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隸屬調整思考

時間:2022-09-21 05:00:00

導語:黨組織隸屬調整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組織隸屬調整思考

隨著國有企業不斷從現有體制中改制成非公企業,我市5個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3個授權集團經營公司的行政管理職能行將結束。但原隸屬這些公司(集團)的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卻仍保持原狀,一旦組織上決定對這些公司(集團)領導層進行調整分流,原屬這些公司(集團)管理的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問題將亟待加以解決。本文就目前改制企業黨組織關系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如何調整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我市改制企業黨組織關系的現狀

近年來,我市加大了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改革轉制的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到**年6月,全市累計完成330多家企業的改制工作,改制面達到90%以上。從對5大國資公司、3大集團公司統計的情況來看,改制企業中有黨委59個,黨總支(支部)86個,涉及黨員9290名。其黨組織關系的基本狀況是:

1、改制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基本保持原貌。

從上述8家公司的改制企業情況來看,黨組織除紡織公司、貿易公司各有1個下屬黨委成建制劃轉屬地管理外,其余均未作隸屬關系的調整;黨員轉入社區的均為破產、關門走人、改制企業中已辦理退休手續的,改制企業中在職黨員的組織關系未變。

2、改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基本正常。

(1)黨組織的活動與改制前基本無太大落差。據對各國資(集團)公司組織部門及天馬集團、黑牡丹集團等基層黨委的考察了解來看,這些改制企業黨組織的日常活動基本保持了原來的模式,在改制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認可;(2)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仍然保持良好的狀態。今年初,我們對26家改制企業中黨員作用發揮情況進行調查,從回收情況看,大部分填寫的是第一欄“好”或“提高”,少部分填寫“中”或“持平”,沒有填寫“差”或“降低”的情況。(3)在企業的改革轉制過程中,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在個別座談了解中,不少國資(集團)公司黨組織負責人反映,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如果改制不順利或遇到棘手的事情,首先找的就是黨組織,通過黨組織和黨員的宣傳活動,使企業的干部職工了解和理解政府的改革改制的目的和政策,形成上下一致的認識,從而穩定了人心,使企業順利轉制,保持了企業的穩定和發展。

3、許多黨組織負責人對改制企業黨組織的未來充滿期待。(1)企業黨的組織和黨員隊伍是企業的寶貴財富,是社會穩定的基礎,黨建工作不能削弱。改制企業黨組織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是我黨幾十年積累起來的,不能損失掉。一些長期在國有企業做黨務工作的同志深有體會地說:“一個大中型的非公企業要建立起象國有企業那樣穩定的、由我黨思想主導的企業文化,起碼要化10-20年的時間。”(2)隸屬關系的調整對企業黨組織的作用發揮影響很大,值得引起足夠重視。如果在這轉型時期調整不當,關系不順,就會影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影響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3)對改制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調整,應盡快有一個明確的辦法。擬針對目前的狀況,就改制企業黨組織關系調整問題作一次專題調研,以著力解決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我市改制企業黨組織關系屬地管理面臨的問題

從目前較多采用的,改制企業黨組織關系屬地管理的辦法來看,是改制企業黨組織關系調整一個途徑,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屬地管理后,由于社區黨組織服務對象的差異性,可能難以給改制企業形成現有的黨建氛圍的問題。

由于國有企業大部分集中在城區或城郊,改制企業黨組織在屬地管理上,首先考慮的是進入城市社區黨組織。從社區黨組織的黨員來看:一是成份較復雜。各行各業的黨員都有,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行業的不同,缺少共同的話題,很難協調一致開展活動;二是年齡上的差異較大。在城市社區,離退休黨員占較大比例,他們向往的是安定的晚年生活,與企業黨員的目標和要求有較大距離,所以也較難走到一起;三是城市社區黨建與企業黨建的目標要求有較大距離。城市社區黨建是圍繞社區的管理和建設來開展的,而企業黨建是圍繞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來展開的,兩者距離太大,沒有可比性,所以城市社區黨建難以為改制企業黨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2、屬地管理后,黨組織隸屬關系可能形成層次上的“倒掛”,給改制企業黨組織領導人心理上帶來“失衡”的問題。

從目前我市對企業管理的權限來推算,我市國資(集團)公司領導人員是屬市委管理的干部,相當于處級干部的管理權限,其所屬企業的黨組織負責人應該算相當于科級干部的管理權限,而我市街道是科級,其所屬社區黨組織負責人應相當于股級,若讓國資(集團)公司所屬黨組織成建制轉入社區管理,相當于將科級組織置于股級組織的管理之下,可能形成黨組織層次上的“倒掛”。這種狀況,會使一部分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心理上帶來“失衡”,產生“不服氣”或失落感,影響黨組織開展工作。

3、大批改制企業黨員進入社區,社區黨組織的現有條件可能難以承受的問題。

我市社區黨組織近年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從客觀上來看,其運作的能力還是有限的。社區黨組織大部分是支部(總支),但其黨員的數量卻驚人,大多數要在50-60人以上,少部分則達到100多人。而社區黨組織的經費卻少的嚇人,有的社區黨組織一個月的活動經費僅僅幾十元,黨組織要開個會,打電話通知黨員都舍不得,怕電話費多了超支,只得上門去通知。所以,改制企業黨員一下子轉入社區,社區確實有點承受不了。

