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經驗材料

時間:2022-08-21 12:50:00

導語:##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經驗材料

##市位于##省東南部,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城市建成區##平方公里,人口##萬。近年來,我市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大力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城市面貌全面改觀,市民文明素質大為提高,創造了優良的發展環境和人居環境,推進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于##年底獲得“國家衛生城市”殊榮。

一、創建的源起和力量源泉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如其來。##市委、市政府全力組織抗擊,堅決御“非典”于市門、國門之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人民群眾整治環境衛生、預防疾病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民心可用,民力可借。因此,我們在搞好抗擊“非典”各項日常工作的同時,趁勢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綜合整治衛生環境大規模會戰,在短短的兩個月內使城區面貌煥然一新。活動的開展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贊揚,這極大地增強了我們抓好環境衛生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非典”疫情結束后,前來考察的外地投資者都驚訝于##環境的優美、市容的整潔,原本不愿來的來了,可投可不投的投了,而且還把##介紹給親戚、朋友,前來投資的人越來越多,有人甚至將在別處的投資挪到了##,原因是##提供了較別處更衛生、文明的環境。##等100多家國內外企業先后落戶我市,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2003年##市域經濟擠進了全省十強,2003—2004年,招商引資到位金額##億元。這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抓好環境衛生建設,不僅僅是一項改善人居環境、預防疾病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建設經濟環境、招商環境。與此同時,省衛生廳和愛衛辦的領導到我市檢查工作,對我市環境衛生建設成果給予高度的評價,并鼓勵我們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實踐的成果、上級的要求,使我們提高了對愛國衛生工作的認識,良好的衛生環境是招商引資先決條件,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就是發展生產力。

在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列為重點工作,制定了《##市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全面開展創建活動。一方面加強體制機制建設,通過出臺《城市衛生管理辦法》、設立城市協管員、落實“門前五包”等一系列長效措施,對亂貼亂畫、占道經營、流動商販、隨地吐痰、亂倒垃圾、亂扔果皮紙屑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嚴管嚴罰。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投入1420萬元實施了城區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投入1938萬元實施了城區硬化路面建設工程,投入2350萬元實施了城區綠化工程。一系列的整治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使我市街路整潔,環境優美,綠樹成蔭,花草繁茂,并于2004年底順利通過了國家愛衛辦組織的考核驗收。

二、創建的具體做法

1、堅持輿論先行,大力營造創建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和社區宣傳陣地,營造強大的宣傳聲勢,電視臺開辦創衛專欄,及時表揚先進,曝光不文明行為,在廣大群眾中產生強烈反響。又及時開展了“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引導廣大市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增強公共衛生觀念,革除生活陋習,實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過大力宣傳教育,使創建工作家喻戶曉,入腦入心,居民衛生知識知曉率、衛生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90%和85%以上,形成了全民參與,共同建設國家衛生城市的良好氛圍。

2、堅持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改變財政投入的單一模式,通過經營城市、向上爭取、金融支持、義務共建等多種方式,幾年來共籌集市政建設資金7.1億元,以“五化”為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城市面貌。一是凈化。將城區科學分成12個片區,垃圾日產日清,清運率100%;設專職道路管理員,推行“分鐘考核制”,道路衛生達到“五無”標準。二是綠化。采取拆墻見綠、退房建綠、見縫插綠等辦法,使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0%,人居綠地面積達到8.1平方米,并擁有了總占地12萬平方米的##等大型休閑場所。三是硬化。采取向上爭一塊、政府投一塊、單位籌一塊、企業捐一塊的方式,完成外環路建設并改造城區巷道45條,城市道路硬化率達到95%,人行便道全部完成彩磚鋪裝。四是亮化。近兩年通過財政投入和企業自籌相結合的方式,投資近200萬元完成城市臨街30余個單位的燈飾亮化工程,使城市夜景絢麗迷人。五是美化。采取“誰的孩子誰抱走”的方式使城區主次干道兩側建筑全部退出紅線,街道整齊劃一。突出“中歐合壁”特色并對臨街建筑物進行“穿衣戴帽”,塑造出富有鮮明個性的城市風格。

