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創新精神思考

時間:2022-10-12 08:17:00

導語:基層黨建創新精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黨建創新精神思考

今年以來,地處**南大門的**市**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建設、干部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以及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全面推動黨建組織上臺階、上水平,為推進全縣“三二二”突破發展、構建和諧**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

一、創造性地開展基層組織建設。

(一)創新實施“興鎮先鋒行動”。為進一步深化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整合黨建資源,全面系統安排黨建主題活動,真正體現特色鮮明、亮點突出、整體推進,打造**特色黨建品牌,全面提升黨建組織工作上水平。今年,全面安排部署并啟動實施了“興鎮先鋒行動”,這項行動將統攬**今后五年黨建工作全局,按照“五四三”工作思路(即農村、機關、社區、非公經濟、窗口服務單位五類組織分類實施,基層黨組織活力增強、黨員人才隊伍培養、農村黨員率先致富、黨的新形象塑造四項行動整體推進,黨的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三大建設協調發展,顯現成效),使基層黨組織成為“五好”先鋒,讓廣大黨員成為“五帶頭、五先進”先鋒。真正使全縣各級黨組織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斗堡壘和領導核心,使廣大黨員真正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和先鋒模范。縣財政局、計生局、三溪鄉、鹽場鎮、青水鄉、興隆鎮等單位,在實施“興鎮先鋒行動”中,抓重點科室重點崗位,充分展示對外服務窗口形象,實行黨員掛牌上崗,或統一制作“黨員先鋒崗”標識,形成了黨員積極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今年市委共命名表彰**“五個好”鄉鎮黨委6個、村黨組織48個,基層滿意的縣區涉農部門2個,鄉鎮黨委標兵1個、村黨組織標兵9個,黨員示范戶標兵10名。縣上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16個,優秀黨員2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10名;抗震救災先進黨組織和個人30名。

(二)扎實開展以“學理論、學黨章、強黨性、促發展”為主題的黨員、干部思想作風紀律教育整頓活動,使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紀律作風和生活作風明顯改變,黨性意識、奉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為鞏固教育整頓成果,建立健全黨員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立足查擺問題內容不遺漏、分析評議程序不變通、落實整改形式不走樣、成果運用措施不落空,創新制定了《**縣黨員黨性定期分析評議制度》。落實“三進兩結合”(黨員黨性定期分析評議工作進考核、進評定、進檔案,與公務員年度考核相結合,與干部隊伍建設相結合)的評議措施,從而使黨員黨性分析做到了定時、定量、定性。

(三)深化拓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承諾制、結對幫扶、為民服務制等黨的形象塑活動,構建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體系。觀音鎮在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和黨員承諾制工作中,扎實開展“八個一”主題實踐活動,即:建好一個黨員示范崗、建立一個為民服務中心、培養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提一條合理化工作建議、聯系一戶群眾、幫扶一戶貧困戶、亮出黨員這塊牌子、為群眾辦一件實事。黎壩鄉黨委開展黨組織和黨員服務民生活動,制定了黨組織和黨員服務卡,鄉干部人手一冊,將群眾的困難、需辦事項逐一了解記載,將辦理結果列入干部年度工作考核。漁渡鎮黨委開展了“黨員家庭亮身份,掛牌爭當帶頭人”活動,對全鎮500多名黨員實行掛牌管理,把亮身份作承諾、當示范作為農村黨員保持先進性的一項基本要求,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以構建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為重點,村干部待遇及對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的幫扶長效機制逐步建立。一是開展“五送一建”活動,為困難黨員送精神、送政策、送技能、送醫保、送關愛,建立“**縣黨員溫暖基金”、落實生產幫扶制度、保健幫扶制度、定期走訪慰問制度。今年籌集了15萬元的黨員溫暖基金,“七一”期間對21名建國前老黨員、50名生活困難黨員、100名地震受災黨員進行了慰問,年初組織對全縣161名任職30年以上的離任黨員干部進行了免費健康檢查。二是為調動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制定下了《**縣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實施方案》,對村組干部報酬實行統一管理,實現了村干部“崗位職業化、報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目標,目前全縣村干部年工資穩定在4000元以上,同時對離退職村干部按任職年限長短發放生活補貼400元至600元不等,還鼓勵村干部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財政為其補助20%,有效激發了廣大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五)出臺“十個一”新機制,進一步深化“五三O”工程。今年以來,已有1992名35歲以下青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173名優秀青年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共吸收納新黨員317名,其中35歲以下257名。目前全縣農村35歲以下青年黨員占農村黨員總數比例基本穩定在30%以上,農村黨員年齡、文化等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正在進行的村“兩委”換屆初步統計,一大批35歲以下的農村黨員進入了村“兩委”班子,從而有效改變了過去村“兩委”換屆一將難求、后繼無人的窘況。

