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學生學會傾聽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11 11:55:00

導語:使學生學會傾聽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使學生學會傾聽交流材料

善于傾聽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語文課程標準》分階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夠復述大意;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這是小學階段時對如何聽、聽完以后能夠達到什么程度的具體要求。

在平時的課堂上,我們常會看到學生不善于傾聽老師或同學發言的情況。有些同學老師提出問題因為不注意聽,沒有聽清問題,造成回答的與問題沒有關聯;有的同學在沒有聽清他人的發言,以至于一再重復別人的發言;有的甚至在別人發言時數次打斷發言人的思路,“勇敢地”站起來為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效率極其低下。因此讓學生靜下心來“傾聽”,是我們教學的主要任務。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呢?

一、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

傾聽是一種禮貌,認真傾聽是表示對說話者的尊重,也可以體現出一種能力、一種素質。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我們應在和諧的氣氛中滲透,通過舉例讓學生了解,告訴他們在“聽”中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會“聽”才能學得更好。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體會:當自己在發言時,教室里聲音嘈雜,同學們似聽非聽,或根本不聽,你會有什么感受?你一定感到很失望,高漲的積極性一下就跌落。可見,傾聽是多么重要。當然,要讓學生理解傾聽的重要性,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明白,要靠我們老師耐心地引導,利用平時一切可利用的時機,讓學生從體驗中領悟傾聽的重要性。

二、在教學互動中,讓學生明確傾聽的任務

我們的學生為什么不會傾聽?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學互動中,學生“聽”的過程沒有明確具體的任務要完成。這需要教師來做出針對性的引導。在學生的課堂互動中,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提示:

(1)猜想要發言的同學會說些什么。

(2)對對方觀點進行歸納、綜合或抽象。

(3)想想他們的發言有沒有道理,聽了他們的發言,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有了哪些新的想法?”

用這些問題去提醒學生注意傾聽,把別人的發言經過選擇、消化,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實現聽的目標。當然,當然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更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的提醒、督促,長期的指導、訓練。只要長抓不懈,學生的傾聽意識和傾聽興趣一定會增強。

三、樹立傾聽的榜樣,養成傾聽的習慣

1、在學生中樹立認真傾聽的榜樣

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我十分注重在班級中樹立認真傾聽的榜樣。對于班級中能夠傾聽的同學,我時時表揚,評選“順風耳”如:我班的王國強同學上課特別認真傾聽,我就經常表揚說:“今天王國強同學不但專心致志聽老師講,同學們的發言也聽得仔細,當選‘順風耳’”。其他學生就流露出非常羨慕的神情。

2、教師為學生樹立認真傾聽的榜樣

要想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用心傾聽學生的發言,為學生做好榜樣。課堂上學生發言時,教師要能耐心地聽完學生的回答,用非言語信號和言語信號同談話者做積極的信息交流。非言語信號包括:交換眼神、側身傾聽、舉目凝視、含笑點頭等。言語信號可以說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語:“我理解你的話”,“我被你說服了”,“你說得有道理”等。讓學生感受到怎樣才是認真有禮貌的傾聽,這樣學生就會以教師為榜樣,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發言,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傾聽,使課堂上不僅有熱烈的討論和爭論場面,也會有靜靜的傾聽和思考情形。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