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生活補助實踐思考
時間:2022-09-19 03:41:00
導語:村干部生活補助實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干部是我們黨來自農村、扎根農村,直接面對老百姓、服務老百姓的最基層的干部,是我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中堅力量。我鎮在走訪群眾中了解到退職村干部生活困難的一些情況,為妥善解決問題,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對退職村干部的關心力度,鎮黨委組織專門人員,用近一年的時間對所有退職村干部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在此基礎上,出臺了《關于調整部分退職村干部生活補貼費發放標準的通知》,并以姚委[2004]88號文件形式下發,于**年1月1日起開始對退職村干部發放生活補貼。
一、實施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制度的原因
去年鎮村干部在“五千”活動深入農戶走訪群眾中,有的退職村干部向我們反映生活補助上的問題,鎮黨委隨即委托組織口進行情況排模。通過摸底,我們掌握了一些情況:
一是養老金縮水。我鎮有部分離職村干部原來參加的民政部門養老保險,投保額所能享受的養老金水平按當時物價大都在100~120元之間,因為多種原因現在領取的養老金縮水了,有的甚至拿不到原來投保數額的70%,老干部們對此反映比較強烈,要求黨委政府與有關部門協調,適當增加生活補助。
二是補助面窄。我們以前實施的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制度,即姚委[1985]2號、姚委[1991]28號、姚委[1996]18號等文件規定的生活補助費發放制度,并未包括象婦女主任、民兵連長、村主辦會計等原村兩委班子正職以外的村干部,所以這些老同志都有相當的想法。一些退職村干部平時既沒有補助,也無一定的收入來源,日子過得比較拘謹,如果再加上患病臥床,那生活肯定十分困難。
三是情緒低落。有的退職老干部家境雖然比較好,但在家中地位較低,講不上話,與他人缺乏共同語言,事務都由子女說了算,而且不時還有其它村民的冷言冷語相向,覺得過去為黨的事業辛苦了大半輩子,老來倒得不到應有地重視,有的甚至連生活保障都有一定的困難,情緒比較低落。
二、充分認識實施增發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的重要意義
了解退職村干部這些情況后,鎮黨委領導專題進行了研究,認為過去實行的養老保險和生活補助制度都給姚莊的村干部帶來了實惠,也為退職村干部解決了一些實際的問題。但考慮到時代在前進,當時制定的一些標準與現在社會的發展相比有了一定的距離,因此有必要對原來執行的標準作一些調整。因此在鎮班子會議上,要求大家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到實施增發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的重要意義。
1、退職村干部增發生活補助是加強退職村干部管理的需要
我們覺得要穩定農村社會,就必須穩定農村退職干部這一特殊群體,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要多送溫暖,多作溝通。本著尊重歷史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精神,將退職村干部納入鎮黨委管理范疇,要讓退職村干部知道,黨委還是非常關注他們、關心他們、關愛他們的。
2、退職村干部增發生活補助是發揮退職村干部作用的需要
要充分發揮退職村干部在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積極作用,根據退職村干部的年齡、文化層次和專業特長的不同情況,挑選一些農村工作經驗豐富、干群關系基礎好、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信的退職村干部,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吸納進來繼續參與村級事務的管理和監督。比如我鎮聘請了19名退職村干部擔任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監督員和民情聯絡員,通過“看、聽、評、饋”履行好職責,收到明顯效果。
3、退職村干部增發生活補助是團結和凝聚農村人心的需要
退職村干部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相當地群眾基礎,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與鎮黨委始終保持一致,支持鎮村兩級黨組織開展工作,并通過他們去影響一大批農村群眾,從而穩定農村,團結和凝聚人心。
4、退職村干部增發生活補助是推動農村各項工作的需要
對因年齡大而退職的村干部,要繼續教育他們增強黨性修養和宗旨觀念,鼓勵他們繼續支持黨的工作;對因工作能力較差、村級發展較慢而被退職的村干部,要組織他們學習市場經濟知識、農村實用技術和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知識,幫助他們發家致富;對因違紀違規而退職的村干部,要對他們進行黨紀教育、法律法規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意識教育,幫助他們改正錯誤。要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加強正面教育疏導,有效地理順退職村干部的思想情緒,讓退職村干部與在任村干部“共譜同心曲”,避免大家“各唱一臺戲”、“各干各的活”,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確保農村社會穩定祥和、健康發展。
5、退職村干部增發生活補助是開展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需要
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農村黨員將開展先進性教育,這是情況最復雜、困難最多的階段,工作面廣量大,既要靠多種方式和方法來穩步推進,也需要新的載體來推動,來團結和凝聚農村黨員群眾。退職村干部增發生活補助所涉及的人員,就姚莊來說,黨員占總數的87%,所以解決了這些退職村干部的生活保障,也體現了我們“黨組織關心黨員”的關愛工程,是先進性教育應建立的長效機制之一。