4、改制企業黨員進入社區后,對社區黨的組織生活難以適應的問題。

一是黨員單位工作和社區組織活動之間常常有沖突。企業的工作時間是無規律的,忙的時候加班加點,所以給社區的活動帶來不便;二是社區組織的活動內容往往與企業的文化無關系,使黨員感到無共同語言、或認為意義不大。所以,改制企業黨組織轉入社區后,感到不適應。我市塑料集團所屬的一個改制企業黨支部成建制轉入社區后,由于多方面不適應,最后在支部黨員的強烈要求下,又成建制轉入塑料集團黨委管理。三是社區開展的組織活動與企業的經濟工作無大幫助。據市貿易公司領導反映:家電城黨組織屬地管理后不久,在投資南京家電城的決策上發生重大失誤,造成目前每年損失1000萬元的重大決策失誤,使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這次決策失誤,與目前所處的環境有關,一者經濟上與貿易公司脫離關系,貿易公司不再過問其公司的發展和投資問題,二者其周圍又未形成足以能使他科學決策的行家里手,所以決策失誤也在情理之中。

三、對我市改制企業黨組織關系調整的幾點思考

改制企業黨組織是我黨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基層組織中占有較大的比重。而且這部分黨員,經過黨組織的長期培養和教育,具備了較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是黨的寶貴財富。為了使這部分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得以保存并發揮較好的作用,有必要對企業改制后的黨組織關系調整作認真的研究和探索。

通過近一年來的調研和探索,筆者認為,目前我市改制企業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可以有以下三條途徑:

途徑之一、市工業投資公司設置派出黨工委。具備一定規模的改制企業的組織關系直接掛靠市工業投資公司黨工委;中小企業按行業性質歸并組成聯合黨委(總支、支部)后掛靠市工業投資公司黨工委。這樣操作的理由是:(1)形成整體,便于宏觀管理。改制企業長期的正規化組織生活,使他們形成了較過硬的組織性、紀律性,有較好的政治意識和黨性觀念,將他們組合起來,由市工投公司黨工委牽頭抓總,宏觀管理,可以進一步提升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我黨思想主導的企業文化在改制企業中深入人心。(2)借助人力優勢,發揮現有資源。市工投公司組建時,可以從市國資(集團)公司中分流一部分專業黨務工作者,充實工投公司黨工委,由他們來挑起改制企業黨組織的領導責任。一方面,這些人熟悉黨務工作,對企業黨建了如指掌,善于把握企業黨建的運行規律,是企業黨建的寶貴財富;另一方面,他們對改制企業的干部職工知根知底、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由他們來開展黨建工作,可以增強黨建工作的親和力,提升改制企業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3)營造氛圍,突出黨建功能。由幾十個黨委、上百個支部(總支)、近萬名黨員組成的黨工委,其規模是相當可觀的,加上這支企業黨員隊伍有著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又有一支優秀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在帶隊引路,不難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是一支穩定基層黨員隊伍的生力軍;這些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既可以促進企業的穩定和發揮,又可以為非公企業黨組織樹立良好的榜樣,為常州形成企業黨建的良好氛圍,成為常州企業黨建工作的領頭羊。

途徑之二、以行業協會為依托組建黨委,承接現國資(集團)公司黨委的職能。這樣操作的依據是:(1)以行業協會為依托開展黨建工作,代表一種發展走勢。從國內情況來看,許多城市都依托各類行業開展相應的活動,并逐步發展為黨組織建設的載體。大連市首先在全國成立了行業協會黨組織,由行業協會黨組織分管所在行業的黨建工作,并將行業協會主要領導納入公務員序列,由財政承擔部分支出。從國外情況來看,許多行業協會在經濟組織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使自身也得到較快發展。(2)黨組織建制不需太大調整,關系較易理順。從我市目前的現狀看,可在機電、紡織、化輕、貿易、建工、塑料、服裝等七大行業完善和組建行業協會,并設立行業協會黨委;將常柴集團、市礦務局(新辰集團公司)、中房集團公司所屬的黨組織分別歸屬機電、化輕、建工行業協會黨組織管理。在對國資(集團)公司領導人員進行分流調整時,可以將部分領導人員或國資(集團)公司的中層干部充實或留任行業協會工作,這樣黨組織的隸屬關系不需要作太大變動,工作關系也比較容易理順。(3)經濟工作溝通氛圍較濃,便于促進黨建工作。同一行業,由于工作上的互通性,企業領導之間的溝通比較頻繁,協作的機會也比較多,給行業協會黨組織開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反之,黨組織也可以根據本行業的共同特點,有針對性地統一組織各項活動,促進行業經濟的發展和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

但是,這種操作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前提:(1)對行業協會每年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撐。從我市幾個行業協會每年收的會費來看,還不能維持正常的活動開支。(2)最好給每個行業協會一定的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編制。

途徑之三、屬地管理掛靠區委、街道黨工委或鄉鎮黨委。這樣操作的理由有四點:(1)從管理層次上來看,基本上能銜接理順,領導力和調控力,能夠滿足改制企業的發展要求。國有大中型改制企業黨組織可直接歸區委管理、改制的中小企業黨組織可以歸街道黨工委、鄉鎮黨委管理。兩級政府的黨建工作力量都較強,改制企業黨組織歸屬區委、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管理,管理關系上比較容易接受。(2)可以與區(街道、鄉鎮)內企業一起,形成企業黨建工作良好氛圍。在二級政府中,企業的發展是經濟工作的重點,企業黨組織的管理也受到較高重視,所以改制企業的黨組織掛靠后,能夠與所在地企業一起形成黨建工作的良好氛圍,有利于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3)企業的發展,更好地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黨組織關系屬地后,企業也就成為各區、街道(鄉鎮)的經濟增長點,必然受到政府部門的關注,在經濟發展上受到政府部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幫助,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改制企業屬地管理應注意二點:(1)改制企業黨組織轉入屬地管理不應設置障礙。如:有的區在黨組織轉入屬地管理時,要求企業繳一定的費用,似乎不可取。(2)加強對改制企業黨組織的管理。目前,區、街道(鄉鎮)尚無管理企業黨組織的專門機構,在管理這一點上相對薄弱,建議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