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流監管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23 01:49:00
導語:創造一流監管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會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近年來,在省局工會和分局黨委的領導下,三門峽分局工會緊緊圍繞全局監管中心工作,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基層銀行業監管部門工會工作新路子,在現場檢查中建立流動工會小組,使工會工作范圍得到擴大,內容進一步深化,較好地促進了監管工作的開展:2007被銀監會授予“文明單位”稱號,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被省局評為先進單位。
一、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是現階段基層監管工作特殊性所提出的要求
(一)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是分局監管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作為專司銀行業監管的基層分局,現場檢查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多數時間是全局80%的人員忙于現場檢查,分散于所轄的各縣市區的各類銀行業機構,不容易組織起大規模的活動,而適宜開展一些小規模、小組型的集體活動,這樣為把工會工作與現場檢查有機結合起來,使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檢查任務,就必須把工會小組建立到檢查現場。
(二)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是根據職工的身心狀況做出的選擇。三門峽銀監分局有職工52人,從連續幾年的體檢情況看,大部分人員由于現場檢查任務重,導致身體患有頸椎病、腰椎病、高血壓等病癥的職工占到70%以上。特別是由于工作壓力過大,絕大部分職工有失眠、煩躁等癥狀,處于亞健康狀態。同時部分職工在健康意識上有誤區,好象搞活動是組織上的事情,不能自覺進行有益的活動。而在現場檢查過程中,由于白天工作,晚上往往還要整理資料,更使一些職工忽視必要的運動,造成體力、心力透支。要改變部分職工由“要我運動”為“我要運動”,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建立流動工會小組,在工會活動中進行健康意識教育,是有效途徑之一。
(三)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是工會更好地履職盡責的必然選擇。維護職工的權益,關心體貼職工的生活,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是工會的職責所在。大部分職工長期工作在現場檢查一線,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活動,更需要工會的關心和幫助,因此職工走到哪里,現場檢查組走到哪里,工會工作就應該跟進到哪里。這樣才能把工會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監管工作的每個角落、各個層次。
(四)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是分局文明單位創建和監管文化建設的內在需求。文明單位創建和監管文化建設要求大家的廣泛參與,必須體現出廣泛的參與性和經常性。盡管大部分人員長期外出檢查,但也應該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讓他們經常參與到全局的文明單位創建和監管文化建設活動之中。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二、建立組織,完善機制,充分發揮流動工會小組的橋梁紐帶作用
(一)制定辦法,明確職責,指導流動工會小組建立并開展活動。三門峽分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三門峽銀監分局流動工會小組管理辦法》,規定分局組織的各類現場檢查,檢查人數超過3人、檢查時間超過10天的,必須成立流動工會小組。工會指定檢查組組長擔任流動工會小組組長,具體履行五項職責:一是結合現場檢查的特點,組織現場檢查人員開展各種學習和交流活動。二是為現場檢查人員排憂解難,協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三是關心職工身體健康,組織開展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四是配合現場檢查臨時黨支部工作,做好檢查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完成分局工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建立機制,強力推動,真正把流動工會小組工作開展落到實處。為使流動工會小組充分發揮作用,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分局建立了具體可行的工作機制。一是學習機制。每周組織一次學習活動。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監管新知識、現場檢查技巧等。二是活動機制。每周組織開展兩次以上文體活動,活動根據檢查組成員的愛好,或打羽毛球、乒乓球,或打撲克、下棋,或散步登山。三是生活機制。確定專人安排大家的生活,不斷調節飯菜品種,保證讓大家吃的可口。四是聯系機制。每派出檢查組,分局領導和工會負責人必到檢查現場看望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流動工會小組每周必須向分局領導和工會匯報工作開展情況。五是組織機制。檢查組在檢查前,到分局工會領取《流動工會小組活動手冊》,為不給檢查組增加額外負擔,流動手冊設計內容為簡單的表格,檢查結束后將填寫后的手冊交回分局工會,作為檔案資料保存。
