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黨建思考

時間:2022-09-05 06:02:00

導語:經濟黨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黨建思考

**縣經濟發展黨委

非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企業黨組織要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如何加強企業黨建工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是我們新時期黨建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現結合我縣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黨建工作的狀況,就此問題作一些初淺的探討。

一、我縣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狀況

隨著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非公有制經濟在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年底,全縣共有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2598戶,從業人員1.5萬余人,黨員65人。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生產總值3.21億元,工業產值7916萬元,營業收入3.12億元,利稅1110萬元。從總體上看,企業規模小,發展緩慢,組建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占企業總數的比例非常少,黨員發展也比較緩慢。從而在一定意義上使企業管理粗放,經營水平低,企業文化的發展提高沒有凝聚力,導致企業只能在較低的階段自我發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一)黨組織組建率偏低和黨員數量偏少。這是我縣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黨建工作的首要問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有些業主認識不到位,怕黨組織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企業的發展;怕難處理與黨組織負責人的關系,麻煩多等等,因而對設置黨組織存有排斥和戒備心理,不愿在自己的企業中建立黨組織。另一方面,民營企業“小、散、雜”的特點,也給組建黨組織帶來一定難度,造成“有企業無黨員”和“有黨員無組織”現象的出現。再有,民營企業從業人員成分比較復雜,且流動性較大,給發展黨員工作帶來諸多的不便。

(二)黨組織的地位得不到有效保證,開展活動比較困難。由于非公有制企業具有高度的自主權和獨立性,黨組織作用的發揮往往取決于業主的態度。業主是黨員或黨的意識較強的,黨組織的作用就比較容易發揮,反之,黨組織的作用就被忽視,自然引導和監督也起不到較大作用。開展組織活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從客觀上來看,主要是缺少活動經費、場所和時間。有的業主認為,黨組織活動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因而不愿提供經費,更不贊成占用生產經營時間開展黨的活動。從主觀上來看,有的黨組織雖然開展活動,但形式單一、呆板、且內容枯燥,缺乏吸引力,起不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三)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不到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理想。一方面,由于一些非公有制企業未建立黨組織,使一些黨員不能及時接轉組織關系,不能過正常的組織生活。另一方面,少數黨員自己不愿意轉接組織關系,主要是怕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干不長,存有臨時觀點,組織關系轉進轉出嫌麻煩;還有個別黨員害怕受黨組織的約束,怕開會學習占用經營時間,有意不接轉組織關系。造成部分黨員作用發揮不理想的原因為:一是理想信念淡薄,黨員意識不強;二是雇傭思想嚴重,單純為打工掙錢,不愿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三是部分黨組織缺乏有效的工作機制,管理和措施不力等。

三、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增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隨著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國有經濟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實施民營化進程逐步加快,多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進一步快速發展和擴張,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職工轉移到非公有制企業中就業。如果不及時在這些企業中建立黨組織,黨的各種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中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企業的發展壯大就很難跟上時代的步伐,未來的發展空間就比較狹窄,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就會走彎路,發展緩慢。

(二)準確把握內涵,明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應當是黨在企業中的戰斗堡壘,是職工群眾的政治核心。必須堅持“引導不主導,參與不干預,協調不強制,監督不包攬”的原則,發揮好五個作用:一是推動促進,參與參謀作用。對關系國家、企業職工利益問題和關系企業發展方向問題以及生產經營中的重大問題,黨組織要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的正確決策提供有力的保證。二是自律自強,示范帶頭作用。鼓勵和組織廣大黨員在本職崗位和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挑重擔,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三是團結凝聚作用。黨組織要密切聯系廣大員工,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不斷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內在發展力,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生產力。四是協調維權作用。黨組織要引導企業主與員工建立新型關系,尊重員工的勞動創造,正確處理勞資矛盾,維護多方合法權益。五是宣傳引導、監督作用。引導監督業主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的利益關系,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這五個方面的作用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也是黨組織作用發揮從易到難的五個階段。我們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提出發揮黨組織的階段性任務,避免一刀切。

(三)改革設置模式,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組建率。

要堅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與黨組織建設同步考慮、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根據非公有制企業的不同特點,采取靈活的組建方式,在要求、模式、進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做到“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組建一個,鞏固一個”。一是成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或黨總支,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指導;二是對有3名以上黨員,各方面條件具備的,可單獨建立黨組織;三是對黨員人數不足3人的,可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連的原則,打破條件界限,聯合建立黨組織;四是對規模較小,黨員數量少,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可將黨員的組織關系掛靠在民營經濟服務中心、鄉鎮等單位的黨組織。同時要切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改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領域黨的力量薄弱的狀況。要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進廣大職工對黨的認識,激發他們的政治熱情,努力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先進分子凝聚到黨組織的周圍,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的作用,多渠道發現、推薦入黨積極分子。

(四)加強制度建設,推進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是抓好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黨建工作的根本保證。要本著簡便易行、實際管用、便于操作的原則,切實加強制度建設,重點健全完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職責、任務,組織生活方式方法,黨員發展教育、管理,黨建工作責任制等制度,為黨組織更好地開展工作和發揮作用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抓好制度建設。黨組織要發揮協調作用,爭取業主支持,建好黨員活動室,保證黨組織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制度,有活動經費。二是要建立黨建例會制度。黨組織每季度要適時召開一次黨建工作例會。要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定本季度黨建工作計劃,明確活動的內容、方式、方法及時間安排等。同時要把黨建工作計劃下發各個業主和廣大黨員。三是建立黨員活動日制度。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每月適當抽出一些時間,組織廣大黨員過一次組織生活。活動的內容要重點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積極獻言獻策,為企業的健康發展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五)創新活動方式,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創造力。

一是因地制宜開展活動創特色。要緊密結合非公有制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組織廣大黨員因企制宜,因崗制宜,圍繞技術革新、新產品開發、降低成本、挖潛改造,開拓市場等方面內涵豐富的實踐活動,以增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充分發揮黨員作用樹形象。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要根據所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特點,設置黨員活動載體,明確黨員職責,積極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創效益”等活動,組織黨員學習政治理論,科技管理知識,帶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做吃苦耐勞,敢于奉獻的模范;團結職工,互幫互助的模范;遵紀守法,維護穩定的模范;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模范,在規范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骨干帶頭作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