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物權法的制定和實施

時間:2022-07-24 06:39:00

導語:如何理解物權法的制定和實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理解物權法的制定和實施

有一部法律,從起草到修改,從征求意見到最后審議通過,跨越了13個春秋,其間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審議,大小修改100多次,并廣泛向社會各界征求了上萬條意見,其時間跨度之長、吸納意見之多、立法決策之慎,堪稱空前。這部法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它終于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以高票通過表決并將付諸實施。

物權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法典的核心內容,對于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息息相關。物權法的制定,不僅是一個博采各方智慧、凝聚全民共識的立法過程,也是一個普及法律知識的過程;不僅是近年來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也是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為什么說制定物權法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

“物權”,這個法律術語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其實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小到一粒紐扣、一個茶杯,大到一棟房屋、一座礦山,這些物都要分你我,定名分,歸主人,如此方可止糾紛,息爭斗,平是非,穩秩序。

所謂物權,是指對物的權利,簡單地說,也就是人們對自己的有形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所擁有的權利。

物權法就是確認物、利用物、保護物的法律,它與規范專利等無形財產的知識產權法、規范財產交易關系的債權法,一同構成了國家基本的財產法律制度。

對物權進行專門的立法,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一般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成文法國家,其民法典上都有物權法編,都規定了完備的所有權制度、用益物權制度和擔保物權制度。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開始實行市場取向的改革,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十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與完善。而物權法正是通過確認市場主體的所有權,保障市場交易順利進行,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重要法律,對于從民法角度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物權法通過明確物的歸屬,發揮定紛止爭的作用。市場交易的實質,就是兩個財產所有權人相互交換其財產所有權。明確了物的歸屬,也就明確了財產所有權的歸屬,這就為合法、平等、有序、規范地進行市場交易活動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物權法通過明確權利人對物享有的權利和對物權的保護,發揮物盡其用的作用。物的占有是靜止的,而通過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可以讓物發揮最大的效用,從而促進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物權法中的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制度正是保障資金、土地等物盡其用的基本規范。此外,也要看到,市場并不是萬能的,市場存在著自發性、滯后性、盲目性。需要政府的職能真正轉換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上來,需要用物權法等法律手段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合理利用公共資源、維護公共利益。因此可以說,由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制度共同構成的物權法,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良好運行和完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為什么說物權法是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法律?

物權法自起草以來,社會熱議不斷,各種不同的觀點相互交織。比如,有人就認為物權法是在強調保護私有財產,是在搞私有化。對此該怎么看呢?

這種觀點顯然是不正確的。物權法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并規定了平等保護的原則。這一原則并非是針對私有財產的特殊保護,而是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各種所有制經濟地位作用的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個體、私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們逐漸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搞純而又純的公有制,必須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支持、鼓勵各種所有制共同發展。黨的十五大明確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六大又強調,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通過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我們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結構不合理所造成的羈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使得各種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出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十五大的上述論斷已經載入憲法,從根本大法的高度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地位。物權法第三條重申了憲法的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薄皣异柟毯桶l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痹诖嘶A上,物權法根據憲法的精神,進一步規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边@一平等保護原則作為物權法的核心,貫穿并體現在整部物權法的始終,細化了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與維護。

根據平等保護的原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所有制經濟形成的市場主體都在統一的市場上運作并發生相互關系,各種市場主體都處于平等地位,不論是國家、集體還是私人,對他們的物權都應當給予平等保護,給予同樣的法律地位,賦予同樣的法律效力,適用同樣的法律規則,在遭受不法侵害時受同樣救濟。這有利于各種所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那種認為“平等保護”公私財產就是向保護私有財產傾斜的觀點,恰恰混淆了不同所有制在現實中的作用與其法律地位的區別。我們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說明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但并不意味著公有制處于主要的法律地位,其他所有制處于次要的法律地位,它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同時,堅持平等保護原則也并不意味著物權法削弱了對國有財產和集體財產的保護。過去我們常聽說一句話,“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個大家拿”。這句俗語反映的就是因歸屬不明確而造成的國有財產、集體財產流失。物權法明確了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行使的主體和內容,并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國有財產、集體財產流失的情況,強調了特別的保護,保障了國有財產、集體財產的保值增值,有助于它們在市場中通過平等競爭實現進一步發展。當然,物權法不是單純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的法律,不能將防止國有財產、集體財產流失的所有任務都讓它來承擔,我國立法機關已經將國有資產法等相關立法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將對國有資產的監督、保護作出更為具體的規定。

