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最大的管理財富
時間:2022-11-05 01:07:00
導語:信任是最大的管理財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最近,由《北京青年報》、《英才》雜志社、新浪網聯合主辦,經專家評委評議與網友推選,評選出了“十位最聚人氣企業(yè)家”和“十位最具價值經理人”。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這些企業(yè)精英大多是從近年來發(fā)展速度最快的金融、IT、家電、醫(yī)藥、房地產、汽車等產業(yè)中選出的。盡管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千差萬別,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信任方面比別人多走了幾步,在取得別人的信任后導致比別人有更多的財富。
信任是資本,也是一種財富。公司治理效率提高的關鍵是信任關系的構建。如何既能賦予經理人足夠的自主權,又能讓經理人為股東的利益服務呢?相關利益者之間信任關系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在剖析東風成功的原因時,東風汽車集團總經理苗圩深有感觸地說:“東風和日產合作,大家把錢拿到一起,共同經營一個企業(yè),首先要建立起一個互相信任。”其次,職業(yè)經理人的信用,即為股東賺錢和增殖資產是職業(yè)經理人職業(yè)道德的基本體現,而不應濫用控制權,更不應“監(jiān)守自盜”。華潤集團總經理寧高寧說得好:“經理人的職業(yè)來自信任和委托,別人的錢財,你來看管,你來點算,這首先要有一種態(tài)度,不要把經理人與所有人搞混了,我們心里先得舒舒服服地把職業(yè)認下來。”最后是老板對經營隊伍的信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用人之道,東軟集團的老板就深信這一點。他指出:“當你充分信任一個人,就讓這個人帶領一支隊伍,給他權力。”
在沃爾瑪,每一個經理人都用上了鐫有“我們信任我們的員工”字樣的鈕扣。在該公司,員工包括最基層的店員都被稱為合伙人,同事之間因信任而進入志同道合的合作境界。最好的主意來自這些合伙人,而把每個創(chuàng)意推向成功的,也是這些受到信任的合伙人。這正是沃爾瑪從一家小公司一舉發(fā)展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連鎖集團的秘訣之一。在軟件大國愛爾蘭,各軟件公司都變控制管理為信任管理,公司對員工更多地提供價值觀的滿足而非單純的薪酬滿足。這兩個例子都啟示我們,要搞好現代企業(yè),必須注重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fā),要把信任作為企業(yè)最好的投資。信任是未來管理文化的核心,代表了先進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
著名的松下集團從來不對員工保守商業(yè)秘密,他們招收新員工的第一天,就對員工進行毫無保留的技術培訓。有人擔心,這樣可能會泄露商業(yè)秘密。松下幸之助卻說,如果為了保守商業(yè)秘密而對員工進行技術封鎖,導致員工在生產過程中不得要領,必然帶來更多的殘次品,加大企業(yè)的生產成本,這樣的負面影響比泄露商業(yè)秘密帶來的損失更大。而對于以腦力勞動為主要方式的企業(yè)如軟件業(yè),其生產根本無法像物質生產那樣被控制起來,信任也是惟一的選擇。相反,如果對員工不信任,就會成為管理中最大的成本。
信任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與心理現象。信任是合作的開始,也是企業(yè)管理的基石。一個不能相互信任的團隊,是一支沒有凝聚力的團隊,是一支沒有戰(zhàn)斗力的團隊。信任,對于一個團隊,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信任能使人處于互相包容、互相幫助的人際氛圍中,易于形成團隊精神以及積極熱情的情感。信任能使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對他人的價值和他人對自己的意義,滿足個人的精神需求。信任能有效地提高合作水平及和諧程度,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盡管信任對于一個團隊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但實際上很多企業(yè)都處于一種內部的信任危機當中。比如,沒有凝聚力、上司在下屬面前沒有威信、人心不穩(wěn)、工作沒有積極性等,企業(yè)尤如處于一個隨時都可能爆發(fā)的火山口上。
年前,著名管理學教授費爾南多·巴托洛梅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沒有人完全信任老板,怎么辦?》,文章發(fā)表于年月號的《哈佛商業(yè)評論》上。巴托洛梅教授在文章中指出:⒈對經理人而言,盡早抓住問題是重要的,而找出會使你頭疼的問題的最好方式,是讓你的下屬告訴你。這取決于坦率與信任,但這兩點都有嚴格的內在的局限性。在需要坦率和信任的時候,大部分人傾向于選擇沉默,自我保護,而權力斗爭也妨礙了坦誠。⒉經理人必須認真培育信任,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增進下屬的信任感。同時要注意對信任培育而言極其關鍵的六個方面:溝通、支持、尊重、公平、可預期性及勝任工作的能力。⒊經理人還必須注意麻煩要出現時所顯露出的蛛絲馬跡,比如信息量減少、士氣低落、模棱兩可的信息、非語言的信號以及外部信號等。必須建立一個以適當地使用、傳播及創(chuàng)造信息為基礎的交流網。今天再讀這篇文章,比照中國企業(yè)的管理實踐,你絲毫感覺不到這已經是十多年前的舊文了。似乎巴托洛梅教授正是為中國目前的企業(yè)所寫。
在我國的企業(yè)管理中,信任常常居次席,發(fā)號施令的經理們僅僅對那些惟命是從的員工予以信任。現在看來,許多老式的管理政策強化了經理和員工之間的不信任,比如“走馬燈”似地更換職業(yè)經理人,要求員工上下班和班中外出時打卡,下班時搜身,提交醫(yī)生字條來證明醫(yī)療情況等。而一些所謂的新管理措施,比如派“職業(yè)偵探”盯哨、用“電子偵探”監(jiān)視員工、招聘錄用時填寫求職擔保書等,無一不是拿信任來冒險,無一不是對信任的褻瀆,試想,在這樣的企業(yè)怎能奢望良好的管理效益?!
《第五代管理》作者查爾斯··薩維奇認為,懷疑和不信任是公司真正的成本之源,它們不是生產成本,卻會影響生產成本;它們不是科研成本,卻會窒息科研的進步;它們不是營銷成本,卻會使市場開拓成本大大增加。作為一個企業(yè),組織成員之間的信任是“和氣生財”、健康發(fā)展的前提,在組織的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其實并不在于外在的環(huán)境,而在于內部的氛圍——員工之間、員工與經理之間、經理與經理之間是“心心相印”,而不是疑神疑鬼。
失去了信任,管理就成了無源之水,就成了無本之木。沒有哪一個經理人希望員工背叛公司,但是員工的忠誠是用信任打造出來的。只有“真心”才能換來誠心,這“真心”就是經理人對員工的信任。信任你的團隊,信任你的員工,是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