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隊伍建設思考

時間:2022-08-28 04:15:00

導語:公務員隊伍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隊伍建設思考

近年來,我市將公務員隊伍建設作為人才強市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公務員執政能力為重點,以貫徹《公務員法》(原《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為主線,不斷健全完善公務員管理各項制度,嚴格規范管理,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夠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充滿生機與活力、勤政務實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公務員法出臺后,如何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規范公務員隊伍管理,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組織人事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近年來全市公務員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

(一)“凡進必考”得到堅持。國家推行公務員管理制度至今,我市在公務員“進口”上,一直嚴把入口關,杜絕了違反規定進入公務員隊伍的現象。在堅持“凡進必考”工作過程中,我市不斷探索創新和總結經驗,積累了一套成熟的做法。自2000年以來,我市共組織市縣鄉三級機關公務員考錄15次,考錄職位2321個,參考人員達18800余人次。通過嚴格堅持“凡進必考”,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我市公務員隊伍的年齡、文化結構,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也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公務員制度建設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而且還大大地提升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公平公正、唯才是舉的良好形象。

(二)整體素質逐步提高。全市公務員隊伍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明顯改善。從學歷上看,我市公務員隊伍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從1993年的46.1%提高到現在的82.3%,高學歷、高素質人員大幅度增加;從年齡上看,青、中、老年公務員分別占公務員總人數的30.9%、41.1%、28%,45歲以下的中青年公務員占到公務員總人數的72%,年齡結構總體上更加趨于合理;從知識結構上看,通過開展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培訓、公務員初任培訓、崗位知識更新培訓、專業知識培訓等各種形式的培訓,有針對性的對公務員進行政治理論知識、法律知識、現代行政管理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等的補充和加強,全市公務員知識更加全面,能力進一步提升,綜合素質顯著增強。

(三)選拔機制日益完善。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定》和《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目前我市已在全市范圍內推行中層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制度,競爭上崗成為公務員選拔任用的重要方式。通過開展競爭上崗,不僅使一大批優秀的年輕公務員走上了領導崗位,而且在全市公務員隊伍中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意識,增強了整個公務員隊伍的活力。

(四)管理制度不斷規范。《公務員法》出臺之前,我市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結合公務員管理工作實際,先后就公務員錄用、考核、培訓、輪崗、回避、獎勵、紀律、辭職辭退等制定出臺了若干對全市公務員隊伍建設具有指導性意義的規范性文件,并在公務員管理過程中,不斷根據新的情況對原有的制度進行調整,逐步健全完善了公務員管理各項制度。

二、全市公務員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在公務員隊伍建設工作過程中,在多方面開展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公務員隊伍作風建設亟待加強。我市近年來通過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和機關作風集中教育整頓活動,整個公務員隊伍作風得到明顯好轉,但是個別地方個別部門仍然存在工作作風渙散等問題。個別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不按制度辦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有些機關公務員存在著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追求安逸、不圖創新等思想;一些部門思想觀念陳舊,工作方式方法呆板,服務意識不強、質量不高,在工作中重管理輕服務,存在著服務不到位、管理錯位和執法越位等問題,這些問題成為了全市投資環境改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瓶頸”,嚴重制約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二是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我市公務員隊伍中大專以上高學歷人員雖然為數不少,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是參加工作后脫產、半脫產進修獲得學歷的,部分人員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經濟政策和管理知識掌握不夠充分;部分公務員存在業務不夠精通、工作效率偏低、創新能力不夠強的問題,存在不依法行政、服務不夠周到、服務態度生硬、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

三是公務員隊伍考核機制亟待完善。現行公務員考核制度對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進行了定性考核,在激勵和引導廣大公務員愛崗敬業、履行職責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對個人工作業績的評價沒有與單位的業績結合起來,對個人工作態度的評價沒有與服務對象的評議結合起來,致使評價標準不明確,考核差距不明顯,有的單位還出現評優秀輪流坐莊、“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等級”等現象,致使考核不能很好地發揮鼓勵先進、督促后進的作用。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公務員隊伍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全面進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調全面發展,整體推進,同時要重點在思想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和制度建設方面下功夫,狠抓貫徹落實,嚴格規范管理,努力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勤政廉潔、務實為民的公務員隊伍。

(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全市公務員隊伍思想作風建設。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學習。要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努力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公務員,用現代科學知識充實公務員,不斷更新公務員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提高公務員的政治鑒別力、學習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二是要進一步改進作風。通過廣泛開展行風(機關作風)評議活動,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改進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創造一流的服務水平;通過繼續深入開展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激勵廣大公務員奮發有為,大力培育“公務員精神”。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不斷改進和完善政務公開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責任追究制、滿意率評價制、末位淘汰制等監督約束機制,開展經常性的黨風廉政教育,確立從政行為準則,筑牢反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二)以提高五種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公務員隊伍能力建設。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是黨中央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審時度勢作出的科學決策。要根據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部署,以提高五種能力為重點,立足本市實際大力開展公務員培訓和實踐鍛煉工作,通過開展富有成效的培訓和鍛煉工作,不斷提高全市公務員隊伍促進發展、推動改革、維護穩定的本領,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本領,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本領,提高善于學習、善于調查研究、善于自主創新的本領。

(三)以建立健全機制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公務員管理制度建設。

一是繼續堅持“凡進必考”制度。要創新考試內容和方法,注重選拔能力比較全面的人才,確保新錄用公務員的基本能力和素質,進一步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要擴大公務員選拔錄用的視野,進一步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吸收更多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到鄉鎮機關工作,市縣兩級機關補充公務員可從到農村基層鍛煉期滿的大學畢業生中優先考錄。

二是推進和規范競爭上崗制度。競爭上崗是激發公務員活力,推進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方法。要繼續嚴格執行競爭上崗制度,加強對競爭上崗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監督,全面推行各單位中層領導職位競爭上崗。通過競爭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充分調動廣大公務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努力進取,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

三是強化公務員任免制度。健全和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的科學機制,創新公務員任用制度,積極推行任期制、試用期制,大力推行任前公示制度、考察預告制度、誡勉談話制度,探索降職、免職的具體實施辦法,認真貫徹執行公務員個人申請辭職、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等制度,在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的前提下,落實黨員和群眾對公務員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四是改進和完善國家公務員考核辦法。探索建立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把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結合起來,把年終考核與平時考核結合起來,把個人業績與單位業績考核結合起來,把本單位的民主測評與服務對象的評議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考核內容,改進考核方法,優化考核程序,規范考核結果的評定和使用,建立起兼具系統性、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公務員考核制度,通過制定和實施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考核的用人導向作用,激勵廣大公務員想事業、干事業、努力干成事業的決心和干勁。

五是落實培訓教育制度。公務員的培訓是保證和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要進一步加大培訓投入,強化培訓保障,完善培訓體制,整合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機制,按照分級分類培訓的原則,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對全市公務員進行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通過開展高質量、高水準的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挖掘公務員潛能,提高全市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