(六)采取設立流動黨員咨詢電話,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在外出務工黨員集中地建立臨時黨支部、開展“創業發展、回報家鄉”等多種方式,加強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特別是外出務工黨員“創業發展、回報家鄉”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廣大外出務工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積極響應號召,涌現出了一批創業發展成功,熱心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的先進典型。巴廟鎮派駐河南新密市外出務工黨員臨時黨支部書記冉龍福,通過近20年的創業經營,已成為當地曉有名氣的煤炭開采業主,擁有固定資產近2000萬元。他致富不忘家鄉,解決500多名富余勞動力在礦上務工,成為當地群眾實現穩定收入致富的主渠道。他還為家鄉捐款40余萬元修橋、修路,購買退耕還林樹苗。外出務工入黨積極分子焦家全,支持家鄉集鎮建設,積極幫助引進外商,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全虹賓館,個人捐資65萬元修建村級小學、加寬擴建村級公路。碾子鎮紙房村外出務工入黨積極分子張明華,捐資35萬元為家鄉修建了一座“花園式”村級小學。據初步統計,全縣共有近200名外出務工黨員以不同方式向家鄉捐資興辦公益事業,建設基礎設施,幫扶貧困戶,資助困難學生入學,共捐資達350多萬元,投資興辦產業項目78個,累計投資1700多萬元,幫助全縣2萬多務工人員實現了就業,為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認真組織實施村“兩委”換屆工作。結合縣情,明確換屆工作的“五先五后”原則,即先方案、后選舉,先支部、后村委,先基礎好的村、后基礎差的村,先重建任務輕的村、后重建任務重的村,先示范、后普推。嚴把“六關”,即把好人選條件關,把好推選關,把好選民登記關,把好候選人提名關,把好選民投票關,把好新老班子的交接關。實現“七個目標”,即達到選優配強村“兩委”領導班子;擴大村支書、主任“一肩挑”,村兩委班子“交叉任職”面;提高婦女進兩委班子比例,嚴格控制兩委“班子”職數規定范圍;降低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增加村兩委班子待遇;嚴格組織考察,堅持把政治素質放在首位,兼顧自身致富能力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實現“雙強型”(領導能力強、致富能力強)干部達80%以上目標。

二、狠抓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努力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進一步拓展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形成了組織推薦、群眾推薦、缺位推薦、會議推薦、個人推薦、公推直選干部初始提名“六薦法”。為全面考核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績、廉和個人氣質、性格、專業特長,用人之長,創新運用“3+X”干部考核考察方式。為體現用人科學性、民主性,在過去全委會票決鄉鎮黨政正職人選的基礎上,擴大票決范圍,將部門負責人也納入票決范圍,使一大批德才兼備、工作成績突出、民意基礎好的人走上了領導崗位。今年以來共調整干部175名,其中提拔干部52名,平級交流干部95人,免職28人,沒有一例不良反映,受到干部群眾好評。

三、按照“科學發展、注重實績、客觀公正、群眾公認、綜合考評”的原則,創新目標責任考核機制。今年是考核辦設在縣委組織部的第一年,堅持重抓考核工作日常規范運行,體現科學發展,客觀公正,我們進一步細化了考核辦法,特是強化了結果運用,堅持把目標責任考核與干部使用相結合,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制定出臺了《**縣科級領導干部目標考核綜合評價和運用辦法(試行)》,從制度上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性機制和良好的用人導向。

四、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黨員在抗震救災中的先鋒模范作用。5.12大地震發生后,組織部門迅速反應,及時下發了《關于在抗震救災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緊急通知》,開展黨員一線抗震救災主題實踐活動,迅速組建起38支“黨員先鋒隊”1000多名黨員深入一線組織群眾開展抗震自救,比貢獻,爭先進。在抗震救災中涌現出了全國三八紅旗手杜培翠、全省抗震救災優秀黨員張寶,全市抗震救災優秀基層黨組織黎壩鄉、大池壩村等一大批優秀基層黨組織和優秀黨員,全縣廣大黨員交納特殊黨費15萬多元,在廣大黨員的帶動下,全縣各界捐款近160萬元,以實際行動彰顯了黨的先進性。認真牽頭搞好“結對幫扶、傳遞愛心”災后重建工作,在搞好省級11個幫扶單位幫建15個村的組織協調、援建項目實施、質量監督檢查和來縣援助人員工作、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時,我們還確定了本縣15個部門包扶15個村。目前,援建**縣的各幫扶單位全部到位,落實援建項目30余個,協議資金460多萬元,已到位資金200萬元,幫建工作正按計劃抓緊實施。

五、以“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為契機,全面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一是推行了“雙五一”學習機制和“值周部長”機制,組工干部的學習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等綜合能力得到全面加強。二是確立了“建立一個制度體系、激活兩支隊伍、暢通三個渠道”的黨建宣傳工作思路,即制定出臺了全縣黨建宣傳工作考核、獎罰一個制度體系,激發了組工干部隊伍和30多名黨建信息員兩支隊伍,暢通了縣級黨建信息平臺、組織系統宣傳網絡、主流媒體三個宣傳渠道。今年以來在《**日報》、《當代**》、《**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媒體上稿60多篇,在全縣交通要道設置大型廣告噴繪40多處,對**黨建宣傳網進行了全面升級改版,有效提升了組織部門在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三是大力加強機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10多項規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新配備了功能齊全、實用美觀的辦公桌椅等設備,實行人手一臺電腦,無紙化辦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大干部輪崗煅煉,今年部內干部輪崗3人,提拔4人,交流1人,有效激發了組工干部干事創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