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與上的辨證思忖是什么

時間:2022-07-03 03:22:00

導語:對下與上的辨證思忖是什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聆聽過溫總理答中外記者問,再細細閱讀他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深刻感到都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清醒。政府工作報告談成就不回避困難,談收獲不諱言問題,談機遇不忘記挑戰,再三強調‘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還清醒地看到’、‘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

我們的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像中央領導同志那樣始終正視并高度注意克服“逆境易餒、順境易驕”的錯誤思想傾向,就應該辨證思忖好“上”與“下”的關系,切實處理好“上”與“下”的關系。

“下”與“上”,本身就是一對相互比較、相互依存、共存共亡的概念。沒有“下”,就無所謂“上”;反之,沒有“上”,也就談不上“下”。因此,人民日報曾經發表過的一篇記者采寫的報道《吳川,變“上訪”為“下訪”》中所介紹的“吳川經驗”,無疑是一種變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變單向思動為上下互動的地方工作的明智舉措,具體體現出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

筆者思忖,這一明智之舉,起碼符合以下辨證道理:

一是不重視“下”的“上”,是缺乏堅實基礎的“上”。報道稱:“為民解憂,貴在主動。曾以上訪事件多而出名的廣東省吳川市,近幾年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下大力氣轉變作風,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摸民情,聽民意,解民憂,理順了群眾情緒,密切了干群關系,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他們的經驗說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要發揚這種滿腔熱情、積極主動地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辦實事的好作風”。中央領導曾經多次告誡,“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其意是說,基層群眾的情緒,是各級黨政的執政基礎;夯實了這個基礎,順利執政才有了堅實可靠的保證。而夯實“群眾情緒”這個基礎,重在主動為民解憂,“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摸民情,聽民意,解民憂,理順群眾情緒”。人們不難發現,往往群眾中意見最大、情緒最不穩定的地方,究其主要原因,大都因為當地的黨政機關和黨政領導干部眼睛向上、高高在上,只上不下、重上略下、或是表面“下”實質“上”。而這種“上”的結果,必然是失去“根基”(或是“根基”不牢)的動搖或表面的“上”,時時緊張、時時被動,不得不像“救火隊”般地“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按住了這頭兒,又起來那頭兒”。而恰恰是吳川這樣的變“上”為“下”,才牢牢地掌握了主動,“理順了群眾情緒”,使執政基礎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

二是一味地只“上”不“下”,無所謂真實的“上”。椐報道介紹:“地處粵西的吳川,人多地少,曾以上訪事件多而出了名。”而在“堅持了3年8個月的第四十四個領導下訪日,轉變觀念,改進作風,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有效化解了許多社會矛盾”之后,其“社會面貌為之一變”:群眾“有難當面說,有冤當面訴,有理當面講。能解決,當場拍板;一時不能解決,再想辦法。領導下訪不是走過場,而是真心實意為民辦事,來到吳川市采訪,碰到的農民、市民都愉快地說,如今我們說話有人聽了,干活的勁頭也高了?!苯衲昵?個月,該市接待集體上訪*批,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9%,而上訪提建議的占了總上訪量的*%。這些事實究竟說明了什么?就是總書記在中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所指出的:“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這里的‘本’、‘基’、‘源’,說到底就是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畼访裰畼氛?,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诵南虮?,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我們黨*多年的一切奮斗,無論是戰爭年代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無論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憋@然,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所謂“上”才可能真實地具有“上”的意義;否則,將無所謂“上”。

三是在加倍重視“下”的同時,獲得的是關鍵的“上”。從報道可知——4年前,吳川市還處于一種“財政困難,人心渙散,群眾上訪頻繁,干群關系緊張,干部職工的工資不能按時發放,拖欠最長時間達5個半月,還被亮出計劃生育、殯葬改革工作不力兩張‘黃牌’”的狀況。*年,全市群眾信訪量達*批次,成為廣東省問題突出的市縣之一。但變“上”為“下”的*個月來,吳川市四套班子*人次下訪接訪,接待群眾來訪*批,共*人次,處理信訪問題*件,其中已解決*件,其余*件也在處理當中。鄉村道路建設、下崗職工困難、退伍軍人安置、學校亂收費、計生、山林土地糾紛等一個個棘手難題迎刃而解。觀念轉變,作風轉變,社會環境隨之轉變。上訪者少了,投資者多了,經濟發展快了推行下訪制度,既解決了群眾的實際困難,也推動了干部轉變作風,干群關系融洽了,群眾滿意度高了,社會穩定了,經濟發展了。前年,吳川市甩掉了后進縣市的帽子,摘掉了殯改“黃牌”,計生工作也上了新臺階。去年,周邊縣市的一些人到吳川市勸說部分傷殘退伍軍人集體上訪,得到的回答是:“政府對我們已經盡力照顧了,我們沒有理由去上訪?!苯衲昵?季度,吳川市工業增加值*萬元,同比增長*%,高出湛江全市平均水平6.6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萬元,同比增長*%,高出湛江全市平均水平*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出現良好勢頭。去年,湛江市委在吳川召開現場會,推廣了吳川的經驗。由此可見,倍加重視“下”,得到的恰恰正是貨真價實的“上”。

筆者想,正確認識并處理好了“上”與“下”的關系,我們就能像總理那樣深刻領悟“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和屈原“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兩句名詩的含義,在具體的領導實踐中,始終保持一種清醒的頭腦,“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增強憂患意識,看到前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