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團組織建設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15 10:40:00
導語:鄉鎮團組織建設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團委在團市委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著力深化團組織格局創新工作,不斷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牢牢把握青年成長發展需要,切實找準服務中心、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結合點,組織帶領全鎮廣大團員青年投身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深化團組織格局創新,建好強有力班子
一是黨建帶動。認真貫徹團市委基層黨建帶團建文件精神,積極主動向黨委政府進行匯報,設置黨委班子成員兼任的書記和一名專職副書記,發揮1+1>2的優勢,把團建納入黨建整體格局,通過黨建強力帶動形成基層新格局和新成果,有效實現黨團建設緊密結合。
二是嚴格標準。新選配鄉鎮團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遵循以下標準:確實熱心青年事業,自愿從事團的工作;在特定社會領域具有較高威信,對青年群眾有較大影響;重點從各領域優秀青年中選撥,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納入選人選才視野的既有鎮機關青年能人,也有行業骨干精英;既有轄區內重點學校負責同志,也有“兩新”組織領軍青年。
三是靈活選配。廣泛宣傳,積極發動,充分調動廣大團員青年參與熱情;靈活組織設置,采取編制內與編制外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方式,合理確定班子搭配和委員構成。新選配的9名團委委員中,女委員5名,大學及以上學歷5人,平均年齡29歲。
四是規范程序。班子調整過程中,嚴格按照“政策制定、成立組織機構、宣傳發動、人選推薦、確定正式候選人、民主投票、組織研究、任前考察和公示、正式聘任”的程序,確保公開、公正、公平。
二、完善團組織工作機制,定好規范化格子
一是深化團組織聯系青年機制。完善村級團組織建設,加強團組織工作力量。利用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的契機,在全鎮21個村新選任團支部書記,90%以上為35歲以下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或村重點培養后備干部,既可以依托黨組織更好地開展工作,又可以通過鍛煉為黨組織輸送人才;既可以面向青年群體為黨團組織代言,又可以向黨團組織反映群體訴求,為聯系青年、做好青年群眾工作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全力配合村黨委各項工作,積極服務全村團員青年,定期對團員青年進行教育,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覺悟,密切保持團員與村團委的聯系,拓寬鄉鎮團組織聯系青年的渠道。
二是健全團內工作制度。團鎮委和村團支部根據自身實際,制定和健全團組織的工作制度、團的組織生活制度、團內民主制度,基層團建考核和評比表彰制度等,做到制度上墻,有章可循。團鎮委每月召開一次團支部書記例會,組織一次團日活動,各團支部每季度組織一次團日活動。建立各團支部負責人定期與團員談心、與青年對話制度,充分聽取團員青年的需求和意見,切實從團員青年的意愿出發,謀劃開展團的工作和活動,提高團組織服務團員青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建立團委工作目標考核制度。今年,我鎮將團建工作納入全鎮目標考核總體系中,制定量化考核方法,實施基層團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既包括班子建設、隊伍建設、陣地建設、制度建設、團務管理等基本工作項目,又包含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和基層團組織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的特色工作項目,并具體量化為考核分數。
三、積極開展團組織工作,邁好穩又快步子
一是以推進非公企業團建為重點,提高團組織覆蓋面。通過將企業骨干發展為團員,將團員發展成企業骨干,建立了與企業共贏的新發展模式。指導、協助圣品油脂、長松鋼廠2家企業建立了團組織,依托團組織,積極開展青年活動,活躍企業青年干事創業的氛圍,打造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了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推進了非公企業團建工作。
二是以服務青年創業就業為抓手,實現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新突破。按照團市委“一團一品”項目化管理的要求,以扶持農村青年創業、轉移農村青年勞動力為抓手,努力打造“青春·建功新農村”特色項目,為未就業青年提供各種技能培訓,提高青年就業素質,幫助青年早日走上工作崗位,引導農村青年服務農村穩定、服務農業發展、服務農民增收,切實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1、排查農村青年現狀,掌握動態數據。開展團組織基本信息統計工作的同時,摸排建立起農村青年包括基本信息、職業技能、就業意愿等數據的未就業農村青年信息庫,并組織專人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匯總,根據農村青年的就業意向,分類建成花名冊。
2、針對農村青年需求,分類實施培訓。利用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站組織團員青年收看創業致富節目。積極與“千百萬”活動對接,利用“千百萬”活動在鎮內開展數十場關于棉花種植、生豬養殖、水產養殖等方面的專題講座的機會,及時將培訓信息提供給農村青年,為他們的就業創業提供有效幫助和服務,確保接受培訓的農村青年學有所獲、更好地就業創業。共組織農村青年參加各種專業技術培訓800人次。
3、根據農村青年技能,幫找合適崗位。依托鎮勞動保障人事部門,利用農業信息網,逐步暢通鎮內外就業途徑,搞好用工信息,組織待業農村青年參加在市、鎮舉辦的招聘會。積極與用工需求大的金太源木業有限公司、圣品有限公司、枝江市奧利棉紡有限責任公司等鎮屬規模企業溝通交流,及時掌握企業用工需求,一旦出現崗位空缺,則優先聘用經培訓的農村青年。今年以來,團鎮委共幫助110余名農村青年找到理想工作。
4、服務農村青年就業,及時跟蹤回訪。制訂就業青年回訪機制,每月底組織各村團支部書記對在本地區企業就業的農村青年就業現狀予以核查,及時了解和掌控他們的思想動態。對在本地區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青年,及時組織鎮內農業專家和種養大戶予以上門指導,通過農村致富帶頭人李剛和種養大戶現身說法,在思想上引導,在行動上服務農村青年。
三是以廣泛開展團的活動為載體,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結合三月學雷鋒活動、“五四”紀念日、建黨九十周年等重要節日,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婦女節前夕,組織機關、鎮直單位青年參加植樹活動,義務植樹130棵。組織動員青年參加“十萬青年重走大別山”實踐教育活動,重訪大別山老區革命舊址、重走革命路、重溫入黨入團誓詞,使青年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革命先輩們的輝煌戰斗歷程,進一步增強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感,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開展以"雷鋒精神代代傳"為主題的青年志愿者系列活動,組織志愿者為未成年人開展自護教育和法律宣傳,為福利院老人進行健康檢查,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活動,為留守兒童提供學業輔導和物資幫扶等,受惠青年和群眾達2000余人。同時,深入開展了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召開青年干部座談會,增強青年的敬業意識、責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 上一篇:書記在全市建設推介會發言
- 下一篇:CRM概念下遠程教育學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