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外干部選拔思考
時間:2022-09-29 04:37:00
導語:黨外干部選拔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市委從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和加強社會主義人才資源建設的高度出發,對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和安排使用工作進行了不斷探索與實踐。
一、黨外干部配備的基本情況
**市現有市級黨外干部6名,占市級領導干部總數的15.4%。其中派4名,無黨派2名(含宗教界代表人士1名),工作分布在市人大1名,市政府1名,市政協3名。
擔任縣級領導職務的黨外干部35名,占全市縣級干部總數的5.7%。其中派10名,無黨派25名,宗教界代表人士4名;少數民族12名;婦女13名;大專以上學歷19名,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0名。在市屬四區三縣領導班子中共配備黨外領導干部26名,占區縣領導班子成員總數的14、5%,其中擔任副區(縣)長職務的有4名。市直部門共配備黨外干部1名。
在全市3690名科級干部中,黨外干部達296名,占科級干部總數的8%。
二、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基本實踐與成效
(一)組織領導有力,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具體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市委領導認識到位、思想統一。市委領導對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擺到重要位置,提上議事日程,作為大事來抓。并組織市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多次在市委中心組學習會上,反復學習中央和省委關于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有關政策及方針,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來,進一步增強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主動性。針對我市在黨外干部培養選拔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和原因,有針對性地研究加強和改進的意見和措施。二是明確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把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列入干部工作的總體規劃,同黨內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實。并經常召開組織部長、統戰部長碰頭會,認真聽取黨外干部工作的匯報,研究部署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在全市普遍形成了一把手親自過問、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在干部培訓、掛職鍛煉等工作中,充分考慮黨外干部所占的比例。三是加強了對黨外干部培養選拔標準的認定。在選拔黨外干部時,原則上與黨員干部要求一樣,但能考慮到黨外干部工作的特點與實際,做到即堅持標準、不降格以求,又能實事求是、大膽選人用人。具體來將,就是在配備領導班子時通盤考慮,對職數已滿的采取了先進后出的辦法。特別在**年區縣領導班子換屆工作中,能夠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關規定,對人大、政府、政協班子中黨外干部的安排提出明確要求。目前在市屬四區三縣領導班子中均安排有黨外領導干部,尤其在區縣政府安排配備黨外副區長、副縣長有了新的突破。
(二)拓寬視野,黨外人才儲備不斷加強。市委十分注重黨外人才的儲備工作,將其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一是重視多渠道、多方式解決黨外領導干部的來源。除職能部門經常了解、考察,及時向市委推薦外,市委領導和組織部門也進一步加強調研,放寬視野,廣開渠道,多方面發現人才。如定向開展黨外后備干部民主推薦工作,專門組織派和人民團體推薦黨外后備干部,舉辦多層次的黨外干部培訓班等,從中發現人選。二是在全市縣級領導班子后備干部的動態管理中,逐步調整補充黨外人士,確保了縣級領導班子后備干部中黨外干部的數量和質量。目前,市級后備干部中黨外干部1名,占2.4%;縣級后備干部中黨外干部22名,占4%。從**年全市縣級后備干部的使用情況來看,共有84名同志被選派到縣級領導崗位,其中黨外后備干部13名,占提任后備干部總數的15.48%。
(三)重視培養教育,黨外干部的綜合素質有了一定提高。一是著眼提高黨外干部的政治素質,抓好理論培訓。堅持以提高政治素質為著力點,通過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班、研討班和讀書班,加大對黨外干部,尤其是黨外中青年干部的培訓力度,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理論的系統學習,特別是重點加強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為黨外干部的成長進步奠定了思想基礎。二是著眼提高黨外干部的工作能力,抓好實踐鍛煉。注重把實踐和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高黨外干部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較快地接近或達到任職條件。對有發展潛力的黨外干部,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到省級機關、基層單位或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讓他們通過不同環境的實踐鍛煉開闊視野、增長才干、積累經驗。截止目前,全市共組織選派赴外地掛職鍛煉干部50名,其中黨外干部3名;赴省直機關掛職鍛煉干部16名,其中黨外干部1名;市直機關與區縣鄉雙向掛職鍛煉干部71名,其中黨外干部4名。
