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16 05:57:00

導語: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思考

同志在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重點抓好領導干部的這“五種作風”建設,就抓住了新形勢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抓住了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切入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一、領導干部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我市各級黨組織不斷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通過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創建學習型機關和民主評議機關等活動,推動了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有進步;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為民排憂解難有成效;積極進取,改變地區面貌有成果;團結奮斗,領導班子有戰斗力;廉潔從政、勤政為民的意識有增強。絕大多數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保持了人民公仆的本色。但是,作風不正的問題在一些領導干部身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還比較突出。

一是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時有發生。這幾年我市在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上取得了成績,但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亂收費、挪用專項資金、征收征用土地和違法排污中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仍時有發生;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處置不力,應解決而久拖不決等。

二是政令不通現象仍然存在。少數領導干部為了部門和小團體利益,或借口地方和部門的特殊性,仍在搞對策。

三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仍有一定市場。有的人工作熱情不高,敬業精神不強,習慣于做表面文章,仍然滿足于重開會布置,輕落實督查,行政效率低、效能差。少數領導干部作風不民主、生活作風不檢點。等等。

凡此種種,都是作風不正、黨性不純的表現,如不及時重視,必將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的進程。

二、產生不良風氣的主要原因

產生不良風氣的主、客觀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4條:

第一,對不良風氣存在從眾心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地方和一些領域長期存在一些不良風氣,違紀國法的“潛規則”大行其道,行賄受賄打著“人情往來”的旗號大肆進行。意志不堅、原則性不強者自然容易成為不良風氣的俘虜。有人認為腐敗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自己太清廉了,別人會說“不合群”是“另類”,甚至得罪人,于是隨波逐流。還有的認為,收點回扣拿點酬謝,要點好處,是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不拿白不拿”。就是這種認同并按照所謂的“流行規則”行事,使“從眾”的不良風氣從被動接受到樂在其中。

第二,對不良風氣的懲治存在僥幸心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對自己逃脫黨紀國法的制裁心存僥幸,自以為自己行為隱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雖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組織不知,群眾不曉,可以高枕無憂;有的認為自己身份特殊,關系網廣,鐵哥們多,即使敗露,也能輕易過關。對不良風氣的懲治心存僥幸,膽子就會越來越大,對法紀教育會越來越漠視,對行為后果會越來越無所顧忌,在違法亂紀的道路上會越滑越遠,不良風氣就會更難以消除。

第三,對不良風氣的誘惑存在不平衡心理。有的人動輒與大款攀比生活享受,看到人家腰纏萬貫,坐高級轎車,住豪華別墅,心理極不平衡,認為自己學歷不比別人低,能力不比別人差,付出不比別人少,而收入卻比別人相差甚遠,享受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有的人與極個別善于投機鉆營的干部相比,看到別人不學無術,作風飄浮,業績平平,卻會巴結權貴,投機鉆營,職位高升,而自己能力強,業績突出卻不被組織任用。心理嚴重失衡,防線自然崩潰,上進心必然喪失,貪欲就會占上風,發生違法亂紀行為是遲早的事。

第四,對不良風氣的監督不力。不良風氣的產生,往往都與監督不力有關。上級監督難到位,下級監督夠不著,同級監督缺乏力度。有的學風不正,學用脫節,不善于總結經驗,把握不準規律,但由于缺乏科學的考核和評價辦法,導致大鍋飯問題突出。有的生活作風不檢點,情趣不健康,缺乏高追求,認為生活作風是“小節”組織上對生活作風問題強調得不夠,加之管理難度大,致使極少數人不把生活作風問題當回事。

三、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幾點建議

扎實推進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關鍵是圍繞同志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在加強學習、積極實踐、依靠群眾和完善制度上下功夫。

一是加強學習,著力打牢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思想理論基礎。同志把"勤奮好學、學以致用”作為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第一條,充分體現了加強學習在作風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只有把加強學習當作增長才干、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當作改造主觀世界的重要方式,用黨的基本理論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以及各方面的有益知識武裝自己、充實自己,才會有好的作風。作風是黨性的外在表現,黨性強才能作風正。因此,要善于把加強學習與增強黨性、升華思想、陶冶情操緊密結合起來,以科學理論武裝自己、衡量自己、檢驗自己,認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風上的差距,努力做到白重、自省、自警、白勵,自覺做樹立良好風氣的模范。

二是積極實踐,努力取得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作風建設重在實踐。實踐是檢驗領導干部作風的根本標準,也是錘煉領導干部作風的關鍵環節。領導干部的優良作風,首先體現在行動上,體現在各項工作的實際效果上。各級領導干部應當用踏踏實實的實踐鍛煉來磨練自己、提高自己,養成優良作風。提出思路、制定政策、作出決策,必須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而不能高高在上,想當然、拍腦袋,憑主觀意志辦事;貫徹中央精神和上級指示,落實工作思路和決策,必須腳踏實地,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努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政績,而不能做表面文章,擺花架子,追求轟動效應,搞短期行為。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黨內生活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方面,加強作風建設離不開積極健康的黨內生活鍛煉。領導干部應自覺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監督。

三是依靠群眾,大力強化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群眾基礎。相信和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領導干部改進作風的重要途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這是樹立優良作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自覺到群眾中去,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批評和呼聲,善于從實踐中、從群眾身上汲取營養,以群眾的反映和意見為鏡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加以改進;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自覺堅持政務公開、黨務公開的各項制度,提高權力運用的透明度,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在群眾的支持和監督下不斷提高作風建設水平。

四是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必須有完善而嚴格的制度作保證。對領導干部來說,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核心是用制度管自己。在提高素質上,應健全理論學習和學習成效考核評價制度;在提高決策和決策執行的水平上,應完善決策程序制度以及決策后督辦落實制度;在改進黨內生活上,應堅持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健全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在加強監督制約上,應健全黨員和黨組織對各級領導干部監督的制度和領導干部權力制約制度;等等。通過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形成科學合理、完整嚴密、切實可行的制度體系,為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提供保障。