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創學習型思考

時間:2022-09-06 04:14:00

導語:國稅創學習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稅創學習型思考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企業管理學術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學習型組織的熱潮。同樣,在我國,2000年5月,同志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社會”的號召。那么,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讓學習型組織在基層國稅機關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同時創建學習型組織對于政府機關究竟意義何在,近期筆者對南京市國稅局玄武分局學習型組織的創建工作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

一、創建學習型組織是基層稅務機關打造新型團隊的必然選擇

應該說,這幾年國稅機關在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認真分析干部隊伍現狀,尤其是在基層國稅機關,仍存在三個不適應,即干部年齡結構老化、知識結構陳舊與創新發展的要求不適應,征管力量相對不足與稅收征管改革的任務不配比,傳統的管理模式與信息時代的發展不協調,具體表現在干部思維單一、技能單一,缺乏不斷發展,自我超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團隊之間各自為政,獨立作戰,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和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協作氛圍;組織創新和發展的動力不足,缺乏一個有效的自我修正、自我推進的機制。而各類成功的實踐案例證明,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學習型組織。因為只有通過五項修煉,才能培養和塑造良好的精神境界和心智模式;才能實現從制度管理到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超越的轉變,激發創新發展的熱情和活力;才能將學習、工作緊密結合,讓每個人通過學習,獲得重新創造自我、創造未來的能量;才能將個人的發展與團隊的發展、組織的發展真正融為一體,全面提升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競爭力,推動國稅工作不斷躍上新的臺階。因此,實施“創建學習型組織”戰略工程,建立一個組織扁平化、組織管理人性化、組織成員具有共同目標、彌漫濃厚學習氛圍、各項工作不斷創新、能持續發展的學習型分局,不僅是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觀要求,也是適應征管改革發展、應對知識經濟和新科技革命挑戰的迫切需要,更是解決問題,實現“爭先進位,跨越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基層稅務機關創建學習型組織可從“三個三”入手

今年玄武分局作為全市點名受邀的三家單位之一,在南京市總工會舉辦的全市學習型組織理論研討會上,面向全市上百家單位作了經驗介紹,受到了與會專家、領導和同志們的肯定。從玄武分局的實踐看,基層稅務機關創建學習型組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開展三大活動,改善心智模式。創建前期,玄武分局感到只有讓每一個組織成員真正從思想上深刻認識提升學習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具有架構創建學習型組織的良好思想基礎。為此,分局為干部購買了《學習型組織創建》、《第五項修煉》、《學會選擇、學會放棄》等相關書籍,編發寓言故事集,因地制宜地開辟了自助學習室,添置了上網設備和報刊書籍,并適時開展了三大活動:一是“四個如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走出去到工廠企業、社區、貧困點開展思想教育活動,請專家教授、紀檢監察領導為干部進行多層面的輔導講課,引導干部如何認識文明、責任、組織、待遇,如何做人、做事、做官、執法,如何提升品德修養、業務素質、執法水平、團隊精神,理順情緒,激發斗志,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二是開展深度會談活動。努力做到“四必談”,即干部為分局爭得榮譽時、發現干部遇到生活困難時、工作出現失誤時、廉潔自律方面出現苗頭性問題時必談。使大家無設防、無等級地自由輸出自己的想法,輸入別人的思想,認清我們到底缺什么,該補什么,培養質疑和協作精神;三是開展個人愿景、團隊愿景、組織愿景、個人座右銘、個人學習計劃、創建金點子、職工格言、對分局管理意見等征集評選活動,制作學習專欄,編發《學習型組織期刊》、專集。形式多樣的宣傳和深入的探索,激發了干部的創建熱情。“木桶原理”、“蝴蝶效應”、“溫水煮青蛙故事”成了干部們相互警醒、互相激勵的熱門話題,“善于思考,樂于進取”、“憑學習蓄動力,向技術要效率,以管理促創新”等成了干部自我約束、自我鞭策的佳言警句。干部的心智模式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少干部由安于現狀開始向超越自我轉變,個人價值的追求與全局整體目標實現了有機結合。