3、堅持綜合治理,大力推進市容市貌改善。以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大力加強城市管理。一是整治“三亂”。出臺《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罰暫行辦法》,通過專項整治清除“三亂”1200多處,處罰制造“三亂”人員121人次,“城市牛皮癬”頑癥得到治理。二是整治農貿市場。通過招商引資建成2座總面積3.8萬平方米的大型商廈,組織320多家露天經營業戶入室經營,解決了原農貿市場的臟亂難題。三是整治占道經營。規范早市、夜市,取締占道經營攤點60余處,并整治臨街門市的經營行為,使占道經營行為得以有效遏制。四是整治交通秩序。投資20余萬元對全市所有道路進行交通劃線,規范車輛行車,同時對機動車亂停、亂行和占路洗車等嚴重交通違章行為進行重點整治,取得良好效果。五是整治庭院樓道。對城區單位、社區庭院全面進行綠化和硬化,對所有樓道、房頂雜物進行清理,全市居民區環境整潔,涌現出10個市級優秀小區和2個示范社區。六是整治“四害”。建立起“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條條保證、各盡其職、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采用化學防制與物理、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科學防治,使“四害”密度均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通過大力整治,使城市環境衛生顯著改善,市容市貌更加整潔,營造了口岸城市整潔、優美、秩序、舒適的文明環境。

4、堅持疾病防控,大力加強衛生防疫。不斷完善應急措施體系、預警信息網絡體系、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設立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統一應急指揮機構。加大衛生設施投入,改造了市醫院傳染科,疾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04年順利通過國家艾滋病預防試點市和全國牙防先進市考核驗收。不斷提高免疫工作質量,兒童“五苗”常規免疫接種率達到95%以上。2000年以來,全市醫療單位法定傳染病報告率大于98%,無甲、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無院內交叉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暴發疫情和死亡事故。

5、堅持保護環境,大力實施生態工程建設。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發展經濟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堅持高污染產業不搞、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危項目不搞、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項目不搞的“三個不搞”措施,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同時,積極開展城區煙塵、噪聲、工業廢水的治理,使城區煙塵控制覆蓋率達到100%,城區二氧化硫低于0.06毫克/標立方米,大氣總懸浮微粒年平均值在0.19毫克/標立方米左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到7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保持在90%以上。

三、在創建活動中構建和諧社會

在創建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的活動中,我們強烈感覺到:環境的改善、經濟的發展、人的文明素質的提高存在著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三者的協調發展和良性互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城市人居環境的改善,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良好的城市環境已成為##的城市品牌和“金名片”,成為##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的助推器和新優勢。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0%、36%和47%,其它各項經濟指標也均呈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0%,工業、農業、對外經貿蓬勃發展,市域經濟步入了提速發展的“快車道”。

隨著市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反哺城市建設與管理的資金不斷增加。僅2004年,城鄉建設全口徑投資就達到2億元,創歷史新高。對環衛設施投入也不斷加大,近年來先后投入100多萬元用于購置環衛車輛、增設果皮箱和垃圾背箱等,今年又投資5800萬元建設垃圾綜合處理廠和4個城區垃圾中轉站。這些投入完成后,將進一步改善城市衛生環境,完善城市功能,而這些改善又能夠繼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

改善環境、發展經濟不是最終的目標,最終的目標是創造一個和諧的人文社會,是提高人的素質。實踐證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是一場“移風易俗的革命”,有力地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使市民素質日益提高,衛生觀念和文明行為全面提升,講衛生、講文明、革除陋習已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和良好風尚,優美的環境陶冶了人的情操,規范了人的言行,培育出了開放、開明、開拓的“##人精神”,“愛我城市、建我家園”理念的深入人心,這又反過來為加快市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而持久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國家衛生城市是衡量一個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性評價體系,我市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過程中使環境建設、經濟發展和人的文明素質三個方面得到了協調發展、融合互動,例證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和促進作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深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是一項動態的、長期的工作,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況且與國內先進地區比較,我們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們將繼續深入持久地做好愛國衛生工作,鞏固和提高“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把##建成一個綠色、和諧、文明、繁榮的現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