根據平等保護原則,物權法也完善了對私有財產的保護。物權法根據憲法對私有財產的范圍和歸屬作了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對私人所有權的保護范圍,體現了對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方針的堅持,對于加強保護非公有制經濟,鼓勵其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為什么說物權法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法律?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廣大人民群眾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創造激情,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也使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創造財富是辛勞的,但如果沒有明確有效的法律來規范、保護,守住財富也并非易事。物權法通過確認和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物權,最大限度地維護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首先,物權法用法律條文的形式對人民群眾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的合法財產進行了確認,并規定了所有權人的排他的權利。人民群眾對自己的物可以充分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各項權利,其他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涉,所有侵犯人民群眾所有權的行為都違反了物權法,責任人無論是國家、集體還是其他個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比如,警察可以在車站、廣場、公路、街道巡邏檢查,但不能隨便進入居民住家,如果要進入,必須得到房主的許可或者持有搜查證,否則就是違法的。

其次,物權法特別強調對人民群眾物權的保護,使人們切實感受到了“無救濟就無權利”這一法律諺語的精髓所在。物權法完善了權利保護的手段,規定侵害物權的,除承擔法律規定的民事責任外,還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明確了對物權歸屬或內容有爭議的可請求確認權利。物權法加強了對農村土地相關權利的保護,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并規定農民土地承包期滿可繼續承包,還確定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制度以及對征收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補償等等。物權法維護了廣大業主的權利,規定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明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后自動續期,還對小區內的車庫、車位的歸屬,業主委員會的職能,業主和物業服務機構的關系等作了規定。物權法還明確了對作為弱勢群體的被征收人、被拆遷人的權利保護,指出征收、拆遷應遵守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并依法足額支付補償費用,針對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征收補償不到位、侵占補償費用的行為,物權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違反規定的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物權法通過確認和保護財產,進一步鼓勵人們去創造更多的財富。有了物權法這一整套對人們合法財產予以確認和保護的完整法律,人民群眾就如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勢必會產生更加強烈的投資信心、置產愿望和創業動力,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

從總體上看,物權法幾乎對人們在民事生活中涉及動產和不動產關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作出了詳細的規定,為廣大人民群眾維護自身權利、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有利于他們自身勞動積極性的進一步發揮,有助于他們創造出更加豐富的物質財富。

如何貫徹實施好物權法?

2007年3月23日,物權法審議通過之后僅一個星期,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了第四十次集體學習,內容就是關于制定和實施物權法的若干問題??倳浽谶@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認真學習全面實施物權法,開創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局面。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制定和實施物權法的重大意義,認真實施好物權法。這次集體學習物權法,充分反映了黨中央對這部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法律的高度重視,為我們學習、貫徹實施好物權法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牢固樹立物權觀念。推行法治,觀念先行。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物權法的認識,充分認識依據憲法和法律對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給予平等保護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依法平等保護和正確行使財產權利的物權觀念,為實施物權法營造廣泛的社會思想基礎。

其次要加強物權法的宣傳和普及工作,要在全社會深入宣傳制定和實施物權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宣傳物權法的立法主旨、基本內容和各項規定,為實施物權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利用實施物權法的有利時機,在全社會廣泛倡導全體公民學法辨是非、知法明榮辱、用法止紛爭,增強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公民意識。

還要抓緊制定修改配套的法律法規,加快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物權法作為民事基本法律,它的有些規定有待于配套法律法規予以貫徹落實,包括抓緊研究制定加強國有財產管理、完善私有財產保護、完善征收征用的法律法規等。同時,要配合物權法的實施,著眼于保障權利、維護秩序、促進競爭,抓緊建立健全民商法律制度,發揮民商法律制度在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

物權法將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和實施物權法,全面落實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的法律要求,正確處理行使國家權力和保障公民權利的關系,充分運用物權法等法律手段提高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水平,增強解決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要依法嚴厲打擊各種侵犯國家、集體和私人財產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規范和拓寬法律服務渠道,公正有效地解決群眾的司法訴求??梢韵胍?,隨著物權法的施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將進一步得到維護和實現,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進一步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