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培訓護理知識教育交流
時間:2022-06-27 03:46:00
導語:護士培訓護理知識教育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時提高護理水平,每位護士應堅持“以人為本”護理理念。使病人得到高質量的服務,從而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給醫院發展引入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護士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礎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最基本的組成局部。病人住院的全過程需要基礎護理服務,一定意義上,基礎護理是衡量護理質量的核心和標準,近年來,由于護患雙方的價值觀、需求觀都在發生變化,病人對醫療服務的需要和期望值越來越高,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開展,進一步提高醫院基礎護理水平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如何提高護士基礎護理水平,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加強護理人員價值觀的教育
使每位護士上崗前均認識到基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好新護士入科教育。樹立基礎護理與專科治療同等重要的意識,摒棄重治療輕護理的思想,其次是通過高年資護士的現身說法,列舉基礎護理促進病人康復的典型案例,激發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的動力和成就感;三是護士長言傳身教,對護理事業執著,對工作負責、熱忱、樹立良好的形象感染護士,通過以上方法,使護士認識到價值觀不能以金錢來衡量,護理工作的目的讓病人早日恢復健康,讓病人感受到實惠,得到病人的認可,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干發生耐久的工作激情。
二、強化護士主動服務意識。
感悟患者住院期間渴望滿足的各種需求,護士要設身處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變主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要我做”為“要做”力爭做到服務于患者開口之前,以患者和家屬方便、放心、滿意作為護理工作目標,協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病人擦澡、洗頭、刮胡子、剪指甲、翻身按摩及各種功能鍛煉,讓患者在病房中得到最細致、周到關懷和照顧,感受到最溫馨的護理服務。
三、加強護士基礎護理技能的培訓
使每個護士規范地掌握各項護理操作,采取不同的培訓形式。學習的內容不只限于基礎護理操作,還拓展到專科護理,溝通技巧,職業禮儀、社會人文科學知識等方面,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隊伍。只有加強護理隊伍人格素質的培養,才會有堅定的人生信念,有了優良的心理素質及良好的行為規范,才干增強護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士對病人溝通的最好橋梁,基礎護理工作是護士觀察病情的重要途徑。護理服務精神的最直接體現。護理人員要站在滿足病人健康需求和學科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基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為病人提供全身心的整體護理。
五、重視培養護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讓護士熟悉各種突發事件的處置順序及方法,認真學習應急風險預案。并通過不定期的演練、模擬及情形訓練加深印象。為提高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護士長每日應參與危重患者的護理,檢查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將護士對危重患者的病情評估情況作為量化考核的內容之一,每周對護士進行提問,或定期進行書面考核。尤其是危重患者的皮膚、治療、管道等情況作為考核的重點,每個月堅持護理查房,提高護士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注重強化護士進行危重患者護理技能及搶救中使用cpr技術、呼吸機、監護儀等護理儀器的操作培訓。
六、合理分工與合理安排
工作緊張性較強,護理工作繁雜。應合理地分工和合理地安排。可了解每位護士的水平和能力,分清主次,輕重緩急,使工作有條有理。同時,使護士得到充沛的休息,從而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工作,有利于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并可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這樣也相對地提高了護士的工作能力。
- 上一篇: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學習感悟
- 下一篇:辦公室的認識與思考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