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監察工作交流材料
時間:2022-06-20 11:28:00
導語:效能監察工作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開展保持11員先進性學習教育以來,廣大鄉鎮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絕大多數干部樹立了良好的學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不僅自覺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且強化了立足基層、服務群眾的思想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質量,工作效果也較明顯,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的增產增收作出了貢獻。總的來看,鄉鎮干部生活條件艱苦,工作任務繁重,常常有辦不完的事,走不完的路,而且計生等工作任務往往與工資掛鉤,完不成任務就領不到工資,工作壓力相當大,可以說,在鄉鎮工作就是一種奉獻。
但是,由于舊的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制約,機關作風仍然需要進一步轉變;由于歷史、社會的諸多因素影響,在少數鄉鎮干部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班報到型:“上班報個到,隨即無法找”,個別干部到單位、部門報到后,不是安排、計劃一天的工作并付諸實施,而是與同事閑聊一通,胡侃一氣后,借入村工作之機溜之大吉,待領導有事找時,卻不見了蹤影,與村里聯系卻“查無此人”。
——深入“酒層”型:有的干部入村后,不深入實際解決群眾的困難,指導群眾發展生產、發展經濟,只是隨便過問一下村里的工作,稍作“指示”后,便相約幾個村干部或村民猜拳行令,飲酒作樂,且樂此不疲,一兩個小時能處理的公務,卻耽誤一上午甚至一整天,把寶貴的工作時間“溶解”在酒精里。
——推諉扯皮型:有的干部之間、部門領導之間相互協調不好,配合不夠,遇事不是齊心協力解決,而是相互推諉,踢“皮球”,把事情踢到“三不管”地帶,群眾反映的問題久拖不決,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使人反感,容易造成群眾重復訪、越級訪,影響了農村的穩定。
以上種種情況,均與建立高效廉潔的干部隊伍和建設“小政府,多功能,大服務”的要求不相適應,不能維護和實現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此外,有的部門在預算外資金收入方面管理混亂,建立“賬外賬”,私設“小金庫”;有的單位在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等方面存在問題和不足,容易滋生腐敗,既給國家造成損失,又使干部犯錯誤。為了彌補這些不足,就必須建立一種新的工作機制,而這種工作機制就要靠效能監察來幫助建立和督促落實,因此,在鄉鎮開展效能監察就顯得非常必要。
所謂效能監察,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效益而進行的監督檢查,目的是促進監察對象提高行政效能。具體地說,就是監察主體通過依法對監察客體履行職責情況、依法行政情況及其工作效率、效果等進行監督檢查,不斷促進監察客體轉變作風,增強工作責任心,改進管理,與時俱進地提高行政效能。
根據《憲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黨章》等法律法規和黨內條規的有關規定,這里的監察主體,是指鄉黨委、政府各工作部門、社會各界、公民個人等。監察主體有權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監督。
這里的監察客體,是指政府機關、黨群組織、司法機關和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開展好效能監察工作,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施其職”的工作格局,并形成工作合力。為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效能監察工作: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領導重視是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基礎,二、搞好調研,選定項目
執法執紀部門要深入到各單位和行政村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并把調查的重點放在熱點、難點工作的開展和資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結合鄉鎮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需要重點監督檢查的環節,根據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工作需要,進行認真的分析篩選,提出開展效能監察的項目并報經有關領導審核批準,找準開展效能監察的切入點,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如計生工作方面:針對計生“村為主”向“村民自治”轉軌的實際,重點檢查村黨支部、村委會是否敢抓敢管計劃生育工作,包片區領導、包村干部和村計生員是否向農戶宣傳有關方針政策,與村民簽定村民自治的有關合同,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落實好村規民約,通過按合同辦事,靠村規民約管人,充分調動群眾積極參與,互相監督的積極性,象打籃球那樣做到“人盯人”,防止出現計劃外生育。財務管理方面:對于有收費項目的林業、畜牧等部門,看其是否履行職責,按許可收取服務費和罰沒款,并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實行“收支兩條線”。不截留,不挪用經費,不坐收坐支,不私設“小金庫”,保證鄉鎮必要的預算外收入。此外,還可以對綜治辦、派出所、法庭等執法部門公正執法和維護農村穩定的情況,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藥品器械購銷等方面進行效能監察。
三、采取措施,確保實效
