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帶頭人帶富一個村

時間:2022-07-27 06:36:00

導語:選好帶頭人帶富一個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轉*鎮*村地處*市北郊,轄6個村民小組,1個村辦林場,有474戶1741人,耕地面積3785畝,黨員66名,*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869元。近年來,村黨支部以集體富帶動農戶富為目標,按照“鞏固提高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型產業,著力增強集體經濟實力”的工作思路,積極帶領群眾發展棉花制種、日光節能溫室、優質葡萄等產業,短短幾年,把一個后進村建設成為全市文明村。該村連續6年被市上評為“文明村”,1997年村黨支部被省上授予“紅旗黨支部”榮譽稱號,2003年被*市委命名為高標準“五好村”,*年被評為“酒泉市百強村”,*年被評為“*市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集體”。

一、夯實基礎,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前些年,*村班子渙散,遺留問題多,干群關系緊張,在這樣的情況下,致富能人沈忠被推上村支書崗位。上任后,他從加強班子建設做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加強財務政務公開為立足點,以解決遺留問題為出發點,以滿足群眾需要為落腳點,先后制定完善了《村務政務公開制度》、《一事一議制度》、《民主理財制度》、《遺留問題調處制度》、《班子成員職責》等相關制度,明確了職責,規范了管理,透明了村級財務,真正做到了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同時,深化黨員分類管理,結合生產生活實際把全村的黨員劃分為4個黨小組,黨員在本小組范圍內相互監督、交流、學習,調動了他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按照“自愿報崗、競爭上崗、公示明崗、考核評崗”的工作宗旨,村黨支部不斷增強設崗定責活動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設置了四大類12個崗位,全村46名黨員結合自身實際,在各自認領的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培育產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支部一班人通過組織黨員外出學習觀摩、集體出資扶持等措施,積極引導農戶調整產業結構,全村共打建二代日光節能溫室73座,其中僅三組就有42座,全部以種植溫室西瓜而聞名全市,平均畝收入達到了2萬元以上。同時,經過多方努力,使酒泉棉花實驗站投資200多萬元的棉花制種企業——*市原原種棉花加工廠在本村落戶,通過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年全村棉花原原種繁育基地面積擴大到了3000畝,僅此一項,每畝可比普通棉花多收200元,全村人均增收40元。

三、制定措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同時,支部一班人集思廣益,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近年來,采取競標承包經營村磚廠,發包租賃集體土地、林場、房屋,統一經營村上的28眼機井,強化管理,挖掘潛力,增創效益,使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壯大。截止*年底,村集體積累達到102萬元,集體經濟純收入達到48萬元。*年,村黨支部又引進免燒磚廠項目3個,年均為村集體增加收入近萬元。依托堅實的經濟基礎,村支部先后投資173.38萬元,為群眾辦了9件看得見、摸得著、到群眾心坎上的實事和好事:籌資3.2萬元修繕了村小學;爭取資金110萬元完成了全村5.3公里的高低壓線路改造工程;出資1.8萬元為全村農戶安裝了水表;引資11.7萬元硬化了三組、五組兩條全長1.4公里的居民點道路;投資13.6萬元新建了磚混結構全封閉式高標準村委會;投資4萬元為全村6個村民小組的400多戶農戶接通了安全衛生的城市自來水;完成了涉及全村6個村民小組8公里的渠道改造工程和200畝棉花膜下滴灌建設項目;投資28萬元硬化了二、四、六三個組的居民點道路1.4公里;積極籌措資金10800元慰問了村上的老黨員、困難戶66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