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教學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21 03:28:00
導語:教育局教學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令人擔憂,學生的計算能力不高,準確率低。縱觀歷年的升學考試(小學升初中、中考、高考),學生在計算方面失分十分嚴重。很多家長,甚至一些老師都把學生出現的錯誤歸為“粗心”。只要下次考試的時候認真點、細心點,這種錯誤就可以避免。但在實際情況中,這些學生下次考試照樣會出現類似的錯誤。這時又有家長和一些老師站出來說這些學生就是粗心慣了,一下子改不了。我不這么認為。為什么成績好的學生這方面出錯的少?我認為是這些學生的計算能力差,特別是口算能力差。例如:25+48=口算能力強的學生看一眼就知道等于73,而口算能力差的學生缺要筆算。筆算一方面讓費時間,另一方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負擔越重出錯的概率就越大。
建國后,歷次的教學大綱都強調口算的重要性,指出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例如:1956年小學算術教學大綱中指出: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他可以發展兒童的思維、機智、注意力和記憶力。它是筆算的基礎。因此,發展兒童口算的技巧具有重要的意義。1963年小學算術教學大綱中指出:筆算和口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計算的時候筆算和口算往往結合著運用。1978年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指出:在四則計算中,筆算是重點,口算是筆算的基礎。要使學生先學好20以內口算加減法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要求準確、熟練。2000年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應重視口算,提倡算法多樣化;……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法口算,每分鐘8-10題三位數的加減法,每分鐘2-3題。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什么樣的計算叫口算呢?口算和筆算有什么區別?口算就是不借助計算工具,不用書面表達方式計算過程,依靠記憶,直接通過思維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一般來說,口算和筆算有三方面的區別。(1)形式上的不同。用筆在紙上列出豎式,并寫出計算過程進行計算,這叫筆算。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說出或寫出計算結果,這叫口算。(2)運算方向不同。筆算是由低位到高位,而口算一般是從高位算到低位。(3)思考方法不同。筆算是嚴格按照計算法則進行。而口算則可依據數據的性質和特點,應用不同的思考方法進行。可見,口算能使算法多樣化,促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理解力。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扎實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基礎是沒有辦法學好數學的。空中樓閣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只是一種幻景。一年級學生的口算是最基本的,口算在一年級上冊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因從娃娃抓起。再說一個人的能力和他的思維習慣有很大關聯,一年級正是學科教育的起點,所以我認為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必須從一年級開始。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呢?
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試驗。
一、數形結合,理解算理。
一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差,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我從數一數開始就十分重視直觀教學。課堂上我讓學生借助擺小棒、看圖片、數手指、看實物等建立數感。在學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過程中,我在黑板上用吸鐵石擺,學生在下面擺小棒或鉛筆等,小組玩撲克牌游戲對口令等,學生在看、做、聽、想等活動中理解和掌握了10以內的組成和分解,為10以內的加減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為了能讓學生理解“湊十法”,我引導學生動手擺小棒,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了形,再結合數,從而達到了數形結合。學生在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閉上眼睛在大腦里面想擺小棒從而計算出結果。
形式多樣,強化訓練
根據兒童心理學,學生學習知識是螺旋式上升的。學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訓練。但是單一的口算題枯燥無味,學生練了一段時間之后必能會厭倦。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開展了各種活動。例如:開火車、找朋友、奪紅旗、闖關、送信等。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口算能力。
二、錯誤歸納,對比練習
學生容易把3看成8,把6看成9,把加法做成減法,把減法做成加法。書寫錯誤,書寫不端正,寫完了連自己都不認識。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以下策略。布置學生書寫0、1、2、3、4、5、6、7、8、9和運算符號+、-。要求學生書寫端正,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書寫能力速度明顯提高了。不但寫的端正,而且寫的快。對同一種類型的題目,我不滿足一種解題方法,而是引導學生嘗試多種算法。同時比較各種算法的優缺點。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口算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制定表格,口算量化
學生口算能力的高低應該有一個標準,有了一個標準,學生的奮斗就有了目標,教師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學生的口算能力達到了標準,就把剩下的時間用到其它的方面,學生沒有達標,就應該加強訓練。這樣就不至于盲目的進行提高口算能力。
過一段時間,我班上學生的口算能力明顯提高了。同時還應該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自己班上的特點調整方案。
- 上一篇:語文教學質量思考論文
- 下一篇:自然段教學認識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