的鄉級道路投入近600萬元,沒有向農民集資一分錢,全部由鄉棉花加工廠出資,**年以前我鄉集體收入是相當可觀的,棉花加工廠成為我鄉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年后,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棉花市場風險很高,我鄉棉花企業處于微利和保本經營形勢,**年,鄉黨委將對棉花加工廠管理方式進行改革,采取承包或租賃經營的方式,靈活的盤活集體資產,使其發揮最大的效能,為當地經濟做出貢獻。
總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需要我們多方想辦法、出主意,抓好集體經濟壯大工作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的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把壯大集體經濟工作搞好,不斷的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 上一篇:農民增收緩慢原因思考
- 下一篇:新途徑基層組織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