2、強化三項機制,促進團隊學習。創建學習型組織不是簡單的工作方法,而是一種管理理念,創建脫離了實際就失去了生命力。為此,玄武分局結合實際將激發個人乃至團隊的學習力,進而增強創新活力,提升整個組織的戰斗力和核心競爭力,逐步由“理念定位”向“理念管理”轉移,真正實現從制度管理到自我管理再到自主管理的飛躍,最終達成將“執法讓共和國放心,服務讓納稅人滿意”的共同愿景作為自己的“創建之路”,而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提升團隊的學習力。如何提升,關鍵要抓住“三項機制”:一是強化領導機制。要通過成立學習型組織推進委員會、推進辦公室,設立課題調研組,聘請有關專家做創建顧問,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專職人員抓落實”的領導機制。二是強化目標機制。明確創建的組織規劃、思想發動、理念宣傳、研究領悟、階段總結和完善深化等不同階段的任務和目的。同時把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目標滲透到工作目標責任制當中,通過日常通報、講評等措施,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工作責任制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保證創建工作的落實。三是強化激勵機制。除進一步完善目標考核激勵、知識培訓激勵、生活關懷激勵措施外,還應拓展激勵渠道,強化激勵兌現,為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年齡的干部設立奮斗目標,如定期在在稅務檢查人員中評選“稽查之星”、“優秀案例”、“稽查能手”,在信息宣傳隊伍中評選“信息報道之星”,在窗口人員中評選“窗口服務之星”等,從而調動干部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創造型工作觀,進而謀取分局整體的自我超越。

3、構筑三個系統,激發創新行為。學習如果只是模仿、照搬,不去思考、創新,就沒有發展和進步。為了促進新理論、新觀念、新方法、新技巧與工作實踐的結合,實現工作與學習的統一和良性互動,將學習轉化為創造的能量,在推進過程中應著力構筑了三大系統:一是構筑及時反饋的學習系統。從組織、團隊、個人三個層面,通過工作鏈、崗位鏈、生活鏈等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完善內部信息反饋系統。并通過定期走訪納稅人、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發放調查問卷,聘請行風監督員等形式保證外部信息反饋的真實性和及時性。二是構筑適時反思的學習系統。從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三個層面,建立了包括對重大事項決策情況、工作完成情況、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干部思想學習狀況等項目的反思模型,使每年一次的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干部職工述職述學會,每季度一次的部門工作總結交流、每月一次的紀檢日“照鏡子”活動以及不定期召開的“找差會”、情況通報會、調研活動等成為基層稅務干部工作的一部分,從而保證反思的日常化和長效化。三是構筑即時共享的學習系統。重點建立以內部網站為載體的共享系統,通過網絡論壇、電子公告欄等工具,幫助大家實現即時共享,保證知識共享的全面性和簡捷性。三大系統的科學架構,可以加速工作和學習的融合,初步實現了“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同時通過不斷地反饋,反思,共享,再反饋,再反思,再共享,循環反復地運作,推動創建活動向更高層面發展。

三、創建活動將給基層稅務機關帶來巨大的變化

如今,在玄武分局學習已成為干部敢于爭先、不懈進取的持續動力,學習與工作、個人生命意義與稅收事業發展得到了充分結合,順利地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疲勞學習”到“快樂學習”、從“學干兩張皮”到“學干一體化”、從“按部就班工作”到“系統思考工作”的轉變。“進門看愿景,心中有目標;墻上掛理念,溫故而知新;會談交思想,改善心智模式”這種自主管理,自我超越,已在分局內蔚然成風。從玄武分局一點一滴的變化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創建活動給基礎稅務機關所帶來的變化:一是學習力明顯增強。干部比學習、賽業績的氣氛愈加濃厚,去年以來玄武分局干部寫出心得體會122篇,組織各種小型論壇和講座5期,開展各類學習培訓9期,有300余人次先后報名參加了稅收專業等級、注冊稅務師、實用英語、普通話、學歷考試,通過率在95%以上。目前,全分局105名干部中,具有各類專業技術職稱的77人;二是競爭力明顯增強。創建活動帶來的全新的深度會談,有效的心靈溝通,科學的人性化管理,使干部在許多重大問題上,迅速達到了心理上的“相融”和思想上的“共鳴”,強大的凝聚力釋放出巨大的競爭力,玄武分局在全區機關作風評議中、在全系統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分別上升了10位,實現了較大幅度的爭先進位;三是免疫力增強。開闊的工作視野,良好的精神狀態,使納稅服務不再停留在一張笑臉一杯水的淺表層次,而是落實到稅收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讓納稅人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崗責體系、“兩權”監督得到了順利而有效的實施,全年分局共收到干部上交的納稅人贈送的禮品、禮金13人次,價值約8000元;四是創新力明顯增強。去年分局防偽稅控主機共享服務系統試點、納稅服務信息系統的開發,稅收執法責任制的完善,新辦企業“服務+監控”模式的建立、督查督辦管理系統的推行等5項成果先后在全市、全省國稅系統交流或推廣,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國稅管理質量、效率和納稅人滿意度的“雙提高”,目前分局各項征管質量指標均達到規定標準,納稅人滿意度也始終保持在90%以上;五是戰斗力明顯增強。組織收入是國稅部門的天職,能否完成稅收任務是對我們戰斗力的最大考驗。去年在個體納稅起征點調高、稅款抵扣政策調整、城市規劃搬遷、“非典”對經濟的重創、企業結構及業務發生變化等直接導致減收1個億的情況下,我局仍然實現稅收收入5.84億元,同比增長19.89%,為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