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思想教育交流
時間:2022-10-05 11:42:00
導語:學生思想教育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在校時期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甚至對他們的一生都起著積極的作用。而情感在當今學生的思想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帶著情感做好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指從正面說服誘導,采取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作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啟發學生自覺地分辨是非。為了更好讓情感發揮作用,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灌輸正確思想,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和道德行為標準,分清是非。學生頭腦中不可能自發的形成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需要從外面灌輸。學生是非不清,出現行為偏差,其根源是思想認識水平較低造成的。從學生年齡特征看,其思想問題又多是由于無知造成的,只有加強正面灌輸,思想問題才能解決。
多發現學生優點,多培植積極因素。教師必須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抓住“閃光點”的因素。對于每一個學生,特別是落后生,都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要看到他們的缺點又要看到優點,利用他們的優點來克服他們的缺點。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教師的責任,就在于積極地創造條件,使學生的缺點向優點方面轉化,促使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
樹立榜樣,表揚為主。表揚先進集體和個人,不斷樹立先進榜樣,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榜樣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為群眾所公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對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說服力,示范力。學生有時對教師提出的政治觀念、道德要求缺乏具體的感受,體會不深,而典型榜樣是優良品德、情感、意志、行為的具體現實體現,它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范例。榜樣實際上是正面教育的一種直觀形式。教師不僅要以社會上的眾所周知的英雄模范人物做榜樣教育學生,還要注意校內、班級中的先進典型的培養,使學生隨時隨地有學習效法的形象。
二、帶著情感啟發引導學生
啟發引導就是在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通過說服教育,循循善誘,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把思想引向正確的方向和軌道,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堅持說服教育,切忌強制壓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同志說:“凡是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是屬于人民內部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企圖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強制的方法解決思想問題,是非問題,不但沒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對學生的思想問題,只能通過講解、報告、談話、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進行說服教育,啟發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切不可以教育者自居,動不動就斥責學生。采取壓制的方法必然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教育工作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對學生中不正確的思想認識,要給予引導和教育,使之得到糾正。既不能一聽到錯誤的意見、觀點就加以反駁壓制,也不能對錯誤的東西姑息遷就,放任自然。對錯誤的批評要有理有據,講究方法,使學生心服口服。
廣泛采取民主討論。啟發引導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弄清思想,提高認識。讓學生各抒己見,討論爭鳴,互相啟發,集思廣益,就可以達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目的。民主討論的方法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當學生對問題認識模糊時,應采用討論的方式;當學生在認識上有分歧時,則采用辯論的方式。
三、帶著情感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
心理溝通是指師生之間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達到情感融洽,從而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學生的思想教育是通過教育活動實現的,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靈相互溝通,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思想,體會學生的心情,使工作做得既有高度,又實事求是;學生才能向老師敞開心理的大門,愿意聽取老師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切實、有效。為了更好地運用情感和學生溝通,教師應做到:
關心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學會洞察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是進行思想教育的先導,也是達到心理溝通的先決條件。只有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個性差異,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才能使思想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學生既要了解學生的個性、愛好、思想特點、自我意識發展水平,也要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家庭情況,搞清他們在關心什么,思考什么,探索他們的精神世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從而建立起師生間心靈溝同的教育渠道。
教師要對學生滿腔熱忱,要有深厚的感情。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是教育者的天職,是教育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師生就缺少共同語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難以成效。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一把鑰匙。學生得到老師的愛,猶如獲得精神營養,就會感到自身的價值,產生強烈的上進欲望,滿懷信心地去追求新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從生活上體貼學生,從思想上關心學生,用自己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感情,引起學生的共鳴,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這時學生就會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師,主動向老師訴說心理話,愿意聽從老師的教導。
尊重和信任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青年學生的自尊心是很強的,他們需要尊重、信任,需要給予他們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平等待遇。蘇霍姆林司基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口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這是尊重學生并使之產生自尊的形象說法。學生的自尊心往往是促使個人克服缺點、發揚優點、積極向上的動力。學生受到老師的尊重信任,就會增加自尊、自強、自愛的情感,激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果教師不能實事求是地評價學生,甚至是粗暴地批評指責,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甚至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產生自卑的心理狀態。所以,教師必須時刻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權利和義務,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情感,相信學生有強烈的上進心和求知欲望,并且有提高自己品德,改正缺點、錯誤的決心,相信學生能成為社會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這樣,師生之間就會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座心理溝通的橋梁。
總之,在學生思想教育中以情感人,用關懷去取得信任,用溫暖去啟迪心扉,用尊重去激發進取,用友愛去獲得情感上的溝通,從而達到思想上的一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