(三)體貼關心,履行職責,把工會的溫暖送給每一位檢查組成員。流動工會小組,既擔任現場檢查任務,又代表分局工會把關心和溫暖送給每個檢查組成員,堅持做到“三熟知”、“四登門”?!叭熘保阂皇鞘熘课粰z查組成員的興趣愛好,依據大多數人的興趣愛好安排大家樂意參加的文體活動;二是熟知每位檢查組成員的體檢結果和身體狀況,在工作生活各方面關心照顧。如針對許多職工患有頸椎、腰椎病,就在檢查中間安排休息時間,統一安排到室外活動,保證大家有充沛的精力開展檢查;三是熟知每位檢查組成員的家庭狀況,主動幫助解除后顧之憂。如對家庭成員有病或家中有事的職工,及時與分局工會或所在科室聯系派人幫助解決,使他們輕裝上陣參加檢查?!八牡情T”:一是檢查組成員生病住院必登門看望,必要時派人陪護照料;二是檢查組成員家中有困難必登門訪問。如辦事處的同志整合到分局后,孩子上學接送由家屬一人承擔,個別家屬因工作忙,對愛人有怨言,檢查組及時上門幫助說明情況,耐心解釋,勸說引導,使家屬深深理解檢查的辛苦,消除了抱怨情緒。三是檢查組成員家中有婚娶大事必登門祝賀。四是檢查組成員家中有喪事災禍必登門慰問。
三、流動工會小組的建立,實現了現場檢查與工會工作的有機結合,取得明顯效果
(一)解決了現場檢查與工會活動的脫節問題,有力促進了監管工作的開展。現場檢查遠離分局,靠傳統的工會工作方法,難以做到檢查人員與工會的經常互動和聯系,通過建立流動工會小組,從組織上保證了現場檢查人員與工會組織的脫節問題,將工會活動納入全局的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工會工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的激情,使大家在工會的關懷下、在比較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現場檢查任務。
(二)解決了現場檢查與開展文體活動有效結合問題,促進了身心健康。每天檢查結束,大家往往累得頭昏腰疼,懶得動彈,十分需要身體和心理的放松。通過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或打撲克、下棋,或打羽毛球、乒乓球,或散步登山,或做游戲唱歌,氣氛輕松愉快,身心完全放松,使一天的疲勞得到消除。同時,大家在一塊兒活動,相互監督,避免個別人員參與不良活動的情況發生。
(三)解決了現場檢查與“創爭”活動、文明單位創建、監管文化建設的結合問題,有力促進了文明單位創建、監管文化建設的開展。分局的文明單位創建、監管文化建設,從形式上需要全員的廣泛參與,需要滲透到各個監管工作環節,需要保持活動開展的持續性、經常性,從內容上需要豐富多彩的有益活動,需要職工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素質,需要在一定的活動載體中培養職工的團隊精神,需要在誠心的交流中營造和諧氛圍。通過建立流動工會小組,把文明單位創建、監管文化建設溶入工會工作,使大家在現場檢查中,仍然堅持學習,堅持開展活動,并以此陶冶大家的情操,增進相互的交流和友誼,增進相互的理解和團結,培養勇于爭先、永不服輸的團隊精神,促進了“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員工”活動范圍的擴大和內容的深化,實現了工會工作與文明單位創建、監管文化建設齊抓并進的多重效果。
(四)流動工會小組的送溫暖活動,激發了檢查人員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流動工會小組代表分局工會,給予檢查組同志無微不至的關心體貼和幫助,讓大家處處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和大家庭的溫暖,使他們安心檢查工作,迸發出了極大的工作熱情。如閆賓超同志在2005年的一次現場檢查中,去外地檢查兩個多月時間,身為獨子的他,盡管父親90多歲,體弱多病,但卻不能在病榻前盡孝,每當想起這些,他都覺得滿懷愧疚,無顏以對。檢查組了解這一情況后,帶著禮品登門看望,問寒問暖,使閆賓超深受感動,直至父親去世的前一天還堅持在檢查現場。當他趕回家里,檢查組同事也隨之前往幫他料理后事,三天后他處理完后事就立即返回檢查現場。象他這樣的事跡還有靈寶監管辦主任李啟明、監管一科科長張毅等,這樣舍小家顧大家的例子不勝枚舉。
(五)流動工會小組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有力促進了“以人為本、和諧分局”的構建。流動工會小組把每一位檢查組成員的事都當作關系大局、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來抓,處處體現以人為本,事事考慮職工困難,時時為著構建和諧。在檢查工作中,想的、做的都是如何才能為大家排憂解難,如何使大家身心得到放松和鍛煉,如何才能凝聚人心、激發活力,如何才能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如何才能使大家在愉悅的氣氛中完成檢查任務,這樣便把大家緊密的聯結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家自覺配合工會工作、盡職盡責完成檢查任務的和諧氛圍。
(六)工會工作的不斷創新和質量的提高,有力推進了分局整體工作上臺階。通過發揮工會密切聯系會員的各項活動,拉近了干群關系,分局各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2006年、2007年先后獲得省局文明單位、銀監會文明單位稱號。連續三年有現場檢查項目被省局評為優秀項目,“十佳優秀監管員”年年榜上有名。2007年現場檢查人員承接的調研課題獲得省局一等獎,監管文化建設得到省局肯定。轄區銀行業機構不良貸款下降、內控管理水平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經營效益也有較大提高。
- 上一篇:銀行女職工事跡材料
- 下一篇:工會宣傳教育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