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反腐倡廉預警信息溝通協調機制預防腐敗的思考

時間:2022-07-30 10:45:00

導語:建立反腐倡廉預警信息溝通協調機制預防腐敗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立反腐倡廉預警信息溝通協調機制預防腐敗的思考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已經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既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利條件,又決定了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在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違紀違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呈易發多發態勢,而教育不扎實、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得力則是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的要求,目的是強調從根本上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同時,從源頭上解決腐敗問題。強化各機關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與業務科室和同級政府有關單位的信息溝通與協調配合,可為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有力推進反腐敗工作“注重預防”方針的貫徹落實起到積極作用,亦可起到及早發現苗頭性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防患未然,最大限度的降低廣大干部職工政治安全風險。

一、建立靈活預警信息溝通方式,常敲廉政建設預警鐘。

為了及時有效的反腐倡廉預警信息,提醒廣大干部職工掌握有關行風廉政建設信息,防范在先,警鐘常嗚。從三個方面定期不定期強化預警信息的溝通。一是定期溝通。每年年初和年中各召開一次全體人員會議,對預警信息進行總體性溝通。主要學習貫徹國家和省、市、縣重要政策和文件精神,明確年度工作計劃、反腐倡廉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以及階段性工作安排。通報國家、省、市及本部門重點信息,分析本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推廣工作經驗和做法,提出完善相關制度的措施和意見,構建職責明確,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的信息預警網絡體系。二是點題溝通。針對工作中出現的苗頭性問題,紀檢組(監察室)作為協調關系的召集人、聯系人,由召集人或聯系人根據需要臨時組織召開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聽取被點題單位的專題情況說明,分析查找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具體措施,聽取被點題單位整改情況匯報。三是即時溝通。對于突發性、偶發性重要信息,相關單位應口頭(電話)報告紀檢組(監察室)(事后補辦報告手續),根據問題性質、由召集人與相關單位一起及時予以處理,預防事態擴大。

二、暢通預警渠道,突出預警信息針對性。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明天是晴天還是陰天,是刮風還是下雨,總想通過天氣預報提前獲知,好從容地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同樣的道理,一個單位的反腐倡廉工作情況也必須通過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收集,深入分析腐敗行為的類型、手法以及容易發生腐敗的環節,準確的預測一段時間內腐敗問題的走向,以便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治病于初起之時,防患未然,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在實際操作中可從四個方面加以把握:一是即時信息。各類國家行政機關承擔著依法確認市場主體資格、規范市場交易行為,查處經濟違法違章案件的重要職責,時時刻刻同廣大監管服務對象打交道,在履行職能當中突發、偶發的反腐倡廉預警信息機會也就多。二是多發信息。收集整理本單位的,借鑒外單位的歷史案件信息,分析過去一段時間違法違紀案件的基本規律,預測未來發案趨勢。三是反腐倡廉工作落實情況信息。通過紀檢監察的日常督察直接掌握各單位反腐倡廉落實情況,發現存在問題,明確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四是群眾投訴、信訪舉報信息。通過對投訴、信訪舉報信息的分析,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計劃。預警信息的分析是依據歸類整理的信息得出預警結論。本著簡便和實用原則,主要采用五個指標進行分析:①問題暴露頻率度。從部門、崗位腐敗問題出現的頻率,掌握發案趨勢和規律。②問題潛伏預期度。統計腐敗問題發生到發案間距,分析腐敗問題不能及時發現、不能及時處理的主要原因。③問題類別及集中程度。歸類分析違法違紀行為的類別及集中程度,在實際中掌握腐敗問題的高發部位。④人員類別及集中程度。歸類分析違法違紀行為人的類別及集中程度,掌握腐敗問題的高發群體。⑤工作部署及落實力度。一定時期內單位反腐倡廉部署、責任分解、督促檢查等情況,掌握反腐倡廉工作落實力度。預警信息的傳輸是對收集和歸類分析的預警信息、準確、迅速、安全地進行傳遞。為提高傳輸效率,預警信息傳輸方式主要采用會議報告、書面報告、網上傳遞、電話報告、綜合報告等方式。

三、搭建信息平臺,構筑預警機制網絡。

隨著反腐敗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特別是源頭治理工作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工作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信息需求越來越大,紀檢監察機關與各部門、單位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加強預防腐敗信息的相互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各部門的紀檢監察可與同級黨委、政府的紀委、檢察院、公安局、信訪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預警信息的溝通,拓寬預警視野,及時收集反腐倡廉信息,達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對可能預見的苗頭性問題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糾正錯誤,防患未然。

四、四項預防舉措,常繃廉潔從政之弦。

正確處理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才能保障各類行政機關在履行監管執法職責中心系群眾、服務人民、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收到預警信息結果處理當中紀檢監察部門根據收集和掌握的反腐倡廉預警信息,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等紀律法規和有關政策,下發《反腐倡廉預警通知書》,依據具體情況,對預警信息涉及的人和事,分別采取警示提醒、誡勉談話、責令糾錯、監察建議等措施。一是警示提醒立足于事前防范,主要針對群眾有舉報,重大決策、重點工程項目、重要人事任免、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等有可能出現不廉潔行為進行提醒。二是誡勉談話立足于動態監督,主要針對廉潔從政、道德品質、工作作風方面的苗頭性問題,不正之風和不廉潔行為,一般性工作決策失誤和工作偏差等進行糾偏。三是責令糾錯立足于教育保護挽救,主要針對黨員干部輕微違規違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措施不力,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進行糾錯。四是監察建議立足于改正錯誤,主要針對違反法律、法規以及上級的決定、命令,已給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采取補救措施,責令進行改正。

五、建立基本制度,確保預警工作正常化。

強有力的制度是反腐倡廉預警工作取得實效的保障措施。一是預警信息定期報告制度。機關各部門要認真填寫《反腐倡廉頂警信息報告表》,提供本單位近期重要工作事項。二是預警信息定期通報制度。編發《預警通報》,指導各單位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對帶有普遍性的突出問題,編發《預警信息送閱件》,為領導決策提供相關依據。三是協調配合制度。明確各部門責任分工以及協調配合等具體要求。四是督促檢查制度。通過不定期的督察,明查暗訪,掌握本單位反腐倡廉工作現狀,對發現問題提出工作建議。五是預警信息資料庫。對預警信息分類歸檔,為下一步工作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