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領導開展創優紀實材料

時間:2022-12-03 08:29:00

導語:縣領導開展創優紀實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領導開展創優紀實材料

“創”有標準,“爭”有目標,“干”有載體

浙江省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把建設“科學發展示范點”和“創先爭優活動示范點”結合起來,從基層實際出發實施“八大先鋒工程”,使“創”有標準、“爭”有目標、“干”有載體。

縣委書記張明超說,創先爭優重在干事創業,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把科學發展思路轉化為現實舉措和實際行動,圍繞中心、推動發展;創先爭優重在為民服務,通過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提高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效,改善民生、惠民利民。

地處長三角中心位置,一直是浙江接軌上海的“橋頭堡”。今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提出“建立浙江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是長三角地區唯一被納入區域發展規劃的縣。

面對發展新機遇、新起點的,明確了“打造全面融入上海都市圈的現代新城”的戰略定位,推進經濟社會全面轉型“三個同步”的新路徑,即經濟、社會、管理同步轉型,產業、人口素質、環境同步提升,存量調整、增量調整同步實施。

圍繞謀劃“十二五”發展和全面融入長三角,縣動員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力服務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為了強化科學發展的服務保障,全縣開展“找差距、找瓶頸、找突破”活動,不斷完善科學發展思路,制定助推全面轉型工作計劃書,明確爭創的具體目標任務,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各自的崗位上奮勇爭先。

面對全縣涉及面廣、情況千差萬別的1173個基層黨組織,為了將創先爭優的共性目標和個性要求統一起來,縣將“為民先鋒”作為總載體,按照鎮和街道、村、社區、國有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新社會組織、機關、事業單位等8個領域,各有側重地實施爭做“創業創新先鋒”、“新農村建設先鋒”、“文明和諧先鋒”、“活力增效先鋒”、“轉型發展先鋒”、“誠信服務先鋒”、“廉潔高效先鋒”、“行業崗位先鋒”等八大先鋒工程,并分別制定“八大先鋒”可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標準,使每個黨組織有定位,每個黨員有作為。

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都根據崗位實際,鄭重地作出了創先爭優“先鋒承諾”。10個重點部門和所有9個鎮(街道)的“先鋒承諾”,還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同步直播等形式,向全縣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機關干部有“辦事檔案”,村黨組織書記有“業績檔案”,黨員有“先鋒檔案”,實時記錄踐諾履諾進度和工作業績。

今年以來,發展勢頭看好,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0.26億元,同比增長16.3%,增幅在嘉興全市位居第一。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建立創先爭優長效機制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山東省桓臺縣突出實踐特色,著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轉方式調結構、改善民生、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淄博市委常委、桓臺縣委書記陳勇說:“桓臺像抓學習實踐活動一樣抓好創先爭優活動,目標是建設一個經濟文化可持續發展的示范縣。”

城鄉統籌是縣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桓臺在創先爭優中,將主體功能區劃、產業布局規劃與鎮村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有機統一起來,打破原有鄉鎮行政區劃,把全縣統一規劃為“1個中心4個片區”,明確縣城中心城區為優化開發的文化生活服務區,果里、唐山、馬橋3個片區為重點開發的新型工業主導區,馬踏湖濕地片區為限制開發的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配套完善“生態補償、產業升級、績效考評、領導推進”四項機制,并把3個工業區總收入的10%投入生態保護區。

桓臺縣委把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送實惠作為創先爭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幸福指數”的提升來檢驗工作成效。全縣新增財力的絕大部分用于改善民生。今年以來,全縣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戶集、村收、鎮運、縣集中處理后發電”;輻射全縣農村的50所鄉村少年宮使農村孩子享受到與城區同等的素質教育;12個鄉鎮全部實現鎮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社區有文化中心;自籌資金建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全縣所有60歲以上農民每年均可領到660元養老金,“五保”老人全部實現集中供養。今年1—9月,縣財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資達2.52億元。公務員之家

11月24日,記者在荊家鎮一處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施工現場看到,十幾名工人在管道機、抽水機的協助下,安裝一條長達數十米的管道。據介紹,目前全縣已鋪設自來水主管網255公里,覆蓋254個村,受益人口29萬人。到今年底,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工程將全部完成,可改變過去分散建設、單村供水的方式,徹底解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全縣基層黨組織圍繞帶領群眾致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共確定承諾事項5169件,黨員確定各類承諾事項55930件,目前已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5076件。

10月,桓臺縣委對各鎮辦、各部門單位創先爭優活動進行了一次集中點評。通過點評,幫助基層黨組織找出問題396個,指導制定解決措施513條,目前已解決問題278個。同時,他們還選取部分群眾代表、服務對象代表、企業家代表、“兩代表一委員”等組成群眾監督評議團,分類對黨組織和黨員履諾情況進行測評,群眾滿意度達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