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經營社區中實現社區黨建工作新的突破

時間:2022-07-27 05:32:00

導語:如何在經營社區中實現社區黨建工作新的突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在經營社區中實現社區黨建工作新的突破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基石,加強社區黨建工作,是推進社區建設的關鍵和保證。近年來,我市圍繞國際旅游城建設,一手抓社區硬件建設,先后籌資1200多萬元,新建社區辦公和活動中心11個,建筑面積都在700平方米以上;一手抓隊伍建設,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社區干部,大膽創新黨員管理模式,社區黨建工作水平明顯提高。回顧總結我市社區黨建工作實踐,我感到抓社區黨建關鍵在工作理念上要從“管理社區”向“經營社區”轉變,突出三大創新,力求實現三大突破。

一、創新組織設置,在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上實現新的突破

經營社區,首先要抓好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各類基層組織建設,為社區建設夯實基礎,提供保證。目前黨組織在社區工作中的組織、協調及管理能力比較弱,主要原因是黨組織設置不夠科學、合理。今后,要按照社區黨建社會化的發展要求來調整社區黨組織設置形式。一是建立街道黨工委。將街道黨委改為街道黨工委,作為市委在社區的派出機關,并賦予社區黨組織統一行使領導、組織、指導和協調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的職責,對轄區單位黨組織實行雙重管理。轄區單位評先評優、在職黨員評優樹模、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和新提拔副科級領導干部必須征求社區黨組織意見,不斷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的影響力。二是健全社區黨組織。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城市經濟發展,大量的“單位人”轉向“社會人”,越來越多的離退休黨員、下崗黨員、流動黨員聚集社區。所以,一方面要調整社區黨組織設置,可以在社區建立黨總支,把黨支部建在樓群,黨小組建在樓棟,也可以把支部建在市場、建在商業街、建在工業園區、建在流動人口聚集區;另一方面要理順黨組織關系,要逐步把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離退休黨員和“兩新”組織黨員劃歸社區黨組織管理。三是抓好配套組織建設。要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建立健全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和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等群眾性的組織機構,在社區內部要建立健全共青團、婦女、民兵、工會、關工委、老齡委、人民調解委員會、殘聯等群團組織及社會治安、計劃生育、文化教育、衛生健康等組織,強化社區自治功能,形成社區大黨建格局。

二、創新管理機制,在整合社區資源上實現新的突破

社區組織建立健全后,如何使之正常運轉,充分發揮組織和政治優勢,有效整合社區資源,推進社區建設,這是經營社區的一項重要任務。就目前社區工作的現狀來看,經營社區就是要從改革、創新管理機制入手,整合好以下資源。一是組織資源。通過建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社區黨組織協調制度、轄區單位包掛幫建社區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對轄區黨組織實行雙重管理,充分發揮轄區單位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工作機制。二是黨員資源。要針對社區黨員成份復雜,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實行分類管理,對純居民黨員由社黨支部直接進行管理;對流動黨員、下崗和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黨員、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進行協助管理,并承擔教育、管理、幫助就業和再就業的職責;對離退休黨員由社區支部與原單位黨支部共同管理;對單位在職黨員實行雙重管理,增強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不同層次、不同類別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帶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社區建設。三是信息資源。加快社區信息化建設,是推進城市化、加快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要適應新形勢發展需求,建立社區服務網站,將街道機關、居委會和社區服務中心連接起來,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在網上建立包括家庭、人口、住房信息在內的社區個人信用檔案,強化了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開通社區服務熱線,居民只要撥打熱線就可獲得社區服務,實現社區信息資源共享;街道黨委可設立局域網,各居委會要努力實現辦公自動化。四是管理資源。改變過去以條為主的城市管理方式,建立起以片、塊、點為單位的責任、巡查、協調、保障、考核相結合的屬地包干管理體制,組織街道、社區、行政執法、市容環衛、規劃、公安、交警和轄區單位等十方面實現聯動,加大綜合執法和管理力度,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城市“兩個”文明建設。

三、創新工作內容,在社區服務上實現新的突破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社區黨組織要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構建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社區黨建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經營好社區、服務好群眾為目標,圍繞服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服務,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目前,經營社區,搞好服務,重點要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大投入,加強社區服務中心、社會保障服務站和社區信息中心等服務載體建設,全面開展家政服務、法律援助、醫療保健、下崗再就業、扶貧幫困等服務活動,推行“一門式”服務,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和質量。二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鼓勵外來資本、工商資本進入社區,大力支持居民自辦股份合作服務企業以及下崗職工興辦私營和個體企業,推動社區服務市場化運作,使社區服務向社會化、民營化方向發展。三要從居民反映最為強烈、最為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當前最為迫切的是加強物業管理,要在社區黨工委的領導下,以居委會黨總支(支部)牽頭成立由居委會、物業公司、業委會和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小區協調管理委員會,協調解決在物業管理、住宅小區建設等方面遇到的直接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維護居民合法權益,共同構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