為了使效能監察工作順利開展,并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拓寬面上監督渠道:要抓好面上監督,有條件的鄉鎮可設立舉報電話、舉報箱,接受群眾的舉報,發揮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一是民主監督,在各單位、部門和農村聘請老黨員、退休干部、人大代表、黨支部委員等人擔任效能監督員,組織他們開展民主評議、明察暗訪等方式進行監督;二是搞好輿論監督,利用閉路電視、調頻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等方式宣傳效能監察的知識、工作動態,報道效能監察工作中的先進模范人物,并揭露瀆職、失職、濫用職權等違法違紀行為及受到組織處理等情況;三是推行政務公開,把站股長和村干部的選拔、扶貧項目審批、小額貸款發放、證照辦理、執照審驗、救災救濟錢物的發放、執法處罰等內容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讓群眾依法行使知情權和參與權,了解效能監察各個環節的工作,接受群眾監督。
2、抓好定點監察:除了面上監督外,還要在“懶、散、癱”的重點部門建立效能監察點,通過定點監督,不斷總結經驗,搞好以點帶面。效能監察業務部門除了重視群眾舉報外,還要定期深入到監察點去“聽、查、看、測、評”,對監察對象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履行工作職責、工作效率等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從中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組織措施進行處理。
3、實行責任追究:在開展效能監察的過程中,執法執紀部門應協助有關單位和村支兩委抓好建章立制工作,特別要制定好動態的工作崗位責任制,規定各個部門的崗位職責,確定有關人員的工作任務、工作程序、完成工作的時限等,使每項工作由誰去干,怎么干,什么時間完成等都有明確的規定,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并把干部履行工作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直接與干部選拔任用、年度考核、獎懲等掛鉤,千方百計地提高行政效能。
此外,還要按照上級黨委、政府和鄉鎮黨委、政府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關要求,建立失職、瀆職人員的責任追究制度,凡違反規定的,對照該制度進行責任追究,乃至組織處理。做到獎優懲劣、賞罰分明,只有這樣,才能把責任追究制度落到實處,才能進一步提高效能監察的質量和水平,提升干部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4、抓好案件查處:為維護效能監察的權威性,提高震懾力,在效能監察中發現違紀違法的苗頭性問題,應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屬于違紀問題的,由紀檢監察部門按有關程序進行查處;屬于違法問題的,移送司法機關調查處理,真正把效能監察作為檢查工作、調查情況、揭露問題、懲前毖后、完善管理的一個系統工程來抓好抓實。
5、抓好回訪檢查:效能監察工作結束后,應寫出監察報告,提出監察建議,經領導審定后,在鄉鎮主管領導和被監察單位負責人的共同參與和支持下,抓好監察建議的整改落實。
監察室在下達監察建議后的一定時期內,要組織有關人員到被監察單位進行必要的回訪、督促和檢查:一看需要改進、加強和處理的問題是否落實,整改的情況及效果;二看監察建議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需要修改,以便總結經驗,彌補不足。
被監察單位應及時落實監察建議,對無正當理由拒不執行監察建議的,限期完成,并視其情況進行誡免談話或給予適當的組織處理。對于較好地落實監察建議的單位和部門,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使效能監察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效能監察工作應取得的效果
——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各單位、各村要建立崗位責任制,限時辦結(公務)制、效能考評制、失職追究制等制度,進一步規范用制度管人管事。
——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把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在政務公開欄上公布,減少暗箱操作,增強辦理公務的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推進依法治鄉、治村。
——規范資金管理:對具有收費項目和罰沒收入的站股室,其收取現金的票據必須是行政事業性收款收據和其他合法票據,凡出現非正規收據或白條收款的,堅決糾正。所收款項一律存入財政專戶,嚴禁坐收坐支。行政村的各種費用也要存入鄉財政專戶,實行村財鄉管,審核報賬的財務管理制度。
——對干部進行績效管理:對履行工作職責不夠好,又沒有觸犯黨政紀的干部,對其進行效能告誡,誡免教育,敦促其轉變作風,履行好職責,提高工作實績和效能,并將這種措施作為一種制度鞏固下來。
——提高辦事效率:著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紀律松懈、作風散漫等問題,凡存在上上述問題的,追究單位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和相關人員的具體責任,最終做到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限時解答和處理。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對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國家工作人員、村支兩委成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堅持不懈地開展效能監察,切實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才有利于加強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才能促進鄉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才能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上一篇: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幼兒園教育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