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綜合改革 推進生育文明建設
時間:2022-05-24 06:18:00
導語:深化綜合改革 推進生育文明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形勢下,在推進計劃生育的過程中不斷加強生育文明建設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深化綜合改革,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建設,努力實現人口計生事業與新農村建設同步發展,逐步實現生育觀念文明,生育行為文明,生育制度文明,為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建立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核心的利益導向政策體系
依法維護和保障農村育齡群眾合法權益,建立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內在機制。規范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進一步完善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發放和社會監督的“四權分離,整體聯動”的獎勵扶助運行機制。整合部門資源,實施綜合治理,加快建立和完善獎勵、優惠、減免、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體”的利益導向新機制。進一步抓好“三結合”、“少生快富”等示范工程,探索建立長效節育獎試點,為貧困計生戶提供致富信息、技術、項目、物資等多方面服務,并借助實施“幸福工程”、“春蕾計劃”、“希望工程”,協調解決貧困計生戶生產生活和子女上學等困難。改革完善農村獨生子女保健費制度,積極籌建計劃生育獎勵專項資金,依法落實好獨生子女家庭獎勵優惠政策。充分發揮計劃生育政策導向效應,使“少生優生光榮”真正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共識,使人口計生事業真正成為造福于人民的事業。
建立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主導的科普知識傳導體系
進一步加強計劃生育科普知識和優生優育知識教育,圍繞生育、節育、不孕不育、生殖健康,大力推進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預工程。堅持把人口國情和人口理論教育、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法規教育、計劃生育科普知識教育,覆蓋到各級黨委中心學習組,各級黨校、成人學校、人口學校普遍開展人口理論和人口計生國策教育,各級各類學校普遍推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四位一體”媒體宣傳平臺,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新的婚育觀念和生育文化。繼續大力推進新型生育文化品牌建設,結合全省開展的百鎮千村文化工程建設,建設生育文明示范園地。力爭在人口文化長廊、人口文化閱讀場所等方面有新的發展。進一步創新“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建設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為主體的人口計生宣傳文化工作機制。
建立以村民自治為基礎的民主管理制度體系
把計劃生育民主管理、村務公開納入村級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村委會在計劃生育自治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村計劃生育協會的基礎作用以及廣大農村育齡群眾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協會會員的群體優勢和參與、監督的職能,組織和引導群眾實行計劃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提高群眾參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積極性、自覺性,推進基層“三個文明”建設。
建立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服務質量體系
加強縣鄉兩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能力建設,把計劃生育基層服務機構納入公共衛生事業發展規劃,構建以縣站為龍頭、鄉(鎮)中心站為骨干、村服務室為基礎、流動服務車為紐帶的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重點建設好市生殖健康服務中心和14個縣級計劃生育服務站,提高各級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根據功能定位和區劃設置,重點抓好鄉鎮中心服務站硬件和軟件建設,配齊配強醫療設備,切實發揮區域示范和帶動作用;堅持村衛生室和村計生服務室“兩室合一”,不斷改善村計劃生育服務室條件,加強村級計生服務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努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
建立以群眾滿意為標志的目標管理評估體系
以構建和諧的人口環境為總目標,以人口調控和優質服務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志,大膽探索個性化管理、綜合性評估的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評新機制。年度責任目標建立基礎建設指標、機制創新指標和否決指標三大指標體系。創新考核評估方法,形成目標管理與項目管理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評估相結合、與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相適應的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及其考核評估體系。充分發揮考核評估的引導、評估、激勵、警示和獎懲作用。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在日常工作和目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市、縣、鄉三級網絡和WIS系統建設,大力推廣村級信息化建設試點經驗。
完善公共管理服務體系
完善網絡,進一步完善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管理、技術服務和群眾工作“三位一體”的公共管理服務體系,加強農村各級計劃生育干部隊伍特別是鄉、村基層計劃生育干部隊伍和計生協會隊伍建設,全面形成村民自治和村計生協會建設“一體化”的工作格局。堅持標準,配齊配強村級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和組級計劃生育信息員,落實其任務和報酬。保障投入,確保人口和計劃生育人均事業費按省定標準及時足額落實到位,確保免費向實行計劃生育的已婚育齡夫妻提供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確保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經費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對計劃生育家庭獎勵經費的落實,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