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執政能力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4 12:01:00

導語:加強黨執政能力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黨執政能力建設思考

最近,以中央印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和下發有關通知為標志,全黨正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7月1日,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對興起新高潮作了進一步部署和動員。我們要認真學習中央有關通知精神和總書記講話精神,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從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上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科學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論和實際問題,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的新要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源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黨成立以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若干重大問題上取得豐碩成果,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也深化了對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黨的認識。應當說,對這兩個基本問題,思想作了回答,鄧小平理論作了回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勇氣,結合時代特點和新的實踐,把這兩個基本問題聯系起來,作了進一步的回答,作了創造性的回答。

總書記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深刻地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都有論述,但把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堅持黨的先進性聯系在一起,上升到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黨的指導思想的高度,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是當代共產黨人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執政黨建設為重點,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全面發展為基本內容,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為目標,全面體現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這就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辟的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表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使我們對執政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和檢驗尺度的把握,有了根本標準。

執政能力與執政環境、執政方略、領導體制、執政方式以及從政者的素質都密切相關。就黨的整體來說,執政能力是指黨在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及社會事務中的本領。最重要的執政能力是黨的理論創新能力。理論創新是執政黨永葆生機的根本條件。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深刻總結實踐創造的新鮮經驗并上升到理論,制定并執行正確的路線和綱領,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才能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就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保證黨的理論和路線得到全面貫徹執行。就廣大黨員來說,就是要強化執政黨意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去,團結和帶領群眾完成黨的任務,不斷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幾個方面,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缺一不可,構成黨的執政能力的全部要求。

我們黨鮮明地提出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一個重大創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存在的全部理由,也是共產黨執政的最根本規律。

強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體現了我們黨對新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使命的清醒認識和科學判斷。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實現了兩個根本性轉變。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兩個根本性轉變,既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對執政黨建設提出了許多嶄新課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系國家、民族以及黨自身的發展和未來。

強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體現了我們黨對當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準確把握。國際局勢正在發生冷戰結束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從一定意義上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戰和考驗。我們必須做到冷靜觀察世界風云變幻,沉著應對各種危機和挑戰,趨利避害,掌握主動,緊緊抓住、充分利用、努力延長本世紀頭20年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前進的征途中,我們既積累了大踏步前進的堅實基礎,又有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需要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核心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實踐證明,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是強的,是得到人民群眾公認的,改革開放特別是13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同時也要看到,黨在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有些問題亟待解決。

強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體現了我們黨對自身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前夕,同志把執政比作“進京趕考”,提出“兩個務必”,強調“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們學經濟工作”,從作風和本領兩方面向全黨提出黨的執政能力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同志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提出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與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聯系起來,與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聯系起來,與當代國際環境及時展的要求聯系起來,表明我們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大大深化了,更具有強烈的時代緊迫感。

強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體現了我們黨對世界上一些執政黨喪失政權教訓的深刻反思。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紛紛失去執政地位,有的甚至完全瓦解。盡管原因十分復雜,各個黨的情況也很不相同,但究其根源,無一不是沒有正確應對國際局勢變化和解決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脫離群眾,失去民心,違反執政規律,失去執政能力所致。一個執政黨,如果缺乏理論創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就必然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如果缺乏科學判斷形勢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就必然在各種挑戰和危機面前處于被動,無法應對市場經濟和國際環境帶來的復雜局面,喪失推動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主動權;如果喪失凝聚人心、拒腐防變的能力,就必然貪污腐敗盛行,形成既得利益集團,最終被人民群眾所拋棄。執政能力關系到執政黨的興衰成敗,這是從許多歷史和現實的事例中得出的深刻結論。

我們黨鮮明地提出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一個重大創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從根本上講,取決于對執政黨的歷史使命和執政本質的認識,取決于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三大規律特別是共產黨執政規律,決定了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努力方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存在的全部理由,也是共產黨執政的最根本規律。過去,我們講黨的建設,主要指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現在,適應執政黨建設的需要,我們還要研究和解決執政黨意識、執政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執政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執政能力和執政黨的黨內民主等重大問題,其中,執政能力建設是重點、是關鍵。黨的各方面建設,最終都應該體現到黨的執政能力上來,體現到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上來。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落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真正落實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上來。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當前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對加強黨的各方面建設起著帶動作用。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落實。

必須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這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決定了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內容,又為解決執政能力中的各種問題提供了理論武器。要按照中央有關通知的要求,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歷史地位,努力把握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著重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關系,以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重大指導意義,增強自覺性和堅定性,把思想進一步統一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凝聚到實現十六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

必須堅定不移地抓好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有沒有執政能力,執政能力是高還是低,歸根結底要看黨是否推動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系到人心向背、事業興衰。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圍繞發展這個主題來進行,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相協調的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堅持用發展的思路、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一切符合發展的觀念、做法和體制都要大力發揚,一切妨礙發展的觀念、做法和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真正落實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上來。

必須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我們黨是一個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黨,是一個勇于探索和創新的黨。我們黨在50多年的執政實踐中創造了豐富的經驗。黨的優良傳統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并在新的實踐中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化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同時,不斷推進黨的自身改革。依靠制度和法制,正確處理執政黨與國家權力機關和政權機關的關系,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系,執政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以及執政黨內部的關系。

必須大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素質。各級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如何,直接決定著整個黨的執政水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于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黨的領導干部必須增強執政黨意識,牢固樹立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思想,真正懂得自己手中的權力是誰賦予的、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竭盡全力為人民謀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機制為重點,以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為目標,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從制度上保證那些忠誠于黨的路線和綱領、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干部走上各級領導崗位。

必須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按照什么方式執政,怎樣處理好黨的執政與國家政權活動的關系,既是黨的執政能力的反映,也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的發揮。要堅持和正確把握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干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堅持依法執政,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范圍、程序和手段行使執政權力,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地統一起來。堅持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進一步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黨委必須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獨立負責、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

必須增強黨的活力和團結統一。沒有活力的黨不可能長期執政。黨的活力,體現在黨的先進性上,體現在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上,體現在廣大黨員參與黨的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上。增強黨的活力,必須發展黨內民主,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又要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和黨的委員會制度為重點,從改革體制和機制人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要加強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督,健全黨內監督制度,并和法律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相結合。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保證全黨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黨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的堅強團結,是戰勝任何風險和挑戰的法寶。要大力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使基層黨組織成為自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通過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的作用,把廣大群眾凝聚在黨的周圍,切實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