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培養創造性閱讀興趣探討

時間:2022-10-30 08:13:00

導語:關于培養創造性閱讀興趣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培養創造性閱讀興趣探討

小學語文的創造性閱讀,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在課文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對作品的體驗和語言的認識,提高思維能力和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善于引導,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的習慣。但是我們的學生習慣了以教師為中心、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教學模式,對創造性學習一時難以適應或對自己缺乏信心。因此,興趣是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推動學生創造性閱讀的一種最實際的動力,它促使學生津津有味地去學習,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很大的滿足。

我在語文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興趣做過以下幾方面的努力:

一、努力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兒童的情感、思維和個性對學生的關系很大,兒童只有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在心境良好的情況下,思維才能活躍,學習才能主動,能力才能培養。反之,如果學生心情壓抑,如負重荷,怎么有興趣,怎么會主動地去閱讀呢?

如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師的表情要自然真摯,常帶笑容。教師對學生微笑,能使學生覺得教師更平易近人,更有魅力。教師的微笑就是與學生進行友好的情感交流。正如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的,“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身上產生的那種高漲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沒有一個學生會喜歡一個一天到晚板著臉孔上課的老師。教師要得到兒童方面的生動活潑的反響,歸根結底還是取決于他自己,取決于他的活動和他對兒童的態度。教師和藹可親的微笑和自然真摯的表情,會給課堂教學帶來輕松愉快的氣氛,會產生積極有益的教學效果。

第二,努力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除了教師本身的魅力外,還要從兒童年齡特點出發,采用多種方法,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比如,經常性的開展競賽,評選活動:最佳提問手、讀后感比賽等,使學生有競爭機制。比如在課堂中創設情境,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閱讀的欲望,使他們進入“最佳閱讀狀態”。

另外,教學中要有幽默,使課堂氣氛輕松,經常有瑯瑯笑聲。

這些都要靠教師主導,善于創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之中,對所讀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主動投入進去,動腦思考問題,感悟課文內容。

教師在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中,使學生產生愉悅感,進一步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體會到創造性閱讀的樂趣。

二、科學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

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以有了初步的閱讀興趣,為了讓他們有更濃厚的興趣,以形成更大的獲取知識的動力,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實現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辨證唯物論闡明了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那么,小學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也是互相聯系的。語文是各科的基礎,可以促使各科的學習,那么,也可以通過各科來促進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尤其是藝術類的課程。

根據漢字漢語的特點,又顧及兒童生理、心理的需求使語文閱讀教學與藝術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學藝術等的欣賞能力,擴大語文閱讀的應用范圍,必將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第一、可以使閱讀課上成圖畫語文課、音樂語文課等。圖畫語文課,顧名思義就是這堂課既有語文課的特點,又有圖畫課的特點。借助圖畫的手法開展閱讀教學,通過圖畫促進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比如古詩閱讀課,先讓學生自學理解古詩,在檢查時,可以說意思,也可以將詩意用圖畫來解釋。音樂語文課也是一樣,用音樂來做教學的線索、做背景、做結尾都成。如上《月光曲》這課,先讓學生猜《月光曲》的旋律,然后通過課文的學習,修改旋律,最后欣賞《月光曲》。如《鳥的天堂》結課時,讓學生寫寫唱唱小鳥的歌。

第二、開展各種類型的語文活動課。活動課在閱讀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講故事、演課本劇、唱自編的歌曲、跳自編的舞蹈,讓四十分鐘活躍起來,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得到啟示,從而感受到創造的愉悅。

語文活動課是使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的最廣闊的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為兒童發揮創造才能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既可以發掘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感情得到升華,對創造性閱讀的興趣油然而生。

三、教學難度適中

良好的教學氛圍,語文學科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創造性閱讀的興趣。但維果茨基認為,兒童身心發展包括兩種水平,一種是“現有發展水平”,另一種是“最近發展區”。我們不能只去順應學生的“現有發展區、水平“,而應立足”最近發展區“,依靠兒童正在成熟的身心機能,使”最近發展區“轉化為高一級的”現有發展水平“。如果教學在原地踏步,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挫傷他們的閱讀興趣;但如果教學遠遠難于學生現有水平,學生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要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興趣,就要使教學難度適中。

首先要精心設計問題,以問激趣。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懸念,所提問題不要求解答,讓學生帶著懸念讀課文,待學生真正讀懂課文后,“懸念”不解自明。設計問題時可多采用一些“彈性設計”,即只提一個問題讓學生展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過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要學生說說“你最感動的是哪一句話,為什么?”這是一個解答范圍較廣。可拓展學生思維的問題,可以給學生以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利。可以引發學生主動參與討論。這樣做,學生確實成了課堂的主人,閱讀的興趣就可以激發。

其次,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想象可以喚起學生對感知體驗的回憶,悟出文章的真諦。如教《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后,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想象:“這篇課文是從志愿軍的角度寫的,是志愿軍向朝鮮親人告別,那么,你可不可以想象一下朝鮮親人向志愿軍戰士告別的情景,在大娘、小金花這、大嫂中任選一人,向志愿軍說說告別的話?”這樣學生在原文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的翅膀,積極動腦,用生動感人的語言向志愿軍說起了告別的話。這是在課文學好之后的延伸環節。我們還可以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因為“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葉圣陶語)根據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的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想象欲。

再次,要設計少而精,有趣味且稍有難度的作業。嚴格控制作業量,減少機械重復的抄寫,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途徑。另外,設計少而精,趣味性強要稍微動腦筋的題目可以適應學生多變的特征,喚起他們對作業的興趣,使創造性閱讀深入一步。

眾多實踐證明:兒童對力所能及又要開動腦筋的問題,一旦有了獨立思考的正確結論時,就會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愉悅。這種情感又反過來激發兒童閱讀的興趣。要盡可能在教學中具有一定的難度,以達到“跳起來摘到桃子”的目的。

把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興趣,啟迪思維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使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