三、增發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的主要做法
1、調查摸底。黨群口經過商量,為切實摸清我鎮退職村干部的人數、歷史上擔任過的村兩委職務或相當職務的情況及任職年限,鎮黨委專門組織了工作小組,由黨群口負責牽頭,決定對過去曾經擔任過村兩委班子職務的退職村干部進行全面排摸。我們召開村支部書記會議,細致地布置調查方案,組織口專門下發了姚莊鎮退職村干部調查表格,要求各村仔細排摸,特別是對任職時間比較久,檔案查找困難的老干部。此次共排模了全鎮9個村的近300名退職村干部,尤其是對所任的職務年限和已享受的補助情況更是細心審查,反復核對,務求調查準確,為全鎮面上制定政策提供參考。經過大半年的調查,我們有了第一手比較翔實的資料,每一個退職村干部都建立了自己的履歷檔案,而且有兩個以上證明人對他的任職情況進行證明。
2、制定方案。根據調查掌握的情況,我們初步確定了退職村干部老來生活補貼費的發放標準和范圍,決定8個檔級對曾任職5年以上的正職村干部和任職10年以上的副職村干部分發放生活補助。黨群口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細致分析,村干部任職10年至30年的有154人,占符合發放條件村干部人數的81%,可以說有五分之四以上。我們還對**年起每年鎮財政發放補助需負擔的費用進行了測算,189名村干部每年需164160元,雖然絕對數字大了些,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方案確定后,提交鎮班子會議多次進行深入討論,大家認為該方案考慮較為周到,切實可行,是在過去各種規定上的有效補充,是符合姚莊老百姓利益的,是與構建姚莊和諧社會的趨勢相吻合的,雖然鎮財政要從并不寬裕的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來辦這件事,但它的意義相對來說遠遠不止這些。最終方案被提交鎮三副班子會議討論表決,并對整個方案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以姚委[2004]88號文件形式明確下來。
3、黨委審核。我們要求各村黨組織將鎮里的政策宣傳到每個退職村干部,并把符合發放條件的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申請表報鎮黨委。對于村黨組織提交的調查表,黨委專門抽調了幾名熟悉姚莊歷史情況的鎮機關退休老干部和村退職老干部組成工作小組,對照文件精神,再次進行逐個審核,又對審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多次地走訪取證,對有爭議的地方充分咨詢鎮村老干部的意見,最終有189名退職村干部通過發放補助審核。
4、發放補助。對通過審核的退職村干部,財政所為每人配備了專門的信用社儲蓄存折,從**年1月開始,凡男的年滿60周歲,女的年滿55周歲都可憑存折領取,每季度補助款直接打到存折上。
四、幾點思考
整個退職村干部生活補助發放工作,我們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調高了退職村干部的補貼費標準,從任職滿5年開始到40年以上,具體分8個級別標準,平均每人加發補貼費在52元左右;擴大了退職村干部享受補貼費的范圍,原來曾經擔任過村兩委班子職務的人員這次也一并納入;本著溫情操作的原則,我們把因身體原因任職不滿5年或因公致殘致傷的村干部也包括進去,適當照顧發放。同時我們還明確規定退職村干部在企業或其它單位享受養老保險或補助的,因違法違紀而受到黨內處分或行政處罰的,或因犯法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不再享受任何生活補貼費。黨委政府從并不寬裕的財政中每年全額拿出近16.5萬資金實行補助制度,惠及姚莊189名退職村干部,而且發放標準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社會的發展還將進行定期調整,真正使群眾得實惠。
但是在實施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一是任職年限的確定上,所任職務上,有的退職村干部存在疑問;二是異鎮任職的確定上,查不到檔案,證明人也沒有,但確實擔任過村干部的;三是因各種原因雖然受過處分,但對不上黨紀和法律的;四是不符合發放補助的條件,比如年齡未到,但生活確實比較困難的;五是我鎮此次發放性質屬于增發,是建立在過去發放補貼的基礎上的,所以未考慮補助標準中的職務高低因素,有的擔任過正職的村干部也有不滿情緒,覺得自己的補助怎么比別人少等等。這些問題有的是當初沒有考慮到的,有的提出來后已經著手解決了,有的還將在今后進一步加以探討。
1、解決退職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問題,不是一個小事情,必須從大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即要考慮政府的財政承受能力,又要為退職村干部的生活著想。
2、解決退職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問題,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聽之任之,拖延推諉,要知道這個問題遲早要解決,早做掌握主動。
3、解決退職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問題,關鍵是對退職村干部的排模要準確,要全面,要細致。只有掌握了情況,才能制定出合乎本鎮實際的政策。
4、解決退職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問題,要多管齊下。當然由黨委政府發放生活補助是一個方面,但這畢竟杯水車薪,還十分有限,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有一整套配套制度來保證。
5、解決退職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問題,還要多發揮他們的作用。只有他們覺得被黨委政府所重視,又能發揮自己的余熱做點事,不至于被其它群眾所輕視,他們才會真正覺得有了保障。
- 上一篇:農村貧困人口調查思考
- 下一篇:績效管理六大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