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社區黨建基礎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時間:2022-07-08 07:58:00

導語:夯實社區黨建基礎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夯實社區黨建基礎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市*區*街道占地*平方公里,總人口*萬。街道工委下轄*社區黨委,*個黨總支,*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名。黨的*召開后,*街道工委立足基層工作實際,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一新的執政理念,不斷探索社區黨建新思路,在執政條件和社會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始終以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為目標,以創新工作機制為抓手,以改進組織形式、活動方式為動力,通過發揮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年至*年,街道工委在全市先后開展起“三個率先”和“三個帶頭”活動,即率先下派區管處級干部擔任社區黨總支書記、率先成立由社區單位黨組織參加的社區黨建議事會、率先為每個社區配備由營團職擔任的社區黨建指導員;帶頭成立社區黨委、帶頭成立社區黨員服務站、帶頭開展舉牌認領扶貧幫困活動。在傳統的縱向組織管理模式基礎上,橫向拓展形成“街道黨工委—社區單位黨組織—社區黨員”的組織網絡,充分調動起社區黨員和社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實踐了“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就有黨組織的活動”的指導思想,進而形成以“四聯”帶活社區黨建議事會、“四助”構建社區黨員服務站、“四強”夯實社區黨建基礎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

一、“四聯”帶活社區黨建議事會

街道工委于*年在模范西路社區帶頭成立了社區黨建議事會,這是全市第一家由社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參加、對社區重大事項平行協商、共同議事的社區黨建議事會,破除了行政級別、隸屬關系的舊框框。之后,全街道廣泛開展起以“四聯”為特色的社區黨建工作,實現工作聯動、資源共享、社區共建,共同筑牢黨的執政基礎。

1、重大任務聯做。社區黨建議事會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下全體黨員共同參政的組織形式在基層的鞏固和延伸。通過每季度或半年的例會,全體社區黨員就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熱烈討論,共商對策。從抗擊非典,到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再到拆除違法搭建專項整治工作,不僅在基層黨員中形成廣泛凝聚力和戰斗力,而且集思廣益,提出了許多好辦法、好建議??箵舴堑淦陂g,各社區及時組織召開黨建議事會,社區黨員們自發組織形成黨員宣傳隊和黨員義務巡邏隊,協助開展防非宣傳和針對疫區來寧人員的調查工作,在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防非戰役中起到了聯絡員、消息樹的作用。

2、公益事業聯辦。圍繞社會性、公益性事業,我們以社區黨建議事會為紐帶,不斷加強黨組織之間協調動作,開放公共資源,在駐地單位黨組織中普遍樹立起“同駐社區、關心社區、服務社區、建設社區”的理念。模范西路社區定淮門3號小區人口密集,基礎條件較為落后,居民對環境的訴求很強烈。社區通過黨建議事會與信息產業部第14研究所協商,對該小區進行了徹底改造出新。如今的定淮門3號小區,已是集健身、娛樂、休閑于一身的現代化小區。對公益事業的共同參與,不僅密切了黨群關系,而且在社區建設中提高了黨的領導地位。

3、“五無”社區聯創和文化活動聯誼。各社區黨建議事會發揮強大凝聚力和號召力的獨特優勢,積極參與創建“無案件、無上訪、無吸毒販毒、無違章、無障礙投資環境”活動中,并簽訂了責任書,依靠社區在職黨員、積極分子力量,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同時,每逢春節、七一、國慶等重大節日,社區同樣利用黨建議事會的獨特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開辟活動場地,滿足社區居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二、“四助”構建社區黨員服務站

黨員服務站是黨員們服務大眾、奉獻社會的前沿陣地。把黨員服務站設到社區,更是增強黨員聚合力,密切黨群關系的重要舉措。從*年11月街道首家社區黨員服務站設立開始,各社區服務站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不論是在職黨員還是社區直管黨員,都被吸納進來,依照“社區為社區黨員服務、社區黨員為社區群眾服務”的宗旨,服務于社區居民。特別是通過“四助”活動,充分體現出基層黨組織的社會關懷和利益協調功能,讓居民群眾切身感受到身邊黨員和黨組織的溫暖。

1、舉牌認領幫助。街道工委在各社區黨員服務站首創了社區黨員舉牌認領幫扶活動。針對孤寡老人、失學兒童等弱勢群體,服務站統一組織和發動社區黨員自主結對幫扶,成為街道“惠民工程”的一大亮點。在今年初的活動中,全街道共資助特困群眾150人,模范西路社區的18名特困群眾中,有11人被駐地單位信息產業部第14研究所的退休黨員認領,有一位老黨員一次就認領幫扶了3名特困人員。

2、社區服務協助。在社區黨員服務站內,結合在職黨員的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又相繼成立了再就業服務組、社區建設議事組、法律援助組、環境整治組和綜合治理服務組等為民服務組織,并制定了《社區黨員服務站工作職責》。各服務組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向社區服務的各層面延伸,包括再就業、法律咨詢、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各個領域,擴大了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在為社區群眾辦實事中體現出黨的生命力。