(四)堅持與時俱進,對黨外干部選拔工作進行新的探索與實踐。一是市、區(縣)兩級組織、統戰部門相應建立了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即:一起制定目標規劃,一起確定后備干部名單,一起搞好培訓教育,一起推薦考察,一起跟蹤管理,有效增強了工作合力。二是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客觀評價和看待黨外干部的選拔工作。實際工作中,**市委在把好政治關的前提下,堅持從實際出發,既參照執行《干部任用條例》,又充分考慮貫徹黨的統戰政策和改善領導班子結構的需要,考慮黨外干部工作的特殊性,適當放寬對個別黨外干部的任職資格和學歷、年齡要求。僅在**年區縣領導班子換屆中,就破格提拔了4名黨外縣級領導干部。三是搶抓工作機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機會推動黨外干部工作。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前提是要發現人才,而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為他們創造參政議政的機會,為他們提供展示個人才華的平臺。所以,市委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黨外人士構成比例給予了充分重視。在本屆312名市人大代表中,黨外代表114名,占36、54%,比上屆增加了26名,提高了4.8個百分點,在1169名區縣人大代表中,黨外代表347名,占29.68%,比上屆增加了69名,提高了5.9個百分點。在本屆275名市政協委員中,黨外委員167名,占60、73%,比上屆增加了9名,提高了1.4個百分點;在654名區縣政協委員中,黨外委員398名,占60、86%,比上屆增加了26人,提高了1.5個百分點。從本屆兩會的實際效果看,各種議案、提案的數量和質量較往屆相比,都有明顯的提高。也正是通過這一途徑,一批年富力強的黨外人才被納入了組織的視線。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安排的數量仍然偏少。一是總體數量偏少。目前全市擔任縣級領導職務的黨外干部僅有35名,所占比例較低;二是人大、政協安排較多,政府組成部門安排偏少。目前,在區縣政府安排任職的4名,市直政府工作的僅有1名;三是在司法系統還沒有配備縣級黨外領導干部。
(二)整體工作還不夠平衡。從全市各級領導班子配備情況看,區縣好于市直部門,至少保證了區(縣)班子中均有黨外領導干部,而市直部門大多是黨內“清一色”;從行業分布情況看,科教文衛系統多,其他系統則比較少。
(三)黨外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仍然比較薄弱。一是人才總量儲備不足,特別是年輕干部不足;二是學歷較高的專家學者型人才缺乏;三是工作經歷比較單一,經驗豐富的黨外后備干部較少。
上述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別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在基層單位的一些領導干部對選拔黨外干部仍然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總覺得優秀的同志都入黨了,黨外干部表現一般化。還有的認為班子內有黨外干部,召開黨組織會議研究工作不方便。
(二)基礎工作仍然比較薄弱。黨外人才儲備不足,導致識人選人渠道不暢;做黨外干部入黨的勸留工作不夠,致使好不容易培養的黨外干部入了黨;黨外干部隊伍培養教育不夠,整體素質還有待于提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外干部的安排使用。
四、關干進一步加強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幾點建議
根據省委組織部、統戰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意見》精神,對**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對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優化黨外干部培養環境。思想認識是工作的前提,沒有高度統一的認識,就不可能有步調一致的行動。因此,要優化黨外干部的培養環境,就必須從更新思想觀念入手,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切實增強各級黨委對黨外干部工作的認識。把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當作政治任務,而不是事務性工作。要進一步采取多種形式,學習領會中央和省委關于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精神,打牢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思想基礎。
(二)進一步加強黨外后備干部隊建設,夯實黨外干部工作基礎。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黨外后備干部隊伍,是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基礎。因此,需要擴大視野,多形式、多渠道地篩選黨外后備人才,切實把培養選拔黨外后備干部工作納入各地區、各部門后備干部建設的總體規劃,建立黨外后備干部人才庫,并逐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切實解決黨外干部資源缺少問題。
(三)進一步加大對黨外干部的培養教育力度。把黨外干部的培養教育工作納入全市人才工作建設的總體規劃,把全面提高黨外干部素質,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增強培養工作的計劃性,努力改進培訓的方式方法,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因人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訓。同時,還要樹立“使用也是培訓”的觀念,加強黨外干部特別是后備干部的崗位鍛煉。對缺乏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黨外干部,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安排到基層鍛煉;對基本素質好、有發展前途的優秀黨外干部,采取掛職等形式,放到一定層次領導崗位上,使他們在多崗位鍛煉中豐富閱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逐漸成為具備多方面知識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今后提拔任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外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制度。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有關選拔任用黨外干部的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黨外干部的任職條件、任職資格、培養程序、任用方法等,建立更加規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制度。同時把督促檢查作為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并形成制度,確保黨外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落實到位。
(五)進一步理順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協調機制。把培養選拔黨外領導干部作為加強政權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理順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工作聯系制度,定期召開聯系會議,通報情況,研究有關問題。加強組織部門和統戰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一套目標明確、責任落實、運作有序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