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作風促發展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18 09:23:00

導語:優化作風促發展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化作風促發展交流材料

優化環境、提升效能、加快發展作為深化干部作風建設活動最大成果,找準活動與當前工作的結合點,以“6個專項治理”為載體扎實推進深化干部作風建設活動,確保了深化作風建設和當前工作“兩促進”。

整體推進狠抓效能建設

全縣各級各部門以解決思想僵化、能力不足、心急浮躁、黨性不強、效能不高等問題為重點,堅持把學、查、改貫穿于始終,針對梳理出的9大類408條意見建議,條件具備的立即整改,條件不具備的創造條件進行整改,目前已銷號整改366條,受理來信來訪及市委整頓辦批轉信訪件6件,回復、辦結6件。開展了第五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形成“流程清楚、權職明晰、要求具體、期限明確、全面公示、投訴暢通、接受監督”的運行機制。推行重大裁量事項集體研究,在工商局、林業局、國稅局、公安局開展了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的試點工作。加快了電子政務建設和“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實行集中辦理、聯審聯辦和首席代表制,政務服務中心進駐部門單位25個,項目393項,部門設置行政許可服務科20個,形成“一窗受理、抄告相關、聯動審批、限時完成、統一回復、責任追究”的審批運行機制。著力深化黨務政務事務公開。全縣576個黨組織中,已有461個黨組織實行黨務公開,設置電子顯示屏90面,公開欄428面,建立網站網頁90個。

集中攻堅專項治理求突破

結合縣情,重點開展了項目攻堅助推、民生問題、建設工地施工環境、中梗阻、違法建設行為、平安建設等6個專項治理活動,有效破解了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在項目攻堅助推專項治理中,建立建全了聯動協調機制、跟蹤督辦服務機制、“全員參與、全民動員”機制和監察督查機制,全縣29個重點項目強勢推進。截止11月底,完成計劃投資4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5%,8個重大前期項目進展順利;其中8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04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9%,2個重大前期項目有序推進。

圍繞群眾切身利益,緊緊抓住“教育、自糾、規范、查處”四個關鍵環節,突出民生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規范、中小學、幼兒園收費和辦學行為,解決教育收費、校園安全等突出問題,高度重視并妥善解決了縣幼兒園紫外線燈灼傷幼兒事件,先后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組織處理;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為重點,推行公立醫院改革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嚴格執行零差率銷售;縣食品藥品監督局共開展9次藥品、保健食品專項檢查,辦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58件,責令整改66件。縣人社局全力做好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工作,共接待涉及農民工工資問題來電來訪100余次,符合受理立案37起,涉及職工1045人,追回勞動報酬682.2萬元,解決群體性突發事件19起。

在“中梗阻”專項整治中,縣委作風整頓辦成立了10個督導組,不間斷對各鎮、各部門、單位行政效能進行明查暗訪和督導檢查,聘通過現場問詢、模擬辦事、全程錄像等方式,開展巡回督導。針對群眾關注度較高的20個重點科室(站、辦、所、隊)及19名科室負責人,進行了集中評議,通報結果,對測評結果后三位的限期整改。縣人口計生局提出“四快”承諾,即咨詢解答快,辦事手續快,聯絡協調快,處理問題快;縣發改局細化工作流程,優化審批程序,提出了“重建項目隨時辦、重點項目督促辦、常規項目限時辦、其他工作抓緊辦”審辦要求。定軍山鎮在陜鋼項目征地拆遷過程中,抽調40余名干部深入一線,采取“5+2,白加黑”的工作方法,深入細致做群眾思想和解釋疏導工作,順利簽頂拆遷協議170份,完成拆遷168戶,拆遷工作高效率、快節奏,被副市長邢天虎贊譽為“深圳速度”。縣安監局主動為和泰油品公司代辦項目申辦手續,不到兩個月,該企業申領到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并于8月29日舉行了開業慶典。該企業負責人感激地說:干部的作風確實太好了!

建設工地施工環境和平安建設專項整治開展以來,該縣共摸排出3批33個具體問題,逐一督辦解決。先后妥善解決了“8.18”縉頤國際星城回族群眾阻工事件、“8.22”漢中鋼鐵集團公司部分職工因安置費等問題集會造成企業停產、“8.29”四川民工討薪等群體性事件。縣公安局成功抓獲阻撓工程施工、敲詐勒索施工隊負責人的上網逃犯王東民,一舉破獲刑事案件2件,治安案件10件;公開銷毀嚴打整治行動中收繳的賭機具187臺。

圍繞規范城鄉建設,開展違法建設行為進行集中整治,依法查處了縣城賈旗路兩側違法建設行為,補辦正式合法手續32戶,臨時手續6戶,對嚴重影響規劃違法建設行為集中整治,公開曝光,依法拆除,遏制違法建設行為的蔓延勢頭。截止目前,共對25名干部分別給予了黨政紀處分、組織處理、警示訓誡,其中立案4人,黨政紀處分4人(含組織處理3人),警示訓誡21人。

積極探索和建立加強效能建設長效機制

全縣行政事業單位普遍推行了“超時默許”、“缺席默認”制度,以政務服務中心為平臺,創新服務方式,推行集中受理協辦、縮短辦理時限、集中咨詢論證、實行聯審會辦、提供重點服務、預約申辦服務、主動服務、“專窗”對接聯動、延伸后續服務九種服務方式,建立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重大項目全程辦理服務”和“企業25天寧靜工作日”等系列制度;組織部、人事局修訂和完善了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實施辦法,出臺了中層科室工作作風考核及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實施競爭上崗、輪崗交流105人,從體制上遏制“中梗阻”現象發生;縣委整教辦把規范干部行為作為專項治理的抓手,列出了發展意識不強、政務不公開、工作紀律渙散、辦事推諉扯皮、執法重罰輕教、濫用權力、野蠻執法等十種行為進行嚴肅整治,出臺了問責規定,對責任人實施批評教育、警示訓誡、通報批評、建議組織處理,責令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在媒體向社會作出公開檢討和整改承諾,初步探索和建立了改進作風、提升效能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