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作新思路思考
時間:2022-10-09 11:13:00
導語:建工作新思路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市社區規模不斷擴大,社區建設與管理任務日益加重,社區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地位也日益顯現出來。為此,我市緊貼我市社區實際,按照十六大報告中“要高度重視社區黨的建設,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構建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創新工作機制,更新工作理念,始終以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創建和諧社區為目的,扎實開展好社區黨建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對推進溧陽的“三個文明”建設和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是健全社區領導協調機制,構建社區黨建工作體系。為切實加強對社區黨建工作的領導,我們首先從社區建設的領導機制上求突破。市委先后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主任,組織、宣傳、民政、人事等2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社區建設協調委員會,全面負責社區建設的具體指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建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協調聯動機制,定期討論社區黨建工作的有關措施、分配部門工作要求和任務。**鎮(城區鎮)在成立相應領導機構的同時,還專門成立社區工作辦公室,負責對社區各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具體落實。領導和協調機制的建立健全,明確了市委市政府、市機關部門和鎮區的職責和任務,形成了市委統一領導、機關部門共同參與、鎮區具體管理的新模式,構建了全市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社區黨建工作新體系。
二是健全社區共駐共建機制,營造社區建設良好氛圍。一方面,我們按照“共駐共建”的原則,推動社區黨組織積極與駐區單位聯系,達到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實事共做、社區共管。如今我市各個社區都與駐區單位實現了共建,每個社區都有了固定的黨員活動場所,較好地開展了組織生活。另一方面,我們開展了機關部門與社區的掛鉤結對工作,充分利用各個機關部門的優勢,為社區黨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服務,也通過這種掛鉤結對,使機關各部門對社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認識,對我市社區工作的現狀有了充分的了解,這也為我市社區建設進一步推進爭取了更廣泛的支持和理解。
三是健全社區投入保障機制,奠定社區建設物質基礎。我市在建立市社區建設協調委員會的基礎上,又通過實施社區專職工作者規范化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了社區投入保障機制。一方面是完善社區建設規劃制度,著力解決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緊張問題。將社區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開發建設住宅小區時,給予房地產商一定的優惠,向居委會提供標準的辦公用房。對達不到標準辦公用房的社區,要通過建設、調劑、租用等手段,通過3-5年的努力,使各社區都能達到省、常州市規定的辦公及服務用房標準。另一方面是建立社區建設資金投入增長機制,著力解決社區建設資金問題,根據我市《關于調整社區居委會經費標準的通知》精神,可以通過政府拔款、部門投入、社會贊助、有償服務、政策優惠等多種渠道來解決,確保社區工作經費到位。特別是社區協助有關部門辦理的城市低保、優撫救濟、社區治安、人口管理、綜合治理、下崗職工登記和再就業工作等,有關部門必須落實有關政策規定,向社區拔給相應的工作經費。
四是健全社區居民自治機制,推進社區建設民主管理。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重心下移,權力下放”的原則,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的作用,在處理政府和社區居委會的關系上逐步實現“四個轉變”,在工作職能上,由過去一籃子平面抓工作轉變為重點抓管理,加強社區建設,發展社區經濟;在處理與社區組織關系上,由過去一竿子到底垂直抓轉為真正意義上發揮街辦作用以調動各級行政組織積極性的指導關系;在工作方法上,由過去行政命令直接管理轉變為把握方針政策和提供服務;對社區工作的評價,由過去政府滿意為標準轉變為社區成員滿意為標準。通過還權社區,規范運作,使社區自治組織積極履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職能,真正做到社區的事務社區管,社區的事情社區辦。
- 上一篇:社區黨建意見
- 下一篇:退休職工關系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