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勤政思考
時間:2022-10-09 03:51:00
導語:廉潔勤政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行為健康的基礎。專家研究表明,當前領導干部心理狀態呈現出三大傾向:一是焦慮感突出。產生的原因是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過大,有了壓力之后,上級面前不敢說,同事面前不能說,親朋面前不愿說,日積月累導致心理嚴重失調。表現為吃不下、睡不著,精神緊張,急躁易怒。二是抑郁感明顯。抑郁經常出現在個人的期望與現實情況發生較大差距的情況下,有的干部面臨挑戰性的工作,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別是當任務完不成、領導不滿意時,心里會產生較強的挫折感、失落感;還有的干部自認為能力很強,應該被提拔重用,卻還在原地踏步,感到很失意,逐漸喪失工作興趣。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都產生了抑郁感,包括一些名人。三是軀體化趨向嚴重。軀體化是指由于心理壓力而引發的身體亞健康狀態,表現為反復出現頭痛、胸悶、心悸和心血管、胃腸道不適等。
缺乏健康的心理,容易產生看破紅塵的消極觀念,特別是在當今形勢下,不同群體間的利益分配出現差距,給一些黨員干部造成心理不平衡,容易產生與富人階層的攀比心態、對家人的愧疚心態、對自己的補償心態。心理失衡,其本質是理想信念的動搖,領導干部的腐化墮落往往就是從心理失衡開始的。因此,必須要加強心理素質修養,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和技巧,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始終保持健康的心態。
二要注重提高自制能力。早在古希臘時代,哲人蘇格拉底就說過:“一個沒有自制能力的人,不值得信任,不能托付他做重要的事情”。黨員干部,要能夠自覺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誘惑,這既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特別是手中握有一定權力的領導干部,社會各方都比較尊重,必須約束自己,管住自己,努力做到“三個不過分追求”。一是不要過分追求權力。權力是把“雙刃劍”,它具有兩重性,為民則利,為己則害。用得好,能成就一個人;用得不好,也能毀掉一個人。二是不要過分追求金錢。俗話說:“家財萬貫,只能日食三餐;房子千棟,只能夜宿八尺”。三是不要過分追求物質享受。作為黨員干部,要自覺遠離那些紙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場所,遠離那些揮金如土、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同志指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就號召全黨同志一定要保持革命戰爭時期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倡導大力發揚五種革命精神,他特別強調指出:“如果一個共產黨員沒有這些精神,就決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對于我們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干好工作、成就事業的前提和關鍵。那么,怎樣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呢?一是要不怕冒險,敢闖敢試。鄧小平同志曾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就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不冒點風險,辦什么事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萬無一失,誰敢說這樣的話?”我感覺,重溫小平同志這段話,對于我們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大膽朝前闖是有幫助的。二是要有激情。激情是吹動船帆的風,沒有風船就不能行駛;激情是工作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就難有起色。因此,對待工作必須始終保持高昂的激情,用崇高的精神支撐我們的事業。三是要保持旺盛的斗志。一個志在成功的人,必須時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在順利的時候,未雨綢繆,不斷進取,這樣,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才能夠勇往直前,直到成功。要克服松懈情緒,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斗志,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在情況復雜的時候,越是要斗志頑強、百折不撓、奮發有為。四是要不畏艱難。古人云:天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奮然為之,亦未必難。當前,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處于關鍵時期,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步顯現。困難是客觀存在、回避不了的,能否戰勝困難、克服困難,首先取決于我們面對困難的態度。面對困難,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不行,悲觀失望、灰心喪氣不行,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責、得過且過更不行,必須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千方百計地解決困難,把各項工作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