3、實行資源互助。通過社區黨員服務站的樞紐作用,各社區逐步健全了一套資源共享、結對互助、共駐共建的協調運行機制。各成員單位將社區黨員服務站作為開展自身黨建工作的平臺,把解決社區實際困難當作黨建工作的題內之義。如察哈爾路社區黨員服務站成員單位核工業部272大隊,在得知社區黨員活動用房小、設施缺乏的情況后,主動提供價值10萬元的物資幫助翻建活動用房。江蘇省廣播電視大學原黨委書記孫洪慶是一名駐區黨員,也是*市延安精神研究會的秘書長。他不僅常常深入社區宣傳延安精神,講解革命傳統,而且十分關心社區建設。得知社區活動室缺少設施,他想方設法聯系到一套高檔乒乓球桌,解決了社區居民的室內活動難題。

4、提供資金救助。對社區的特困黨員、特困群眾,黨員服務站更是竭盡所能,通過結對幫扶、“一助一”、“多助一”等形式,使黨員服務站真正成為社區黨員之家和群眾的后盾。今年“七一”期間,回龍橋社區黨員服務站通過結對單位和成員單位,向社區特困黨員、群眾捐款共計12000多元。模范西路社區老黨員王銀鳳退休后獨自生活且行動不便。因女兒遠在國外,老人倍感孤寂。這時,服務站的6名黨員志愿組成一個“互助組”,向對待親人一樣替老人做家務、聊家常,給這位老黨員的晚年帶來了精神慰藉。老人動情地說:“我這一輩子都生活在黨的關懷下,黨員服務站的黨員們比我自己的孩子還親,讓我在晚年更體會到黨組織的溫暖。”

三、“四強”夯實社區黨建基礎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整體執政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基層黨組織健全而充滿活力,黨的整體組織才能堅強有力、朝氣蓬勃。在新形式下,*街道基層黨組織通過強化“四強”建設,不斷整合組織資源,擴大組織優勢,建立健全基層黨建網絡。

1、拓展和強化組織建設。一是加快社區黨總支建設步伐。隨著退休黨員社會化管理進程加快,社區黨組織直管黨員不斷增多。街道工委抓住時機加快黨總支建設,本著“成熟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的建設思路,對超過50人以上的社區黨支部經考核后提升為黨總支。對條件成熟的黨總支,則提升為社區黨委。*年以來,街道10個社區中,已成立了1個社區黨委,8個社區黨總支,并準備于今年再成立一家社區黨委。黨總支和社區黨委建設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黨建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二是逐步推進非公經濟黨組織建設。在非公經濟組織內建立健全黨組織,對于協調利益關系,維護黨的最終領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街道工委圍繞“服務,促進,引導”的管理理念,逐步推進非公經濟黨組織建設,為營造健康,有序,規范的經濟環境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礎和思想組織保證。目前,我們已在5家非公經濟組織中建立了黨組織,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今后,我們仍將圍繞“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就有黨的活動”的原則,利用多種方式推進非公經濟黨組織建設,做到黨建工作不留空白點。三是嘗試在經濟園區和經濟樓宇內籌建黨組織。目前,*地區有兩處大型經濟園區和多幢經濟樓宇,集中了大量非公經濟組織。以經濟園區或經濟樓宇為單位開展黨建工作,可以彌補單一非公企業中黨員人數少,組織關系不穩定的弱點。我們將按照“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重管理”的思路,嘗試在經濟園區或經濟樓宇內建立聯合支部或獨立支部,同時促進黨建工作與工會工作一體化,以黨建工作領導和帶動企業工會工作,從而增強黨在非公經濟組織內的影響力。

2、強化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在新的執政環境下,如何根據黨建工作新特點開拓工作思路,解決實際問題,對黨務工作者尤其是黨組帶頭人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年初街道工委打破常規,在全市率先派出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2名處級領導干部分任兩個社區的黨總支書記。這一舉措收到了良好效果,通過上門走訪、完善規章制度、召開座談會等一系列措施,使黨建工作在社區迅速展開,各項活動有聲有色,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向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方向邁進。

3、強化素質建設。基層黨務工作者直接面對社區群眾,是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力量,不但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還必須具備處理復雜事務的決斷能力、協調能力和動員能力。街道工委除了在基層黨員中選拔優秀黨務工作者外,還加強與駐地部隊黨委的協作共建,為每個社區配備了2名營團職社區黨建指導員,給社區黨員們上黨課,帶領社區黨務干部搞調研,讓社區黨務工作者學到許多新的工作方法,增強了依法執政意識,在社區培養出一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4、強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在橫向聯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下,在職黨員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街道黨工委結合在職黨員職業特點,組建了政策宣講隊、文明社區創建突擊隊、便民利民服務隊、治安志愿者巡邏隊、民事調解法律咨詢服務隊等隊伍,同時還聘請了駐地大學法律系學員到社區擔任社區法律顧問,深入千家萬戶開展服務活動。這些黨員志愿者隊伍的建立,不僅體現出黨員的自身價值,而且用模范行動密切了黨群關系,成為社區建設的一支生力軍和突擊隊。

基層黨組織是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也是黨的執政能力的基礎。把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執政基礎有機地統一起來,已成為對基層黨建工作者的迫切要求。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仍將以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重點,積極探索新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態和黨建管理模式,適應新形勢、新發展,以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切實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夯實群眾基礎,使*街道社區黨組織成為鞏固黨在基層執政地位的一處堅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