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城區豬肉市場價格情況分析及對策

時間:2022-07-31 05:19:00

導語:市中心城區豬肉市場價格情況分析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中心城區豬肉市場價格情況分析及對策

豬肉是居民日常生活消費中的必需品,豬肉價格是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年以來,吉安市中心城區豬肉零售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居民對此反映非常強烈。近期我們對中心城區豬肉價格市場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中心城區豬肉市場價格中存在的問題

(一)豬肉零售價格居高不下

今年以來,吉安市生豬收購價格一度偏低,而豬肉批發價格尤其是零售價格卻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據監測,今年1-10月份,生豬(按每頭200斤計)市場平均每斤收購價格分別為4.00元、4.00元、3.80元、3.60元、3.30元、3.20元、3.50元、3.90元、4.80元、4.50元;去骨精肉平均每斤零售價格分別為9.80元、9.80元、9.00元、9.00元、9.00元、9.00元、9.80元、9.80元、10.00元、10.00元。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生豬收購價格一直徘徊在4元左右,零售價格一直徘徊在9.80元左右,當生豬收購價格在3-7月份一路下跌的時候,零售價格一直保持在9.00元以上。

(二)批發行、零售商結成利益聯盟,形成壟斷價格

組建批發行,初衷是要組織豬源保障市場豬肉供給。由于批發環節利潤大,這塊利潤由各批發行共同瓜分。隨著時間推移,有些批發行老板做起了甩手老板,自己不親自去組織豬源而是分包下去,甚至形成了幾級分包,增加了生豬銷售成本。批發行和零售商共同形成利益聯盟,壟斷了市場價格。

目前吉安市中心城區零售商有150多戶,分散在城區二十多個農貿市場,這些商販多為家族式經營,不管批發價格多少,他們暗自實行價格聯盟,市場零售價格自然很難下降。

(三)批零環節利潤偏大

1、批發環節

今年1-10月生豬收購價為3.00-4.90元/斤,批發價為5.20-6.80元/斤,宰殺后的出肉率(包括下雜)可達82%左右,剔除下雜可達70%。以一頭生豬為例,其收購價為3.50元/斤,批發價按6.00元/斤計算,則批發商獲利率可達20%,但在實際買賣過程中,有些批發商獲利可達25%以上。

2.零售環節

以9月20日在生豬定點屠宰場批發現場隨機抽取帶皮白條肉剖析為例:抽取品種為正宗三元生豬,生豬產地為吉安市新干縣,抽取半頭生豬,凈重85.80斤,當批發價格為5.20元/斤,則其批發成本為446.16元。

(1)零售環節如果按價格部門建議價格來計算,數據如下:

①槽頭肉:2.90斤×2.00元/斤=5.80元

②腳包:2.80斤×5.00元/斤=14.00元

③排骨:10.80斤×7.00元/斤=75.60元

④五花肉:7.30斤×5.00元/斤=36.50元

⑤一刀下:(前腿):27.20斤×5.80元/斤=157.76元

⑥精肉:26.00斤×7.00元/斤=182.00元

⑦筒子骨:4.80斤×5.50元/斤=26.40元

⑧肥肉:4.00斤×2.00元/斤=8.00元

⑨加上肚子、口條或者腰子、肝的盈利8.00元。

以上合計總數為514.06元,則可獲取利潤為514.06元(收入)-446.16元(成本)=67.90元。

(2)如果按當天市場零售價格來計算,則數據為:

①槽頭肉:2.90斤×2.00元/斤=5.80元

②腳包:2.80斤×5.00元/斤=14.00元

③排骨:10.80斤×8.50元/斤=91.80元

④五花肉:7.30斤×5.00元/斤=36.50元

⑤一刀下:(前腿):27.20元×7.00元/斤=190.40元

⑥精肉:26.00斤×8.50元/斤=221.00元

⑦筒子骨:4.80斤×5.50元/斤=26.90元

⑧肥肉:4.00斤×2.00元/斤=8.00元

⑨加上肚子、口條或者腰子、肝的盈利20元。

以上合計總數為593.90元,則可獲取利潤為593.90元(收入)-446.20元(成本)=147.70元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價格部門所建議的零售價經營賺取的利潤比較合理,由零售商自主定價所賺取的利潤則偏高,其利潤要比按建議零售價格銷售要多出79.80元。也就是說,無論生豬市場收購價格怎么變化,批發商和零售商都能賺取較高的利潤,而養豬戶幾乎是微利甚至虧本。

二、政策建議

(一)由政府牽頭,組建由商業、工商、公安、物價、農業、技術監督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明確職責,落實責任。

(二)允許屠宰商、販運戶直接參與生豬收購、批發、銷售,引導生豬養殖大戶直接參與定點屠宰、批發,減少中間環節。允許養殖戶在集貿市場設立直銷攤位,這樣既可以增加養豬戶的收入,又能使豬肉市場得到充分競爭,平抑市場肉價。

(三)適當減免或取消定點屠宰中的各項收費,減輕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負擔,讓利于民。

(四)加強價格監管。有關職能部門應聯手采取經常性和突擊性整治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從源頭上打擊私屠亂宰、欺行霸市、價格欺詐、短斤少兩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