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和諧建設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01 04:53:00
導語:新農村和諧建設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鎮村民小組位于鎮村北部,村寨中心點距公路米。有農戶戶人,耕地畝,其中水田畝。年,被縣委、政府列為縣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由縣人民政府掛鉤指導建設。新農村試點建設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通過縣、鎮、村、組的共同努力,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經濟發展后勁增強,村容村貌整潔,公共管理民主,社會風氣文明。
一、生活環境好
進村公路實現彈石化;入戶道路實現水泥化;自來水入戶進家;建成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農民活動中心,有村民會議室、圖書室、籃球場。村內道路兩側進行了綠化美化建設,群眾積極發展庭院林果,村內林木覆蓋率達到85%以上,整個寨子綠樹成蔭,到處鳥語花香。
二、道德風尚好
新農村試點建設中,加大理想信念宣傳培訓力度,大力倡導“愛黨、愛國、愛家、愛社會、愛集體、愛他人”為主題的團結友愛意識,深入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每季度評比一次,營造文明和諧的生產生活氛圍。目前,試點村共有十星級文明戶25戶,九星級文明戶12戶,八星級文明戶4戶。深入開展“三萬三講”活動,號召群眾開展移風易俗,尊老愛幼、互相幫助、勤儉節約的社會風氣蔚然成風。
三、社會治安好
我們高度重視新型農民素質建設。年,縣直有關部門和鎮政府聯合在試點村開展科技、法律等各類培訓4期,培訓農民300多人次。以加大農業科技知識培訓為主,同步推進經營管理、法律法規、禁毒防艾、公民道德等方面知識培訓,進一步增強全民的法制意識、科技意識,著力塑造有文化素質、有經營能力、有管理水平、有文明素養、有法紀意識的新農民。經常開展學習娛樂活動,振奮村民精神,提高村民素質,全小組10年無刑事治安案件。
四、民主管理好
村民成立了公共事務管理委員會,明確了委員會的職責,制定了村規民約、黨小組活動制度、村民代表議事制度、組務公開制度、活動中心管理制度、飲水工程管理制度、道路管理制度等,建立村規民約、社務公開、政策宣傳欄目。村民小組關于水費收取,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工資等公共事務都由村民討論決定,全面實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既尊重了村民的意愿,又全面發揮村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五、產業發展好
產業發展上突出優勢生態農業,穩定現有水稻、玉米、甘蔗、香料煙產業,依靠科技進步,實施規范化種植,提高單產和質量來增加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同時,依托亞熱帶自然氣候特征明顯的優勢,加大龍眼、荔枝、菠蘿蜜等熱帶名優水果和大棚蔬菜種植面積,大力實施規范化發展。畜牧業上,以開發利用蔗稍和水稻、包谷稈為基礎,進一步壯大牛、豬養殖規模,提高畜牧業增加值,增加群眾收入。年,全組產糧10萬多公斤;種植甘蔗520畝,入榨甘蔗2150噸,實現收入43萬元;種植香料煙90畝,預計產量260擔,可實現收入14萬元;建有果園200多畝,年收入3萬多元;種植大棚蔬菜50多畝,收入達15萬元以上;以豬、牛為主的畜牧業收入超過了10萬元。旅游服務業發展上,依托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產業基礎和硬件設施好四大優勢,以“農家樂”為主要內容,著力拓展二、三產業發展空間,引導更多的農民轉產,進一步擴大非農收入。目前,試點村內有兩戶農戶從事“農家樂”飲食服務,年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實現收入9萬多元。年末,全組經濟總收入達112.3萬元,人均純收入達3045元,比全鎮人均純收入高出891多元。產業發展了,經濟收入多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 上一篇:扶貧辦紀監工作匯報
- 下一篇:果業局工作目標管理考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