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區黨建思考

時間:2022-10-03 03:53:00

導語:創新社區黨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社區黨建思考

**區70歲的夏萍蘭大媽最近逢人就夸:“社區黨員真是好,我們老而無憂了。”去年她因車禍被診斷為終身殘疾,幾欲輕生。黨員義工尹智忠醫生主動和她結對子,一面鼓勵她戰勝困難,一面為她免費做按摩、熬藥、喂藥,現在老人家已能正常行走。這是我市以服務群眾為重點,創新社區黨建工作,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諧社區的一個縮影。

我市近年來面對社區黨建新形勢,積極構建以組織體系網絡化、工作內容制度化、共建機制協調化、活動陣地功能化、社區發展和諧化“五化”為目標,以強化核心、服務中心、凝聚民心“三心”為重點,以深化共駐共建和星級社區創建、在職黨員“亮黨員身份,樹先進形象”和黨員義工服務“三項活動”為載體的“五三三”社區黨建工作新體系和新格局,營造親情社區、和諧社區。

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原則,我市組織了500多個駐區單位、115名幫扶工作組成員,集中共建中心城區的38個社區,多方籌資近1000萬元,大大改善了社區辦公和活動場所。**區在全省首創,投資600多萬元建成了960平方米的硬件設施完善、技術手段先進、服務項目健全的社區服務中心。中心開業三年來,為市民直接服務近十萬人次,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去年被上海市社區服務中心定為共建聯系點。同時,我市以“創最優的創業就業環境、創最美的人居環境、創最佳的公共服務環境,提高社區干部服務能力”為目標,制定下發了“星級社區”評定標準,每年組織評定一次,以點帶面,創特色社區。目前,全市建成10個“三星級社區”,14個“二星級社區”,創建了一大批文化型、服務型、創業型、安全型社區。近兩年,中心城區有10多個社區先后獲得國家或省級表彰。

以“幫困解難、助弱應求、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宗旨的黨員義工服務活動,是我市社區黨建的一大亮點。去年9月份開始在**區試點,以黨組織牽頭、黨員帶頭做義工的形式,圍繞社區居民最實在、最普遍的需求,開展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公益崗位便民服務,在黨員中唱響“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是黨員當義工”的口號。黨員義工服務活動遵循自愿、合法、非營利性原則,服務內容包括時政宣教、困難幫扶、家電維修、法律維權、環境衛生、社區治安等十二大類。服務形式有活動日服務、派單服務、點名服務等。為使義工服務做到“社區黨員義務化、社區單位經常化、社區居民多樣化、在職黨員規范化”,黨員義工實行掛牌服務,持證上崗,并建立了約束和激勵機制,實行星級管理,要求每名黨員義工每年累計服務時間不少于24小時,280小時以上為五星級義工,每年開展星級黨員義工評選,對星級黨員義工給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質獎勵。目前,全市首批注冊義工達4600余名,組建黨員義工服務隊128支。現在,黨員義工服務已成為全市黨員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群眾能時時感受到服務就在身邊,黨員就在身邊。**區文山街道平安里社區長崗南路一段化糞池嚴重堵塞,臭氣熏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過往行人怨聲載道,黨員義工服務隊及時組織義工多方籌資2萬余元,對該地段的化糞池進行了全面改造,受到群眾的交口稱贊。

目前,在職黨員“亮黨員身份,樹先進形象”活動也正在我市展開。全市在職黨員都要結合自身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參加各類社區公益活動。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服務社區,各社區都成立了黨員義工服務站,根據黨員的職業特點、個人特長等情況,進行科學分類登記,建立在職黨員信息庫。同時,建立健全了報到登記、聯絡員、公示公開、建檔登記等制度,并通過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回執卡”、“社區表現情況反饋單”等形式,建立雙向溝通、雙向考評、雙向反饋機制,進一步規范了黨員管理。全市在職黨員都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共同譜寫和諧社區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