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調整思考
時間:2022-10-11 10:37:00
導語:經濟結構調整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結構調整是當前我國經濟領域的重大戰略性任務,需要人才結構調整與之相適應,為其提供充分的智力和技術支持。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一支規模宏大、門類齊全、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但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人才結構失衡,人才結構調整跟不上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依然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國以人興,政以人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人才資本之父舒爾茨指出:人類的未來不取決于空間、能源和土地,而取決于人類智慧的開發,取決于其智力的挖掘。所以,加大人才結構調整力度,建立起與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的人才結構調整應變機制,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地區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與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的人才結構調整戰略
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個動態的、長期的矛盾運動過程,人才結構調整始終與之同在,為其服務,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但是人才結構調整往往處于被動式、指令性調整,受制于經濟結構調整。這種調整方式導致人才資源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許多產業因缺乏合格人才難以獲得發展,遲滯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建立起人才結構調整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隨著經濟發展變化而相應變化的人才結構調整機制,是解決人才結構調整根本出路問題的重要所在。經濟結構的調整是由價值規律所決定的,是有一定的規律性和可預測性的。因此,我們必須圍繞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抓住優化人才結構這個關鍵,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和經濟結構對人才總量、結構、素質的要求,建立起與未來一個時期經濟結構大體相對應的人才結構調整戰略,形成人才資源優化的宏觀調控體系,以實現人才結構調整的戰略性大轉移。通過人才結構調整戰略的指導作用,有效地盤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不斷提升人才素質,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來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從而實現人才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的相適應。
二、充分發揮存量調整與增量調整的互補作用
人才結構調整分為增量調整和存量調整。增量調整是在現存人才資源配置的基礎上,通過改變人才資源增量的素質結構和投入方向,達到優化人才結構的目的。存量調整是通過對現存人才資源進行培訓和合理流動實現結構的合理化。兩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當前,由于人才結構調整片面地追求增量調整,造成了低素質人才供大于求,而高素質人才供不應求的局面,嚴重制約了高新產業的發展,影響了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如何發揮增量調整與存量調整的作用,實現優勢互補,以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變化,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為此,我們要積極轉變人才結構調整方式,充分發揮存量調整與增量調整互為補充的特點,以存量調整為重點,配合增量調整,實現人才結構的優化,來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首先要對準"存量"做文章,通過繼續教育、轉崗培訓、深造進修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盤活人才存量,提高現存人才資源的素質和能力水平,緩解經濟結構調整緊缺人才的需求。其次是按照人才結構調整戰略和未來一個時期經濟結構調整對人才資源需求的特點,進行增量調整,推行人才先導模式,通過調整高等教育體系專業結構,加大人才吸收力度等措施,著眼于復合型人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加強相近專業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提高人才的競爭能力,提升人才資源的能級結構,達到從"源頭"調整人才的目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增量調整與存量調整的相互協調、相互結合,達到人才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的相適應。
三、堅持市場調整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
市場調整是利用供求、價格、競爭等市場機制進行人才結構的調整。即:在供求關系的作用下,通過利益的比較和競爭,實現人才的流動和重組。行政調整則是政府根據科學的預測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利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進行人才結構的調整。當前,行政調整依然處在人才結構調整的主導地位,發揮著主要作用,同時也由于主觀因素、利益沖突等原因,存在調整效果不佳,易造成人才結構的"剛性"狀態等問題,嚴重制約著人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合理流動,影響了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改變這種僵化的人才管理體制,促進人才結構的優化配置,是當前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解決人才結構調整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建立起以市場調整為基礎,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資源配置相結合的人才結構調整機制,首先要改變人才結構調整完全由政府推動的傳統作法,強調以市場機制為基礎,遵循人才資源開發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起人才市場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運用市場機制來運作人才結構調整,以達到人才資源"柔性"流動的要求。其次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做好人才的宏觀規劃、法規建設、分類指導、服務協調,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人才發展環境,取消一切對人才資源配置、合理流動和結構調整不適宜的政府行為和行政命令,促進人才隊伍有序、健康、規范、高效的建設。通過"市場機制加行政機制"模式,可以實現人才資源的最優配置,促成人才結構的最佳組合,推動人才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
- 上一篇:電信轉型思想政治探索
- 下一篇: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探索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